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西安石油大学 | 四川外国语大学 |
|---|---|---|
| 软科(综合) | 250 | - |
| 校友会(综合) | 281 | 287 |
| 武书连 | 350 | 385 |
| 软科(政法) | - | 1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464 | 47412 | 443 | |
| 2021 | 普通类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459 | 49877 | 443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456 | 51826 | 443 |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20 | 9204 | 499 | |
| 2021 | 普通类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514 | 10500 | 499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05 | 12448 | 499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46 | 58155 | 341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01 | 13523 | 406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36 | 42772 | 446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1 | 13099 | 456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34 | 43747 | 446 | |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62 | 30538 | 446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493 | 62171 | 446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1 | 13099 | 456 | |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57 | 9219 | 456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18 | 19524 | 456 |
西安石油大学是西北地区惟一一所以石油石化为特色的多科性普通高等学校,是陕西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三大石油公司共建院校、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院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自主招生院校。
学校肇始于1951年创立的西北石油工业专科学校,隶属于中央燃料工业部。1958年,升本并更名为西安石油学院。1969年,学院停办改厂。1980年,西安石油学院恢复办学,隶属于石油工业部。2000年,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划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陕西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2003年,更名为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入选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院校。
我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一把手”工程,全面调动学校、院(系)、学生三方面积极性、落实三方面责任,注重就业教育,强化就业指导,突出就业服务,狠抓工作落实,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
学校重视就业市场(基地)建设。一方面努力维护和完善“行业就业市场”,不断加强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长石油以及民营石油石化单位合作,积极扩大毕业生到石油石化行业就业的份额;另一方面积极开发与拓展“地方就业市场”,先后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多个地(市)人事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签定《人才供需合作协议》,培育形成了一批以东部沿海新兴开放城市、中西部地方能源企业、陕西国有及民营企业为主的地方就业市场(基地),为毕业生就业择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学校人才培养特色明显,“为人诚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已经成为我校毕业生“品牌”特点并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与广泛赞誉。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20年保持在90%以上,先后被教育部、陕西省授予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本科招生办:http://zb.xsyu.edu.cn/
本科就业办:http://xsyu.bysjy.com.cn/
四川外国语大学,简称“川外”,坐落在重庆市沙坪坝区,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隶属于重庆市人民政府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为国家最早设立的四所外语专业高等院校之一。
学校秉承“团结、勤奋、严谨、求实”的优良校风,弘扬“海纳百川,学贯中外”的校训精神,形成了“国际导向、外语共核、多元发展”的办学特色,开拓出一条“内涵发展,质量为先,中外合作,分类培养”的办学路径。
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型外国语大学,具备了博士研究生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及强化培训等多形式、多层次的完备办学体系。学校还设有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创办了《外国语文》、《英语研究》等学术期刊。学校已成为西南地区外语和涉外人才培养以及外国语言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国际问题研究的重要基地。
凡符合国家及当地省份规定加分的考生,我校予以认可并按加分后的成绩进行录取和安排专业,但最大加分不得超过20分。
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毕业生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同时具备金融、法律、经贸、外交、新闻、中文、管理等知识背景,兼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交流才能,善合作、能创新,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与好评。毕业生去向已完全呈现多元化态势,毕业生签约就业行业较广,主要在高端智能制造、新能源、医疗科技、软件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等行业就业。主要就业单位包括:外交部、新华社、世界500强企业、“一带一路”涉外单位、外经外贸等单位。学校每年升学比例超过30%,国内升学和国外、境外升学各占50%。国内升学院校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国外有斯坦福大学、爱丁堡大学、巴斯大学、慕尼黑大学、东京大学等高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