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云南师范大学和延边大学哪个新闻学专业好(新闻学专业延大和云师大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16 22:27:01 解决时间:2022-12-16 15:01

满意答案

云南师范大学和延边大学哪个新闻学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云南师范大学和延边大学各排行榜,新闻学专业的分数线,新闻学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延边大学与云南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分数对比(吉林)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延边大学
(最高/最低分)
云南师范大学
(最高/最低分)
新闻学(朝鲜语)2021理科 407/407(本科一批A段)/()
新闻学(朝鲜语)2021理科 392/349(本科一批A段)/()
新闻学(朝鲜语)2021文科 498/487(本科一批A段)/()
新闻学(朝鲜语)2021文科 488/427(本科一批A段)/()
新闻学(朝鲜语)2020理科 -/478(本科一批A段)/()
新闻学2020理科 -/419(本科一批A段)/()
新闻学(朝鲜语)2020文科 -/505(本科一批A段)/()
新闻学2020文科 -/464(本科一批A段)/()
新闻学(朝鲜语)2019文科 -/488(本科一批A段)/()
新闻学2019文科 -/474(本科一批A段)/()
新闻学(朝鲜语)2018理科 -/432(本科一批A段)/()
新闻学(朝鲜语)2018理科 -/405(本科一批A段)/()
新闻传播学类 新闻学
延边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的新闻学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朝鲜语言、文学、新闻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有关语言文字及新闻基本理论、发展史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新闻采编能力的基本训练,掌握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业务知识与技能。
  主要课程:朝鲜语语法、朝鲜文学史、文学概论、比较文学概论、美学概论、文化学概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史、新闻编辑学、采访与写作、广告学。
  就业前景:在新闻、出版与宣传部门从事编辑、记者与管理工作,或在影视制作中心从事文字工作。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延边大学新闻学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吉林新闻学(招朝鲜语答卷考生)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407
新闻学(招朝鲜族考生)(招朝鲜语答卷考生)349
新闻学(招朝鲜语答卷考生)文科487
新闻学(招朝鲜族考生)(招朝鲜语答卷考生)427
黑龙江新闻学(招朝鲜族)(只招朝鲜语答卷的朝鲜族考生)文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10
辽宁新闻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451
历史类520
新闻传播学类 新闻学
云南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新闻学

本专业适应“全媒体化”需要,培养能够在各类 媒体从事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新闻 实务以及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和媒 介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政治方 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科学的思维方法、厚实的人 文科学基础知识、宽阔的国际视野和精湛的新闻传 播技能。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基本知 识,掌握新闻传播历史和基本理论,接受新闻传播实 践的训练,具备利用多种传播媒介从事新闻传播活动 传媒学院基地建设 国际新闻传播学院揭牌 考生报考指南2018 43 的能力。毕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宣部、教育部部校共建“协同育人”的改革思路,紧扣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及云 南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目标,谱写好中国梦 的云南篇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为核心,以数字化 新闻教学为手段, 培养具有互联网思维、中国视角国际新闻传播能力、中国新闻自信的合格的党的新闻宣 传工作者,我院与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合作共建国际新闻传播学院,培养中国-南亚东南亚国家双语新闻传播 人才。符合培养条件且自愿到南亚、东南亚国家相关合作院校新闻学专业就读的学生采用“1+2+1”培养 模式,学生第一学年由我校负责教学及学生管理,按照中外双方制定的培养方案,学生第一学年主要学习 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英语、南亚东南亚国家小语种强化课程等;从第二学年开始,学生将赴南 亚、东南亚国家合作院校相应专业进行第二、三学年的学习,第四学年再回到我校学习。学生国内学习期 间费用将严格按照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定的标准收取,国外学习期间费用以南亚、东南亚国家合作 院校当年发布的为准。 核心课程: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中外新闻史、新闻学原理、传播学原理、媒介伦理与法规、新闻采访 与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音视频节目制作、新媒体导论、媒介经营与管理。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基层社会实践、新闻媒体专业实践。 主要专业实验:新闻摄影、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融合新闻。

云南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广西新闻传播学类(3400元/年,在呈贡主校区办学,包含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文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39
江西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文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71
吉林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文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96
山西新闻传播学类(包含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办学地点呈贡主校区)文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543
延边大学
185
软科(综合)
170
校友会(综合)
291
武书连
1654
US排名
学校简介

延边大学(Yanbian University)坐落在享有“教育之乡”美誉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西部开发重点建设院校、吉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重点支持建设大学、吉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同支持建设大学。

学校始建于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较早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高校之一。现设有22个学院,76个本科专业;10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32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7年,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此外,学校还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5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15个延边大学重点学科。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225人,其中专任教师1,377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773人,具有硕士学位的532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739人,聘请了包括金宁一、陈芬儿院士等在内的100多名国内外著名专家为我校高端人才、名誉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启动了“图们江学者支持计划”,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学科领军人才和青年学术骨干。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7,100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5,581人,本科生19,477人,专科生2,042人),来自17个国家的留学生127人。现建设有东北寒区肉牛科技创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朝鲜•韩国研究中心等44个省部级以上科研机构,积极打造图们江论坛和长白山论坛两大国际学术论坛品牌。近三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教育部项目、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等各类国家级、部委级项目172项;省级、厅级项目344项,国际合作项目21项;发表学术论文5,168篇,其中国际三大科技文献检索论文(SCI、EI、ISTP ) 1,318篇,SSCI、A&HCI、CSSCI期刊论文268篇;获得省级以上各类科研奖项38项,获得专利123项。

学校坚持国际化战略,与29个国家和2个地区(香港,台湾)的277所院校和科研机构或国际学术组织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稳步发展留学生教育,获得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资格。加强“延边大学中外语言文化交流合作中心”建设,先后与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日本明治大学、韩国首尔大学、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关系,每年交流互访的专家学者近千名。

校园占地面积196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图书馆各类纸质藏书达210多万册。美丽的校园,优良的办学条件,完备的基础设施,先进的教学楼、实验楼,整洁的学生宿舍、食堂,多功能的体育馆和活动中心,满足了教学科研和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建校73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董必武代主席等老一辈领导人以及胡耀邦、江泽民、贾庆林、张德江、俞正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亲临学校视察工作并题词,为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延边大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不断强化党组织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求真、至善、融合”的校训,发扬“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传承文化、突出特色,民族团结、共教共学,广泛交流、多边合作”的优良办学传统,紧紧抓住国家“双一流”建设和吉林省“双特色”建设重大机遇,以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办学目标为指引,注重创新发展、质量发展、特色发展、融合发展,坚持人才培养核心地位,以一流学科建设为龙头,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争取早日实现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延大梦”!


云南师范大学
193
软科(综合)
148
校友会(综合)
221
武书连
1640
US排名
学校简介

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建设百所高校之一。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至昆明合组西南联合大学,下设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法商学院、师范学院。抗战胜利后,1946年组成联大的三校复员北返,师范学院整建制留在昆明独立办学,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50年改名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历经80余载的更迭发展,已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人才30余万人,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

学校占地面积3300亩,下设24个学院,2个独立学院,29所附属和合作办学的中小学、幼儿园。学校有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32000余人,成人继续教育学生16000余人;图书馆馆藏纸本文献375.04万册,电子图书平台118.8万册,中外文基础、核心数据库35种,是“第六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单位、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云南省文献信息服务中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现已进入国内重要的评价机构和核心期刊,2019年入选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2018百强社科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是语言学类学术期刊,现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扩展版)。

学校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和艺术学10大学科门类,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与专业格局,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15个学科排名全国高校前70%,其中地理学进入前20%,教育学进入前40%。现有87个本科专业,其中入选15个国家一流学科建设点,22个省级一流学科建设点,3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拥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种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2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24所试点高校之一。

学校通过在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学分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完成了由传统的师范教育向现代教师教育、由传统师范院校向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高水平大学转型。学校获得包括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88项;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创新团队、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等,共有192项国家“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实现国家教学质量工程全覆盖,在全国首创云南纪检监察学院,成立云南研究院,并牵头全省14所师范类高校加盟成立云南高校教师教育联盟;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创业指导师培训基地,先后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务处”“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等荣誉,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入全国高校50强、地方本科院校10强。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云南师范大学积极实施“顶天立地”战略,科研成果追求原创,力攀高峰。拥有国家太阳能热水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昆明)、中国-老挝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联合实验室2个国家级平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及基地50个、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8个。“十三五”期间共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联合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0项;在国内外高质量期刊和出版社《Science》、《Water Resources Research》、《Water Research》、《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Energy》、《新华文摘》、《历史研究》、《教育研究》、《地理学报》、《人民出版社》、《中华书局》、《三联出版社》等发表和出版了一批代表性论著;以第一完成单位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1项,云南省科学技术奖9项(一等奖3项),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9项(一等奖6项);《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入选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

云南师范大学坚持协同创新,主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贡献。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云南省科技创新团队、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等省部级创新团队22个,云南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云南省重点培育新型智库1个,云南高校新型智库2个。学校依托优势学科和重点研究机构,并通过地方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以及在地方建设的一批卓有成效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成了一批富有自身特色的产学研合作领域。

学校现有教职工2400余人,高级职称1022人,其中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中科院“西部之光”项目培养计划人才、全国最美共产党员、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主要专家等一批专家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中科院院士杨乐、郭柏灵、戴汝为、欧阳自远,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剑桥大学教授阿马拉通加,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皮萨里德斯,美国《纽约时报》前总编、普利策奖评审委员会前任主席西默•托平,世界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博士,经济学家吴敬琏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等近百名知名专家被聘为学校名誉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

学校是一所开放的、有着国际化视野的现代大学,先后被教育部和国家汉办确定为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的10所重点大学之一、国务院台办“国立西南联大旧址”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师资培训基地、中国对东南亚国家进行汉语师资培训的基地、国家首批赴海外承办孔子学院的大学、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和孔子学院奖学金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教育部出国留学培训与研究中心、国家HSK考试和汉语作为第二外语教学能力资格考点和具有对港澳台招生权的高校。学校在国外建立了1所孔子学院、4个孔子课堂、建立了“泰国云华职业学院”、“缅甸云华职业学院”、“老挝云华职业学院”3个境外办学机构,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港澳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所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交流,获得国务院侨办第一个省部共建“云南华文学院”,累计招收80余个国家的留学生20000余人次,留学生数量位居云南高校前列。

学校先后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等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依法治校示范校、工人先锋号、五四红旗团委、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培计划”示范性培训单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单位;荣获云南省第一个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演讲比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多次获特等奖、一等奖;先后获云南省基层党建示范点、云南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示范点、省委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云南省理论阵地管理建设示范点。学校的班级、团支部、社团和个人也涌现出一批全国先进集体和标兵,全国“学习雷锋”先进集体,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全国“小平科技创新团队”、CUBA中国大学生女子篮球联赛前8强以及在雅典、北京、伦敦、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上获得金、银、铜奖牌的运动员。

“十四五”时期,学校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大学努力奋斗。


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特殊政策

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特殊政策:我校执行国家教育部或各省招办制定的少数民族考生应具有的特殊政策。


奖学金设置

云南师范大学奖学金共分两类

一、学校设置:

学校设立以下若干个人奖:

1.三好学生标兵;

2.三好学生;

3.优秀学生干部;

4.创新能力奖;

5.品德素质奖;

6.专业素质奖;

7.实践能力奖;

8.职业技能奖;

9.校长奖学金。

学校设立以下集体奖:校级先进班集体。

二、政府及社会设置:

1.国家奖学金;

2.省政府奖学金;

3.西南联大奖学金;

4.朱德祥奖学金;

5.伍达观奖学金;

6.国家励志奖学金;

7.省政府励志奖学金;

8.明德奖学金;

9.赛德尔奖学金;

10.马如英-李凌奖学金;

11.集体奖:省级三好学生、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省级先进班集体

云南师范大学助学金共分两类

一、学校设置:

校级助困奖学金

二、社会设置:

1.新长城自强助学金;

2.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助学金;

3.伍达观助学金;

4.云彩教育及文化交流协会勤工助学金;

5.诺仕达助学金;

6.欧阳启助学金;

7.红河助学金;

8.应善良助学金。

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xsc.ynnu.edu.cn


加分政策

 认可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政策性加分;对符合降分条件考生,按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统一规定执行。


  中专 2022-12-16 15:01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云南师范大学越南语和新闻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云南师范大学越南语和新闻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越南语和新闻学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越南语就业前景和新闻学就业前景,越南语专业介绍和新闻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越南语和新闻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越南语和新闻学录取分数线(云

  • 中专学校

    云南师范大学缅甸语和新闻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云南师范大学缅甸语和新闻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缅甸语和新闻学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缅甸语就业前景和新闻学就业前景,缅甸语专业介绍和新闻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缅甸语和新闻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缅甸语和新闻学录取分数线(云

  • 中专学校

    云南师范大学日语和新闻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云南师范大学日语和新闻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日语和新闻学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日语就业前景和新闻学就业前景,日语专业介绍和新闻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日语和新闻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日语和新闻学录取分数线(云南)日语和新

  • 我要读技校

    云南师范大学阿拉伯语和新闻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云南师范大学阿拉伯语和新闻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阿拉伯语和新闻学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阿拉伯语就业前景和新闻学就业前景,阿拉伯语专业介绍和新闻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阿拉伯语和新闻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阿拉伯语和新闻学录

  • 中专学校

    云南师范大学西班牙语和新闻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云南师范大学西班牙语和新闻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西班牙语和新闻学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西班牙语就业前景和新闻学就业前景,西班牙语专业介绍和新闻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西班牙语和新闻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西班牙语和新闻学录

  • 我要读技校

    云南师范大学英语和新闻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云南师范大学英语和新闻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英语和新闻学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英语就业前景和新闻学就业前景,英语专业介绍和新闻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英语和新闻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英语和新闻学录取分数线(云南)英语和新

  • 中专学校

    云南师范大学柬埔寨语和新闻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云南师范大学柬埔寨语和新闻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柬埔寨语和新闻学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柬埔寨语就业前景和新闻学就业前景,柬埔寨语专业介绍和新闻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柬埔寨语和新闻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柬埔寨语和新闻学录

  • 中专学校

    云南师范大学泰语和新闻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云南师范大学泰语和新闻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泰语和新闻学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泰语就业前景和新闻学就业前景,泰语专业介绍和新闻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泰语和新闻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泰语和新闻学录取分数线(云南)泰语和新

  • 中专学校

    云南师范大学老挝语和新闻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云南师范大学老挝语和新闻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老挝语和新闻学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老挝语就业前景和新闻学就业前景,老挝语专业介绍和新闻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老挝语和新闻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老挝语和新闻学录取分数线(云

  • 中专学校

    2023年云南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云南大学新闻学院考研有哪些专业

    10楼

    云南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专业有:文化传播、新闻学、传播学、新闻与传播等专业。文化传播不区分研究方向云南大学全日制统考新闻学院专业:3(不含推免)限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该专业为“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我校自主增设专业,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毕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