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 |
|---|---|---|
| 校友会(公办一类) | 171 | - |
| 校友会(公办三类) | - | 200 |
| 高职排名 | 93 | 498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平行录取二段 | 457 | 192943 | 266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平行录取二段 | 378 | 234526 | 266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12 | 0 | - | 不限 |
学院以建设教育服务型高校为目标,组建了浙江工贸职业教育集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三制”培养模式:通过校企一体办学模式、产教一体教学模式和学做一体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岗位核心技能、岗位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毕业证书、职业证书和顶岗经历证书(经验证书)的三证融通。此外,学院还与企业合作建设校内专业生产性实训中心,建立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等,目前,学院与中国正泰集团、德力西集团、康奈集团等多家温州民营企业合作建立教、学、做合一的“工学一体化”教室,成立了14个实训中心和70多个实训室。学生可以走进企业车间,进行真刀真枪的实战训练。近几年,学生“双证书”获取率平均达99.1%。2010年,我院师生在37个市级及以上竞赛项目中,获奖总数109项,其中国家一等奖2项,国家二等奖1项,省一等奖5项,市一等奖5项。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办公室
招生热线: 0577-88321500 88313369 88340252 88361414
传真:0577-88321500 88361414
学院网址:http://www.zjitc.net
招生网网址:http://zs.zjitc.net
招生办邮箱:zsb@mail.zjitc.net
公交线路:1路、2路、6路、24路、25路、26路、27路、32路、52路、55路、66路、71路和301路直达学院
学院就业率连续四年超过98%,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综合评价率为90%以上。学院与市人事局合办的高级人才市场不仅为学生提供广泛就业信息和优质服务,更是学生就业体验的乐园。几年来,人才市场就职业介绍成功约42万人次,通过人才市场,学院及时获得人才需求信息,为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提供第一手资料,实现了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的“无缝衔接”,促进了学校与社会的高度融合,创建了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以提升就业质量为核心的“海豚理论”。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均进行了报道。
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是2003年经上海市政府批准建立的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占地面积498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7100余人,专职教师300余人。学校以“相信人人有才,帮助人人成才”为育人理念,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强技能人才。
学校现为上海一流高等职业院校(上海民办高职唯一),上海市特色(示范)高职院校、国家教育综合改革上海试点院校、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高职高专科研工作先进单位,上海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校,上海市A级高校创业指导站,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2016-2020年)(高等院校),上海市文明单位(蝉联五届),平安校园(蝉联五届),上海市文明校园。
学校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惠南镇城南路1408号
邮编:20139
咨询电话:021-68023335、021-68023336
学校网址:edu.shsipo.com
咨询QQ群:254872407
微信公众号:思博招生办
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大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工作力度,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相对稳定的用人关系,历届毕业生的就业率都保持在98%以上,且专业对口率高、起薪标准高,我校也因此获得“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示范性创新基地”等称号。
此外,学校重视学生渴望进一步提升学历和继续深造的需求,为学生提供多种“专升本”通道,如与上海中医药大学“专本贯通”培养高端护理人才,为所有在校生“专本套读”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独立本科段的学习提供便利,引导符合条件的毕业年级学生参加上海市部分普通高校计划内招收“专升本”新生考试,与英国、日本、台湾的多所境外高校开展“专升本/硕”合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