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西南民族大学 | 西北民族大学 |
|---|---|---|
| 校友会(综合) | 162 | 223 |
| 武书连 | 266 | 393 |
| 软科(民族) | 3 | 5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56 | 50606 | 521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04 | 100462 | 430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62 | 9661 | 541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23 | 28571 | 474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55 | 51411 | 521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30 | 176326 | 430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28 | 25409 | 474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I段 | 474 | 21680 | 440 |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441 | 34344 | 440 | |
| 2021 | 少数民族 | 本科二批K段 | 408 | 50609 | 336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I段 | 534 | 3458 | 502 |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02 | 8026 | 502 | |
| 2021 | 少数民族 | 本科二批K段 | 482 | 12461 | 432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467 | 24151 | 440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I段 | 440 | 34827 | 440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K段 | 413 | 48061 | 336 | |
| 2021 | 散居少数民族 | 本科一批I段 | 440 | 34827 | 440 | |
| 2021 | 长居汉族 | 本科一批I段 | 440 | 34827 | 440 | |
| 2021 | 聚居少数民族 | 本科一批I段 | 396 | 56759 | 440 | |
| 2021 | 聚居少数民族 | 本科二批K段 | 365 | 72428 | 336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I段 | 517 | 5504 | 502 |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09 | 6758 | 502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K段 | 489 | 10747 | 432 | |
| 2021 | 散居少数民族 | 本科一批I段 | 502 | 8026 | 502 | |
| 2021 | 长居汉族 | 本科一批I段 | 502 | 8026 | 502 | |
| 2021 | 聚居少数民族 | 本科一批I段 | 481 | 12720 | 502 | |
| 2021 | 聚居少数民族 | 本科二批K段 | 448 | 21931 | 432 |
◆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开放办学,多元融合。学校是四川省对外开放的重点单位。近年来,与包括四川、云南、贵州、湖南、青海、西藏、重庆等7个省市区在内的21个州、县建立校地战略合作关系,与多家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积极参与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对口帮扶阿坝州红原县、若尔盖县、凉山州盐源县,获四川省对口定点扶贫工作先进单位。推进教育国际交流合作,迄今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来校学术交流;与德国慕尼黑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德克萨斯理工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日本法政大学、龙谷大学、英国切斯特大学、波兰克拉科夫经济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台湾辅仁大学等50余所国(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校际合作与交流关系;先后选派近1000人次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累计招收70多个国家的7500余人次留学生。学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56个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多元文化交流绽放、交相辉映,各民族师生员工情同手足、守望相助,营造了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共同进步的人文环境。学校坚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多项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分获全国、四川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一等奖。民族博物馆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和“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学费标准:表演、音乐表演、美术学、雕塑、舞蹈类各专业12000元/年;动画、摄影专业9600元/年;绘画、艺术设计类各专业7200元/年;音乐学专业6000元/年;建筑类(五年制)6600元/年;普通理工类各专业4900元/年;普通文史类、农林类、体育类各专业4400元/年;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专业2000元/年(按文件标准学费为4400元/年,学校对此类专业实施学费部分减免,每生减免2400元/年);预科班专业5500元/年。住宿费标准:每人800-1200元/年。最终收费标准以四川省发改委核定为准。
西南民族大学后勤集团是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的保障服务机构,具体负责学校的餐饮服务、校园环卫、公寓管理、能源供应等。后勤集团按照学校总体部署,加强管理、改善服务,工作中坚持“三服务 三育人”的方针和“学生第一、服务第一、安全第一”的理念,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高质量的服务意识,提供一流的后勤保障,已形成有特色新型后勤保障服务体系,屡获国家民委、四川省、成都市及学校表彰。
☆国家部委直属高校
☆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高校
☆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博士研究生高校
☆两次荣获国务院“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首批“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西北民族大学前身是西北民族学院,成立于1950年8月,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院校,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2003年4月,经教育部和国家民委批准,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学校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占地3071亩,分西北新村校区和榆中校区。建校67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16万余人。现有56个民族全日制在校生26000余人。
根据《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甘肃省财政厅 甘肃省教育厅关于西北民族大学学分制学费正式收费标准的批复》(甘发改收费【2015】948号)文件,学校学年学费收费标准如下:预科(文)、文科类专业3800元/ 学年;预科(理)、理科类专业4300元/学年;外语类专业4400元/学年;工科类专业4500元/学年;医学类专业4800元/学年;艺术类专业6900元/学年;民语类文科专业2500元/学年;民语类理科和英语(蒙英双语)专业3000元/学年;新疆文、理预科3000元/学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中美合作)专业20000元/学年;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招收的藏语言、蒙古语言、维吾尔语言专业方向的非民语考生免收学费。
根据住宿条件的不同收取不同标准的住宿费用,一般为每学年800-1200元。
学校建有完全能够满足学生就餐的清真餐厅、大众餐厅多处。为了保障学生利益和饮食安全,所有餐厅实行学校统一采购、统一经营、统一管理,为学生提供品种齐全、经济实惠的各式佳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