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信阳农林学院 (最高/最低分) | 新乡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生物制药技术 | 2019 | 理科 | -/147(专科批) | /() |
| 生物制药技术 | 2018 | 理科 | -/235(专科批) | /()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河南 | 生物制药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147 |
| 四川 | 生物制药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76 |
| 湖北 | 生物制药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00 |
信阳农林学院是一所农林特色鲜明的公办全日制应用型普通本科学校,坐落在中国著名茶都、红色历史名城信阳市。信阳市地处河南省南部,东邻安徽、南接湖北,楚风豫韵交汇交融,素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美誉。独特的地理区位、优美的自然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莘莘学子学习深造提供了优越自然条件。
避暑胜地鸡公山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校门
百年办学历史,坚守农林初心
学校前身为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10年创办的汝宁府中等实业学堂,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信阳农林学院。学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坚守农林初心,笃志老区振兴,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发扬“艰苦创业、负重奋进、团结拼搏、追求卓越”的信农精神,秉承“志向立高远、学问做精细”的校训,不断优化办学条件,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办学质量、办学水平显著提升,已成为一所以农林学科专业为特色,农、工、管一体化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地方性应用型高校,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10余万人,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山水园林校园,教学条件优越
校园绿围翠绕,四季花香,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尽显山水园林校园之美。校园占地面积18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52万余平方米,有全日制普通在校学生1.7万余人。设有茶学、水产、林学、农学等16个实验教学中心。有省级、市级重点实验室1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项目2项,省级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5个。有国家级、省级培训基地及科普示范基地8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03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1亿元。馆藏图书文献总量228万余册,其中纸质图书166万余册、电子图书61万余册。建有“万兆主干网、千兆到桌面”的校园网络,实现有线、无线网络全覆盖。
信阳农林学院校门
校园内美丽的荷塘
专业特色鲜明,师资队伍雄厚
学校设有农学、林学、水产、茶学、牧医工程、食品、园艺、规划与设计、信息工程、财经、工商管理、外国语、制药工程、旅游管理、融媒、体育等16个二级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设置有植物保护、林学、水产养殖学、动物科学、茶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网络工程、旅游管理、生物制药等39个本科专业。有河南省重点学科培育学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1134人,其中专任教师845人,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273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759人,“双师双能型”教师322人。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技术能手、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十佳双创典型导师、省级教学名师、省级骨干教师、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近80人,省级创新型科技团队2个。
深化教学改革,提升育人质量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深入贯彻OBE教育理念,着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全面加强专业建设、课程与教材建设、实践教学环节建设,强化质量监控,严格教学管理。坚持以项目为抓手,推动教学改革不断取得实效。近年来,学校立项教改项目115项,获省级以上教改项目15项,获省级教学成果7项;建有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9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课程思政样板课4门;编写省部级规划教材9部;获批河南省“十四五”规划教材建设项目3项。
学校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堂教学、专业实训、学科竞赛、社团活动“四位一体”的双创教育模式。注重抓好教育教学、实践训练、指导孵化等双创教育关键环节,培养大学生双创意识,大学生双创能力显著提升,获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67项,获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类奖项33项,两次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全国总决赛银奖。
校园打卡地楚韵湖
革命老区、将军县新县
加强应用研究,矢志服务地方
学校充分利用信阳市农、林、水、茶资源富集的地域优势,建有省市级重点实验室14个、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2个。主持制定《地理标志产品——信阳毛尖》国家标准1项;制定《南湾鱼鲢鱼、鳙鱼、青鱼、草鱼生产技术规范》等省级地方标准4项。近年来,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60余项,承担“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普传播工程等科技推广服务项目1100余项,获省部级奖4项,获国家发明专利等1200余项。
学校强化科技创新与服务平台建设,牵头组建河南省茶产业、河南省水库生态渔业产业、河南省食药用真菌产业、河南省油茶产业、大别山中药材产业等5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地方政府联合组建了由167家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参与的信阳农林学院产学研合作联盟,承担省级产学研合作试点项目6个。建有省级科普示范基地,联合建设12个产业学院。获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12项。通过参与实施科技扶贫和科普及适用技术传播工程项目、“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组织博士服务团、省级科技特派员精准服务产业企业,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和老区脱贫攻坚,学校获“河南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
推动内涵发展,赢得广泛赞誉
学校秉承“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思想,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倡导“明理崇德、知行合一”校风、“教书育人、守正创新”教风和“慎思笃行、学以致用”学风,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毕业生综合能力、就业质量和社会美誉度、影响力不断提升。“两万乡干部,四千农林人”,是信阳市委、市政府对学校人才培养成效的充分肯定。学校先后荣获“河南省文明校园”“河南省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南人民满意的高校”“河南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河南省普通高校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站位新时代,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加快聚集发展新动能,汇聚发展新优势,拓展发展新空间,努力建设农林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在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奋力实现“两个更好”的征程中迈出坚实步伐!
信阳市在河南省的位置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东与安徽为邻,南与湖北接壤,左扼两淮,右控江汉,承东启西,屏蔽中原,素有“三省通衢”之称,从古至今,是江淮河汉之间的战略要地,又是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全市总面积18915平方公里,总人口780万,辖固始、光山、罗山、淮滨、新县、商城、潢川、息县八县和氵师 河、平桥二区。信阳市历史文化悠久,区位优越,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很大。
信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信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众多姓氏均源于此。早在八千多年前,境内淮河两岸就出现了相当规模的原始农业,保存着裴李岗文化、龙山文化和屈家岭文化20多处。战国时期,信阳是楚国的疆域中心;唐朝中叶,信阳再次成为中央王朝粮食、兵源和财源的重地。信阳大地曾哺育了众多历史名人:一代名相孙叔敖、开漳圣王陈元光、治闽功臣王审知、大史学家司马光、中原硕儒马祖常、文坛领袖何景明、植物学家吴其浚等都诞生在这里。
信阳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多支红军主力部队,成立了中共鄂豫皖分局。在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30多万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许世友、李德生等80多位优秀的信阳儿女成长为高级将领和国家领导人。
信阳交通便利,区位优越。信阳交通、通讯十分便利。南距武汉天河机场、东距安徽阜阳机场均在150公里左右,“十五”期间将要建设的明港机场距信阳仅48公里。京广、京九铁路及正在建设的宁西铁路和国道106、107、312及正在建设的京珠高速公路、西合高速公路纵横交错,是河南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连接东西部的主要通道。河南省唯一的出海口淮滨港航运可直达上海。国家通信干线京广、京九光缆以及西合光缆相继开通,在信阳形成“信息高速公路”十字通道。
信阳地处我国东西南北结合部,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东西经济合作的桥梁和纽带,是东引西进的“二传手”,能够较早、较快地接受到东部和南部沿海辐射和生产力传递,实现资金对接、技术对接、管理对接、信息对接、人才对接。
信阳资源丰富,山水秀美。矿产资源丰富。全市已探明矿产地178处,大型矿11处,特别是非金属矿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上天梯非金属矿为亚洲第一大非金属矿,总储量7.3亿吨,其中珍珠岩储量1.2亿吨,占全国50%以上,膨润土5亿吨,河南省第一,浮石5600万吨。此外,还有二氧化硅矿800万吨,金红石矿100万吨,锌矿100万吨,钼矿6.5万吨等。农林牧产品资源丰富。农产品水稻、油菜、红黄麻、板栗、银杏、茶叶年产量均居河南之首,特别是信阳毛尖饮誉海内外,屡次荣获国内、国际金奖,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有林业用地600万亩。活木蓄积量达到1013万立方米,可采伐量40万立方米,居河南第二位。信阳可牧面积627万亩。
旅游资源丰富。目前,我市旅游业已形成了三大“特色”、七大“资源”。三大“特色”是以鸡公山、南湾湖、汤泉池为依托的生态旅游,以新县“红色景区”为依托的红色旅游,以灵山寺、贤隐寺、净居寺为依托的宗教旅游;七大“资源”是“山、水、林、泉、寺、茶、红”。我市有多处以湖光山色、温泉、古刹、古迹为特色的旅游胜地。位于市区南40公里的鸡公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山上有一百多栋外国别墅,平均气温23℃,三伏盛夏“午前如春,午后如秋,夜如初冬”。位于市区西南4公里的南湾湖,水面70多平方公里,是西湖的12倍。湖面碧波荡漾,四周群山环抱,森林茂密,湖中有近百个岛屿,被誉为“豫南明珠”。距市区东南50公里处有千年古刹灵山寺,是国内外罕见的僧尼合一的寺院。
水、电、气资源丰富。一是水资源丰富。信阳年降雨量1300毫米左右,年均水资源总量9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1230立方米,是河南省的3.2倍。全市有大型水库5座,中型水库13座,小型水库866座,总库容40.52亿立方米。二是电力充足。信阳目前装机容量80万千瓦,年发电能力可达40多亿千瓦时。目前信阳人均用电量168千瓦时,总用电量在13亿千瓦时,近10年用电没问题。并且信阳还要上华豫平电二期工程,装机容量可达到220万千瓦,发电量可达到120亿千瓦时,完全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三是燃气供应量充足。驻马店到信阳、信阳至固始,同时从周口再接一条管道通到固始。这样为信阳发展工业提供了方便的能源和原料。
我市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气候宜人,雨量丰沛,植被茂密,山青水秀,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市,素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美称。全市水资源总量占河南省总量的22%;森林覆盖率达到29.4%,远远高于全国16.5%、全省19.8%的平均水平;拥有鸡公山、南湾湖等一大批国家、省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生态之优、环境之佳,在国内外久负盛名。
信阳文化灿烂。信阳地处南北文化的结合部,南北文化在此交融荟萃,形成了兼收并蓄的文化特征,呈现出豫风楚韵的特色,造就了信阳人既有北方人的质朴,又有南方人的精明。
第七章 奖学金设置情况
第十八条 学校十分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积极构建包括各项奖学金、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特殊困难补助、勤工助学以及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等在内的资助体系。
(一) 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国家助学金:4000—2600元/年。
(二) 学校资助:学校设有优秀学生奖学金、单项奖学金、企业奖学金、校内助学金、特殊困难补助金以及冬季生活用品资助,同时设有勤工助学岗位。
(三) 国家助学贷款:来自省内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从生源地或从我校申请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在校期间利息由政府补贴。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还可通过“绿色通道”入学,当年即可申请国家、学校各项资助
第五章 录 取
第十三条 外语语种:英语专业录取以英语为外语语种 的考生,其他专业外语语种不限,请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务 必注意。
第十四条 男女生比例:招生录取不限制男女生比例。
第十五条 体质要求:除旅游管理(高铁乘务)、旅游 管理(空中乘务)两专业外,其他专业按照教育部、卫生 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 作指导意见》执行。旅游管理(高铁乘务)、旅游管理(空 中乘务)两专业要求:1、五官端正;2、女生身高 160cm-176cm,男生身高 170cm-185cm;3、口齿清楚、表 达流利
第十六条 录取规则
(一) 我校根据在各省(区、市)的招生计划和考生 报考情况,确定提档比例。对于实行非平行志愿的省(区、 4市),提档比例一般不超过招生计划的 120%;对于实行平 行志愿的省(区、市),提档比例一般不超过招生计划的 105%。未完成的计划将征集志愿。
(二)普通类专业录取原则:考生档案投档至学校后, 采用专业优先的方式,根据专业计划数,按成绩从高分到 低分择优录取。即先录第一专业志愿的考生,若第一专业 志愿录取后未完成计划,再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第二专业志 愿的考生,依次类推,直至完成专业计划;对于所报专业 志愿未被录取,又同意专业调剂的考生,参照考生所填报 的相应专业志愿,按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调剂录取;对 于所报专业志愿未被录取,同时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 作退档处理;同分数考生,按照语文、数学、外语、文综/ 理综成绩的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三) 专升本专业录取原则:专升本专业录取采用专 业优先的方式,按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同分数考 生,按照外语、专业课的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四) 对口类专业录取原则:对口升学专业录取采用 专业优先的方式,按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同分数 考生,按照语文、外语、数学、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的顺 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五) 艺术类专业录取原则:艺术类专业要求文化 课考试成绩及专业测试成绩均达到有关省份相应控制分数 5线,按文化课成绩60%,专业课成绩 40%的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 分择优录取,投档成绩相同者按照文化课成绩、专业课成 绩确定考生的录退。 (六)体育类专业录取原则:体育类专业要求文化课 考试成绩及专业测试成绩均达到有关省份相应控制分数 线,按文化课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同分数考生, 按照语文、数学、外语、文综/理综成绩的顺序,从高分到 低分择优录取。
(七) 加降分处理:按照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招 生工作规定执行。
(八) 录取方式:计算机网上远程录取。
(九) 录取结果公布:被录取的考生可到相应省市区 招生信息网站查询,学校通过本校招生信息网 (http://www.xyafu.edu.cn/zsxxw/)进行公布,考生还 可拔打学校招生咨询电话(0376-6687698,6698022、 6698021)进行查询
艺术类专业录取:文化课考试成绩及专业测试成绩均达到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按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新乡学院位于河南省新乡市,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始建于1949年,是一所具有红色革命基因、改革开放基因的学校。2007年由原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平原大学、新乡市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为本科院校,2014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9年获批河南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1年获批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硕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培育单位,2022年获批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资格。
一、基本情况
学校秉持“开放、包容、求实、创新”的校训,树立“以人为本,厚德强能,开放创新,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坚持走“开放办学、合作办学、错位办学、因地制宜办学”之路,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技兴校、特色名校、文化厚校、开放活校”六大战略,探索构建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个统领 六个相统一”的新乡学院发展特色模式。校园占地面积2200亩,校舍面积近77万平方米,校园内花草竞繁、四季常青,鸟语花香、景色宜人,人与自然、变奏和鸣,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学校办学条件优越,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4.9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03万册、电子图书60余万册、报刊1470种、各种数据库18个,有先进完善的计算机网络服务系统。
二、学科专业
学校聚焦“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为导向,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八大核心要素,加强本科教学工程建设。学校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关键环节,科学设置学科专业,建有24个二级学院、18个科研机构、72个本科专业、6个专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医学9大学科门类。现有省级、校级重点学科23个,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创业中心、省级科技创新团队等48个。专业建设与地方行业、企业需求高度契合。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2.6万余人,成教生1.5万余人,生源遍布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目前,学校建设有制药工程和广播电视编导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美术学、音乐学、会计学、英语、土木工程、生物技术、物理学、心理学1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在河南省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名列第1名。增材制造工程专业获批教育部目录外专业,成为全国第一家举办3D打印本科专业的高校。制药工程专业通过国家专业认证,化学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13个师范专业全部获准免试认定教师资格证。《大学语文》入选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团队荣获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获批省级思政样板课程、精品课程、线上线下一流课程57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特色专业13个、省级教育综合改革、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虚拟仿真项目共100余项。实施“双带头人工程”,获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2个、全省高校省级样板党支部9个,省级教学团队和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0个。积极开展“课堂教学奖”评选工作,大力实施“名师工程”建设,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荣获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3项、一等奖3项。全力培养“思想品德好,专业知识精,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先后为社会培养了30万名优秀人才。
三、师资队伍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强力推进“65546”人才师资队伍建设计划,柔性引进院士、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50余人,师资队伍持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2021年教师发展中心获批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不断强化对教师培训培养,持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专任教师1424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683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384人,“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近50%。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等104人。
四、科研及服务地方
学校现有院士工作站、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6个。2021年获批建设国家级科研平台“智能起重装备工业设计中心”。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大专项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354项,其中国家级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科研项目获批数量在全省新升本院校中排名前列,获得地厅级以上科研奖励706项,被SCI、EI、CSSCI等收录或转载论文1212篇,获得国家专利843件。《管理学刊》入选CSSCI来源期刊和北大核心期刊目录。选派多批次企业挂职人员、科技特派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推进成果转化与横向合作项目50余项。牧野文化创新发展研究所入选首批河南高校高端智库联盟理事单位,新乡学院河南省中小学教师校长研修院获批“国培计划”项目承训单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不断提升。
学校紧密对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建设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入推进转型发展,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学科专业结构和布局持续优化。与240余家企事业单位组建协同育人创新联盟和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企业行业共建了生物与医药现代产业学院、芯片产业学院、智能装备与起重产业学院、化工新材料现代产业学院、3D打印产业学院、融媒文化产业学院等12个产业(行业)学院,其中生物与医药现代产业学院为省级重点产业学院。以联盟为纽带,开展“双向互进”,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投入3亿元建设一批微缩实训平台,建成3D打印工程中心、煤制甲醇半实物仿真实践教学中心、新媒体传播训练中心、起重机综合实训平台等校内实训基地156个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62家。2021年投资3.5亿元与红旗区政府共建新乡3D打印产业园,作为全省唯一一个3D打印产业园区项目,进一步推动了3D打印技术与制造业加速融合。
五、人才培养
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1241”创业引飞学业导师制改革,强化书院制建设,构建全员、全方位、全程育人体系,充分发挥学业导师在大学生的“思想引领”“成才规划”和“学习规划”上的指导,提升大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生活能力,强化就业指导和科研素养培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建立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渠道,以奖助学金、勤工助学为重要支撑,以困难补助、绿色通道为辅助的多元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对困难学生实施全方位的资助。学校建立合格、优秀、卓越三级激励机制,持续增强学生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近年来,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数学建模竞赛”等各类创新创业和学科竞赛中获省级及以上奖励14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500余项。毕业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优秀的创新实践能力,深受用人单位好评,毕业生当年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在教育厅发布的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年度报告中,毕业生所从事工作与职业期待吻合度、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均位居全省前列。学校全力打造工业4.0人才培养区、文化创意与服务人才培养区、生物医药人才培养区、创新创业孵化园、创业一条街,加速构建“三区一园一街”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基地,先后获批“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学校”“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示范基地”“河南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省级众创空间”称号,为豫北地区唯一一所荣获全部省级创新创业园区建设荣誉的高校。
六、对外合作办学
学校坚持走国际化办学道路,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选派学者、教师赴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交流或进修,聘请国外知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先后与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和布列斯特国立工业大学、美国贝佩丝大学、新西兰塔拉纳基西部理工学院、加拿大北方应用理工学院、英国东伦敦大学等国外高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生物技术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开展本科层次国际合作办学,联合培养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校园”“河南省平安校园”“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先进单位”“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工作评估优秀单位”“河南省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学生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省级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园林单位”“河南省高校行风评议先进单位”“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河南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考核优秀单位”“河南省高校统战工作示范单位”等60余项荣誉称号。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学校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乘着国家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东风,依托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郑洛新“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设的宏伟蓝图,聚焦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需求,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发展和学科提升,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有影响、省内有地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一)招生咨询电话
0373-3682901
0373-3682902
电话咨询时间:
周一至周五 8:00-12:00 14:30-18:30
周日 8:00-12:00 14:30-18:30
(二)微信公众号
新乡学院微信公众号:inxxxy
新乡学院招生微信公众号:xxxyzjc
(三)官方QQ号
新乡学院招生咨询QQ号:
2307525995
800139600
(四)新乡学院官方QQ群
2022级新生咨询1群:771329147
2022级新生咨询2群:760551201
(五)官方网站
新乡学院网址:www.xxu.edu.cn
新乡学院招生网址:zs.xxu.edu.cn
(六)新乡学院招生邮箱
(七)学校地址
学校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191号
邮政编码:453003

新乡医学院生物制药和医学影像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制药和医学影像学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制药就业前景和医学影像学就业前景,生物制药专业介绍和医学影像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制药和医学影像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新乡医学院生物制药和麻醉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制药和麻醉学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制药就业前景和麻醉学就业前景,生物制药专业介绍和麻醉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制药和麻醉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生物制药和麻醉学录取

新乡医学院生物制药和临床医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制药和临床医学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制药就业前景和临床医学就业前景,生物制药专业介绍和临床医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制药和临床医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生物制药和

新乡医学院生物工程和生物制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工程和生物制药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工程就业前景和生物制药就业前景,生物工程专业介绍和生物制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工程和生物制药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生物工程和

新乡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制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制药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医学工程就业前景和生物制药就业前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介绍和生物制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制药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

新乡医学院医学信息工程和生物制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医学信息工程和生物制药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医学信息工程就业前景和生物制药就业前景,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介绍和生物制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医学信息工程和生物制药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

新乡医学院应用心理学和生物制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心理学和生物制药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心理学就业前景和生物制药就业前景,应用心理学专业介绍和生物制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心理学和生物制药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新乡医学院生物技术和生物制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技术和生物制药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技术就业前景和生物制药就业前景,生物技术专业介绍和生物制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技术和生物制药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生物技术和

新乡医学院翻译和生物制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翻译和生物制药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翻译就业前景和生物制药就业前景,翻译专业介绍和生物制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翻译和生物制药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翻译和生物制药录取分数线(河南

新乡医学院英语和生物制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英语和生物制药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英语就业前景和生物制药就业前景,英语专业介绍和生物制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英语和生物制药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英语和生物制药录取分数线(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