|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杭州师范大学 (最高/最低分) | 浙江海洋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物理学(师范) | 2021 | 综合 | -/610(平行录取一段) | -/575(平行录取一段) |
| 物理学(师范) | 2020 | 综合 | -/616(平行录取一段) | -/584(平行录取二段) |
| 物理学(师范) | 2019 | 综合 | -/615(平行录取一段) | -/587(平行录取二段) |
| 物理学(师范) | 2018 | 综合 | -/611(平行录取一段) | -/581(平行录取二段) |
| 物理学(师范) | 2017 | 综合 | -/596(平行录取一段) | -/568(平行录取二段) |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物理学及相关前沿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专业人才,同时也培养 能将物理学应用于技术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复合型人才。经过学习和训练,本专业学生应具备在 物理学及相关学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能达到毕业后从事研究、教学、技术应用和管理等方面工 作的要求。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原理,接受科学思维和物理学研究方法 的训练,具有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科学作风和创新意识,具备一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实践 能力和研究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
1.具有职业道德和爱国敬业精神;
2.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比较系统扎实地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方法,具备本专 业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职业安全意识;
3.掌握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其他自然科学 和相关工程技术的初步知识;
4.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应用外语的交流能力 以及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普及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能力;
5.具有创造性思维、独立思考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科技 开发能力;
6.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7.对近代物理学和物理学的新发展在高技术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与物理学相关学科和技 术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主干学科:物理学。
核心知识领域:机械运动现象与规律、热运动现象与规律、电磁和光现象与规律、物质微观结 构和量子现象与规律、凝聚态物质结构及性质、时空结构、物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力学(68学时)、热学(51学时)、电磁学(51学时)、光学(51学时)、近代物理(51学 时)、原子核物理(68学时)、理论力学(51学时)、电动力学(51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51 学时)、量子力学(68学时)、固体物理学(85学时)、数学物理方法(68学时)。
示例二:力学(54学时)、热学(54学时)、电磁学(72学时)、光学(72学时)、原子物理学(54 学时)、数学物理方法(72学时)、理论力学(72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72学时)、电动力学 (72学时)、量子力学(72学时)、固体物理学(72学时)、半导体物理与器件(72学时)。
示例三:力学(64学时)、热学(56学时)、电磁学(64学时)、光学(64学时)、原子物理学(56 学时)、数学物理方法(72学时)、理论力学(64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64学时)、电动力学 (64学时)、量子力学(72学时)、计算物理基础(32学时)、固体物理学(5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研究性训练、大学生创新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专业方向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浙江 | 物理学(师范)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10 |
| 湖南 | 物理学(师范)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3 |
| 江苏 | 物理学(师范)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7 |
| 河北 | 物理学(师范)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6 |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物理学及相关前沿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专业人才,同时也培养 能将物理学应用于技术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复合型人才。经过学习和训练,本专业学生应具备在 物理学及相关学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能达到毕业后从事研究、教学、技术应用和管理等方面工 作的要求。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原理,接受科学思维和物理学研究方法 的训练,具有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科学作风和创新意识,具备一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实践 能力和研究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
1.具有职业道德和爱国敬业精神;
2.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比较系统扎实地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方法,具备本专 业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职业安全意识;
3.掌握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其他自然科学 和相关工程技术的初步知识;
4.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应用外语的交流能力 以及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普及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能力;
5.具有创造性思维、独立思考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科技 开发能力;
6.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7.对近代物理学和物理学的新发展在高技术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与物理学相关学科和技 术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主干学科:物理学。
核心知识领域:机械运动现象与规律、热运动现象与规律、电磁和光现象与规律、物质微观结 构和量子现象与规律、凝聚态物质结构及性质、时空结构、物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力学(68学时)、热学(51学时)、电磁学(51学时)、光学(51学时)、近代物理(51学 时)、原子核物理(68学时)、理论力学(51学时)、电动力学(51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51 学时)、量子力学(68学时)、固体物理学(85学时)、数学物理方法(68学时)。
示例二:力学(54学时)、热学(54学时)、电磁学(72学时)、光学(72学时)、原子物理学(54 学时)、数学物理方法(72学时)、理论力学(72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72学时)、电动力学 (72学时)、量子力学(72学时)、固体物理学(72学时)、半导体物理与器件(72学时)。
示例三:力学(64学时)、热学(56学时)、电磁学(64学时)、光学(64学时)、原子物理学(56 学时)、数学物理方法(72学时)、理论力学(64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64学时)、电动力学 (64学时)、量子力学(72学时)、计算物理基础(32学时)、固体物理学(5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研究性训练、大学生创新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专业方向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浙江 | 物理学(师范)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75 |
| 湖南 | 物理学(师范)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1 |
| 安徽 | 物理学(师范)(4800元/年;定海校区)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2 |
杭州师范大学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师范教育为传统、文理并重、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前身可追溯至创建于1908年的全国六大高等师范学堂之一的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1978年建立杭州师范学院,2000年前后杭州教育学院等五校相继并入,2007年更名为杭州师范大学。
百十年办学历程中,杭师大始终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弘文励教、青蓝相继,自强不息、弦歌不辍,坚持“勤慎诚恕、博雅精进”校训传承,弘扬“包容开放、学与俱进、追求卓越”师大精神,形成“人文学堂,艺术校园”办学特色。鲁迅、李叔同、叶圣陶、朱自清、夏丏尊等名师大家曾在校任教,培养出了丰子恺、潘天寿、陈建功等各领域成绩斐然的杰出校友,成为当时浙江新文化运动策源地、最早传播民主科学思想主阵地,是中国现代教育、近代中国艺术教育及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发祥地之一。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学校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办学能力水平不断提升,新时代涌现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蔡荣根、数字经济创新者马云等一大批优秀人才。
学校环境优美、风光秀丽,现有仓前、玉皇山、下沙三个校区,分别位于杭州未来科技城、西湖之滨和钱塘江畔,占地面积179.3万平方米。学校下设23个学院(部)、1个直属附属医院(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有全日制在校生25115人(不含独立学院),其中全日制硕士生4130人、博士生64人,学历国际学生336人。现有教职工2492人,其中专任教师1791人(高级职称占比近62%),全职院士、共享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和省级高层次人才80余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学校入选首批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2008年,杭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杭州师范大学建设一流综合性大学的若干意见》,大力支持学校建设和发展,学校迎来了事业发展黄金期。2020年,市委、市政府再次出台进一步支持学校加快建设全国一流大学相关文件。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18个,获得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普通高等学校资格。化学、临床医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神经系统学与行为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环境与生态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ESI综合排名连续多年进入全国百强,有省一流学科13个(A类7个、B类6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数位居省内高校前列,2012年以来更是获得了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大学自然指数排名连续五年进入全国高校百强。通过全校师生勠力同心,各界鼎力支持,学校被认为是近十年来全国发展最快的地方高校之一。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81个,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19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省级一流专业15个,国家级一流课程、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视频公开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4门;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30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项;国际合作科研平台1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各1个,省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研究基地、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18个,省部级创新团队11个,省新型高校智库2个。
学校始终把教学质量作为立校之本,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传承“人格为先、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居浙江省高校前列,近五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0项,获奖数名列省内高校前列,为浙江省乃至全国输送了一大批教育理念先进、理论素养较高和实践能力特强的优秀教师,是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实施单位、首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地方实施高校、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学校有非独立法人资格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杭师大哈尔科夫学院,先后与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3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拥有来华留学生招生与培养资格,是全国首批来华留学质量认证试点工作院校。
当前,全校上下正团结一致,接续奋斗,共同朝着加快建设成为实力强劲、特色鲜明、文化厚重的全国一流大学而不懈奋斗!
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师范生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和各类专项奖学金。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资助政策
以当年招生专业公布为准。
具体详见:http://undergrad.hznu.edu.cn/杭州师范大学本科招生网
浙江海洋大学是自然资源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学校创建于1958年,始名舟山水产学院,1975年更名为浙江水产学院,1998年与舟山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浙江海洋学院,2000年之后舟山卫生学校、浙江水产学校、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舟山石油化工学校和舟山商业学校等学校(单位)相继并(进)入,2016年更为现名。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一直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期间两次莅临学校视察指导工作,对学校坚持海岛办学给予了充分肯定,要求学校继续走艰苦奋斗之路,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努力办出特色,为全省海洋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学校现有新城和定海2个校区,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宜人,是求学的理想之地。学校总占地面积2608亩(其中海域使用面积720亩),校舍建筑面积53.4万平方米,纸质图书201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超过4.9亿元。设有10个学院,建有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继续教育及留学生教育,与国(境)外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设有理学、农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现有省一流学科A类2个、B类7个,其中海洋科学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第5,水产学科位列第8,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拥有海洋科学、水产、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机械工程、数学、水利工程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交通运输、农业、教育、旅游管理、药学、资源与环境、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8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并具有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权。设置48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5个,国家特色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4个,省重点专业9个,省优势专业7个,省特色专业8个。拥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14094人;教职工1409人,其中专任教师99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518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94人,其中正高级技术职务192人。拥有双聘院士10人,国家级人才50余人;省级人才90余人;省级教学、科技创新团队10个。
学校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教学成果曾获国家二等奖1项,近5年来,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二等奖3项。学校是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项目试点高校,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野外实习基地(共建)以及国内首个海岛野外生存教学实验基地,是海洋类高校中唯一的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共建)。近5年来,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170余项、省部级奖3350余项。学校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被列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
学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完善科研创新体系,努力提升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及全国科学大会奖13项。近5年来,累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和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2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00余项,到校科研经费年均超过1.3亿元;主持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和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0项,重要社会力量奖85项。建有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发掘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临港石油天然气储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海洋养殖工程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以及2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和8个中外合作科研平台。建有西轩渔业科技岛,拥有“浙海科1号”和“浙渔科2号”两艘科考船,其中“浙海科1号”进入国家海洋科学考察船序列。出版《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人文社科版),设有国家海洋出版社浙江分社。
学校以社会服务为载体,确立了充分依托学校特色学科优势、面向关联产业的“浙江海洋大学+市内、市外+行业协会+重点企业”校地合作发展新模式,形成了具有浙江海洋大学特色的社会服务新机制,不断提升社会服务整体水平。近年来,积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深入参与“水产品精深加工”“机器换人、智能制造”“野生大黄鱼资源重建”“化工园区大气污染控制”等产业提升重大工程。与地方共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大学科技园、定海研究院、普陀研究院等一批地方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以及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等决策咨询机构,学校先后获得“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国家三农科技服务金桥奖集体奖”等荣誉称号。
学校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深化与国(境)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合作与交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与科研合作。与国(境)外55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教学科研合作关系,与意大利比萨大学联合设立浙江海洋大学比萨海洋研究生学院,与挪威生命科学大学、日本东京海洋大学、俄罗斯南乌拉尔国立大学等高校开展6个联合培养博士项目及多个双硕士项目,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合作举办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双学士项目,海洋科学本科专业为浙江省首批国际化专业。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外国留学生培养资格单位、港澳台地区本科生招生和培养单位、“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单位、中国-中东欧“17+1”国家高校联合会成员,设有省内唯一的俄罗斯教育与科学部俄语等级考试点。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学校紧紧围绕建设“海洋强国”战略部署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紧密结合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发展需要,以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海洋大学为战略目标,努力成为我国重要的海洋人才培养基地、海洋科技研发平台、海洋高新技术孵化园区、海洋科技引智载体和海洋人文社科研究中心,为国家海洋事业培养具有深邃涵养、勇立潮头海洋品格的一代英才。
党委书记:严小军
校 长:陈建孟
地 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
邮 编:316022
电 话:0580-2550008
传 真:0580-2551319
网 址:www.zjou.edu.cn
电子邮箱:zjhyxy@zjou.edu.cn
招生咨询专线:0580-2550022
1.学校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海院路18号;邮编:316000
2.招生热线:0580-2550022、8180821(传真)
3.学校网址:http://www.zjou.edu.cn;E-mail:zsb@zjou.edu.cn
4.招生信息网:http://zs.zjou.edu.cn
我校近几年平均就业率不断提高,本科各专业平均一次就业率(统计到当年8月31日)超过90%,到当年底就业率超过98%。本科毕业生只要就业心态平和、学习努力、综合素质良好,一般都能就业。
21世纪,世界各国的战略重点投向海洋,海洋产业已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我国海洋经济以两位数的年增长率快速发展,海洋产业发展速度快于行业整体产业的发展。我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浙江省是海洋大省,海洋经济是我省的重要经济支柱和新的增长极,以船舶工业、港口航运、生物制药为代表的我省海洋产业正保持着快速发展的态势。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高质量的人才,作为省内唯一一所以海洋为特色的本科高校,我校已成为海洋类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所以从经济发展趋势来看,我校毕业生将在涉海领域有明显的就业优势。
| 人才需求领域 | 2015年 | 2020年 | 人 才 需 求 类 型 | 我校对应专业 |
| 港口物流 | 4.1 | 5.1 | 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规划设计、外向型国际物流、物流科学研究、船舶交易、航运经纪、融资管理、通关服务人才等 | 物流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经济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会计等 |
| 船舶工业 | 4.3 | 7 | 高中级管理、技术带头人才与技术骨干,金工、装配、计算机操作、嵌入式控制设备等安装维修技工;船舶检验、船舶研发、销售、检验检测人才等 | 船舶与海洋工程、船舶电子电气工程、轮机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船舶工程与技术等 |
| 海洋旅游 | 0.7 | 1 | 旅游职业经理人、旅游规划和旅游景区及渔农家乐开发规划人才、旅游电子商务和市场营销人才、游艇、会展、度假等产业和形象策划人才、复合型、外向型和应用型旅游人才、旅游教育人才等 | 旅游管理、市场营销、会计、汉语言文学、历史学等 |
| 现代渔业 | 0.37 | 0.4 | 鱼类种苗培育和繁殖、基因研究、渔业捕捞、水产品精深加工、渔业船舶与机械专业人才等 | 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轮机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船舶工程技术、水产养殖技术等 |
| 临港装备和大宗物资加工 | 1.4 | 5.2 | 海洋装备制造设计、研发人员,海洋仪器检测预测系统开发人才等;熟悉国内外物资市场形势、熟悉物资采购的相关政策法规、熟知大宗物资采购的内部控制和业务流程的大宗物资采购人才,大宗物资管理、财务方面人才,石油、矿砂、粮油、木材及煤炭等战略物资加工、储运、配送人才等 | 海洋工程与技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财务管理、会计、油气储运工程、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商务英语等 |
| 海洋新兴产业(海洋生物、海洋能源等) | 0.2 | 5.2 | 从事海洋科学研究与考察、水产养殖、海洋制药、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化妆品、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及海洋科学教育、海洋科技研发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风能、太阳能、潮汐能、潮流能、核能等领域基础科研、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等人才,海洋新能源设备研发、设计、制造、检测等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等 | 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水产养殖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药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 |

浙江海洋大学物理学(师范)和机械电子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物理学(师范)和机械电子工程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物理学(师范)就业前景和机械电子工程就业前景,物理学(师范)专业介绍和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物理学(师范)和机械

浙江海洋大学物理学(师范)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物理学(师范)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物理学(师范)就业前景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就业前景,物理学(师范)专业介绍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介

浙江海洋大学物理学(师范)和生物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物理学(师范)和生物科学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物理学(师范)就业前景和生物科学就业前景,物理学(师范)专业介绍和生物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物理学(师范)和生物科学这二个专业,

浙江海洋大学物理学(师范)和海洋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物理学(师范)和海洋科学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物理学(师范)就业前景和海洋科学就业前景,物理学(师范)专业介绍和海洋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物理学(师范)和海洋科学这二个专业,

浙江海洋大学物理学(师范)和海洋资源与环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物理学(师范)和海洋资源与环境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物理学(师范)就业前景和海洋资源与环境就业前景,物理学(师范)专业介绍和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物理学(师范

浙江海洋大学物理学(师范)和海洋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物理学(师范)和海洋技术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物理学(师范)就业前景和海洋技术就业前景,物理学(师范)专业介绍和海洋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物理学(师范)和海洋技术这二个专业,

浙江海洋大学历史学(师范)和物理学(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历史学(师范)和物理学(师范)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历史学(师范)就业前景和物理学(师范)就业前景,历史学(师范)专业介绍和物理学(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历史学(师范

浙江海洋大学商务英语和物理学(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商务英语和物理学(师范)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商务英语就业前景和物理学(师范)就业前景,商务英语专业介绍和物理学(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商务英语和物理学(师范)这二个专业,

浙江海洋大学小学教育和物理学(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小学教育和物理学(师范)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小学教育就业前景和物理学(师范)就业前景,小学教育专业介绍和物理学(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小学教育和物理学(师范)这二个专业,

浙江海洋大学经济学和物理学(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物理学(师范)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物理学(师范)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物理学(师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物理学(师范)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