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西北民族大学 | 吉林化工学院 |
|---|---|---|
| 软科(综合) | - | 442 |
| 校友会(综合) | 223 | 293 |
| 武书连 | 393 | 622 |
| 软科(民族) | 5 | -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467 | 24151 | 440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I段 | 440 | 34827 | 440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K段 | 413 | 48061 | 336 | |
| 2021 | 散居少数民族 | 本科一批I段 | 440 | 34827 | 440 | |
| 2021 | 长居汉族 | 本科一批I段 | 440 | 34827 | 440 | |
| 2021 | 聚居少数民族 | 本科一批I段 | 396 | 56759 | 440 | |
| 2021 | 聚居少数民族 | 本科二批K段 | 365 | 72428 | 336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I段 | 517 | 5504 | 502 |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09 | 6758 | 502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K段 | 489 | 10747 | 432 | |
| 2021 | 散居少数民族 | 本科一批I段 | 502 | 8026 | 502 | |
| 2021 | 长居汉族 | 本科一批I段 | 502 | 8026 | 502 | |
| 2021 | 聚居少数民族 | 本科一批I段 | 481 | 12720 | 502 | |
| 2021 | 聚居少数民族 | 本科二批K段 | 448 | 21931 | 432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K段 | 384 | 63018 | 336 | |
| 2021 | 普通类 | 高职(专科)批R段 | 160 | 112216 | 16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A段 | 492 | 16245 | 482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A段 | 356 | 47896 | 305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B段 | 302 | 58518 | 305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A段 | 447 | 10564 | 335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A段 | 374 | 43711 | 305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45 | 65022 | 150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A段 | 437 | 11730 | 335 |
☆国家部委直属高校
☆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高校
☆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博士研究生高校
☆两次荣获国务院“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首批“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西北民族大学前身是西北民族学院,成立于1950年8月,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院校,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2003年4月,经教育部和国家民委批准,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学校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占地3071亩,分西北新村校区和榆中校区。建校67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16万余人。现有56个民族全日制在校生26000余人。
西北民族大学学生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介绍
一、学校资助
(一)优秀学生奖学金
用于奖励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1、校长特别奖 |
每学年评选一次,占应评学生总数的1‰,奖励金额每人10000元。 |
2、一等奖学金 |
每学年按学生总数的4%评定,奖励金额每人2000元。 |
3、二等奖学金 |
每学年按学生总数的8%评定,奖励金额每人1500元。 |
4、三等奖学金 |
每学年按学生总数的14%评定,奖励金额每人1000元。 |
5、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 |
每学年按学生干部总数的10%评定,奖励金额每人1200元。 |
6、单项奖学金 |
学习进步奖和精神文明新风奖合计评选比例按学生总数的3%评定,文体活动优胜奖据实申报,奖励金额每人300-3000元。 |
7、优秀生源奖学金 |
当年高考总分在该省(市、区)重点线以上,报考我校并按时报到,各民族自治区按最高奖励10名新生,其中文科5名,理科5名,其他省份按最高奖励6名,其中文科3名,理科3名,一次性奖励4000元。 |
8、优秀毕业生奖学金 |
每学年按毕业学生总数的15%评定,奖励金额每人500元。 |
(二)勤工助学
学校专门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立勤工助学岗位,按学校有关规定每月发给酬金。
(三)临时困难补助
由学生本人提出困难补助申请,学院推荐,经学生工作处处务会议研究,依据学生实际情况,酌情给予临时困难补助。
二、社会资助
1、曾宪梓奖学金 |
资助学生35名,一次性评定,每人每学年5000元。 |
2、才旦夏茸奖学金 |
资助学生4名,每学年评定,每人每学年1000元。 |
3、大加美奖学金 |
资助学生4名,每学年评定,每人每学年1000元。 |
4、李国香奖学金 |
资助学生4名,每学年评定,每人每学年1000元。 |
5、西部战区陆军“助学圆梦”工程助学金 |
资助学生101名,一次性评定,每人每学年3000-5000元。 |
6、创纪录企管奖学金 |
资助学生10名,每学年评定,每人每学年3000元。 |
三、政府资助
1、国家奖学金 |
每学年评选一次,国家按照学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数,根据一定比例拨名额,每人每学年8000元。 |
2、国家励志奖学金 |
每学年评选一次,国家按照学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数,根据一定比例拨名额,每人每学年5000元。 |
3、国家助学金 |
每学年评选一次,国家按照学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数,根据一定比例拨名额,每人每学年2600-4000元。 |
4、新疆籍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金 |
按新疆少数民族学生50%评定。每学年评选一次,每人每学年1000-3000元。 |
5、少数民族预科生国家助学金 |
每学年评选1次,根据一定比例拨名额,每人每学年2600-4000元。 |
四、国家助学贷款
凡符合申请助学贷款条件的学生均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费、住宿费)。
目前已开通生源地贷款业务省(区、市)有:北京、上海、重庆、江苏、湖北、陕西、甘肃、宁夏、四川、河北、海南、山西、浙江、内蒙古、青海、贵州、云南、广西、安徽、江西、山东、辽宁、新疆、湖南、福建等25个省(区、市)。具体业务可咨询家庭所在地县级教育部门资助管理中心。
详细情况请查看西北民族大学学生工作处网页:http://dwzy.xbmu.edu.cn/xsc/
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需求情况,学校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毕业生以其扎实的理论功底,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发展潜能,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我校学科门类齐全、专业覆盖面宽、毕业生资源丰富、人才培养质量较高。其中舞蹈表演、护理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年底就业率达到100%,保险学、汉语国际教育、舞蹈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临床医学专业年底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2016年学校本科生就业率为89.52%。
坚持以工为主,培育“大化工”专业集群,优化专业结构,促进多学科协调发展,现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一级学科5个。2009年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成为全国地方普通高校首个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2015年再次通过认证并获6年有效期;2017年制药工程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获6年有效期,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阵”。全日制在校学生1.65万人,专业设置涵盖理、工、经、管、文、医6个学科门类,开设48个本科专业,5个卓越计划专业、1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13个高职专业,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专业硕士授权点1个,形成了硕士、本科和高职多层次办学格局。化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优势学科在省内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学院设有:优秀学生(社会工作优秀)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禾风奖学金、禾风助学金等多种奖、助学金及各类补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