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山西大同大学 (最高/最低分) | 太原师范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历史学(师范类) | 2021 | 文科 | -/503(本科二批A段) | -/513(本科二批A段) |
| 历史学(师范类) | 2020 | 文科 | 510/504(本科二批A段) | 529/513(本科二批A段) |
| 历史学(师范类) | 2019 | 文科 | -/509(本科二批A段) | -/513(本科二批A段) |
| 历史学 | 2018 | 文科 | -/506(本科二批A段) | -/511(本科二批A段) |
| 历史学(师范类) | 2017 | 文科 | -/478(本科二批A段) | -/483(本科二批A段)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山西 | 历史学(师范类)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13 |
| 四川 | 历史学(师范)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31 |
| 重庆 | 历史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9 |
| 海南 | 历史学(师范类)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8 |
| 广西 | 历史学(师范,5000元/年)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5 |
| 山东 | 历史学(师范类)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17 |
| 江西 | 历史学(师范类)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52 |
| 安徽 | 历史学(师范)(5000元/年)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58 |
| 江苏 | 历史学(师范)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8 |
| 辽宁 | 历史学(师范类)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7 |
| 内蒙古 | 历史学(师范类)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6 |
| 河北 | 历史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2 |
山西大同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美丽的文瀛湖畔,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由雁北师范学院、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和山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四校合并筹建,2006年3月正式成立,7月1日挂牌。现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全国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山西省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高校、山西省首批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
学校由御东校区和新平旺校区构成,校园总占地面积2121.3亩,建筑面积94.0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17亿元,馆藏纸质图书281.14万册、电子图书130万册、电子期刊100.6万册。全日制本科在校生31976人,硕士研究生249人,继续教育学生9747人。教职员工2677人(其中附属医院501),其中专任教师1597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782人,博士教师301人。设有21个学院、3所直属附属医院。有本科专业70个,涵盖文学、历史学、农学、理学、工学、医学等11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山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70门。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个、山西省一流学科12个。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着力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学校被确定为山西省首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近年来,与华为集团、人民网、晋能集团等220多家企业开展高端合作,建成244个校外实践、实习基地。获国家新工科教学改革项目2项、新农科教学改革项目2项,获省级教学改革项目9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2项。生源质量稳步提升,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80%以上。70多年来,累计培养各类人才20余万人。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引育结合、重在培育。现有全国五一劳动奖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8人、山西省学科带头人4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山西省新兴产业领军人才1人、山西省“131”人才12人、山西省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1人、山西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6人、“三晋英才”67人、山西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1人、大同市学术技术带头人21人。柔性引进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国家杰青5人,特聘教授18人。
实施科研兴校战略,推进科研提质增量。建有2个院士工作站、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创新团队、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重点智库,10个市校共建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有2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1项国家级服务产业创新学科集群建设项目、1项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项目(A类)、1项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产业学院)建设项目。近三年主持校外科研课题795项,发表学术论文3460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572篇、SCI收录论文521篇,出版著作205部,获省级奖励50项。
加强对外合作交流,积极拓展开放办学空间。与国内6所高水平院校开展本科生“2+2”联合培养,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人民网、晋能集团、晋能控股、地方人民政府等220多家企事业单位开展高端合作,建成244个校外实践、实习基地。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协同共建云冈学学科体系。与美国布鲁姆斯堡大学、英国贝利学院、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德国欧洲应用技术大学、韩国东国大学、日本京都女子大学等20余所海外大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在武书连2020中国大学排行榜上,学校综合实力位列全国第280位、省内第6位,毕业生质量列全国第181位、省内第5位。
面对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新要求,站在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历史节点,学校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坚定不移实施“1310”战略和“兴文科、强医学、振工科、精师范”的发展思路,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建成区域一流的地方性应用型综合大学而努力奋斗。
太原师范学院是一所以本科师范教育为主、非师范教育和硕士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的全日制高等师范院校,1999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和山西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而成。
学校现有4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1884亩,其中新校区占地面积1569亩,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4000余名,硕士研究生千余名,生源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学校组建20年来,锐意进取,开拓奋进,育人质量和办学水平逐年提升,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
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现有教学院系20个,本科专业49个,分布在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拥有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优势和特色专业,16门省级精品课程,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近五年,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精品(一流)课程16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6项,获批省级教学改革创新项目47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2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90项。获批教育部“智慧教学试点项目”、“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入选教育部“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
实践教学成果丰硕。师范专业学生参加“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教学技能大赛多次荣获特等奖,行知舞蹈团登上人民大会堂“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欢会舞台,行知合唱团多次与国内外著名艺术家及团体合作演出;舞蹈系200余名学生赴京参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情境史诗《伟大征程》,2021年7月1日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一大批学子在国家级比赛中摘金夺银、屡获佳绩。
学科科研水平明显提升。学校现有1个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优势特色学科,1个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学科提质增效计划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8个省重点建设学科,2个省重点扶持学科;1个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中心(培育项目),2个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1个省“1331工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1331工程”工程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2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个山西省教育行政执法研究基地。近五年学校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9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5项,教育部及其它部委项目1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57项;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理论类)一等奖1项;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22项;获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主办有《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教学与管理》(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等学术期刊。
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一级学科硕士点及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从6个增加到15个,教育硕士招生覆盖基础教育75%的学科,研究生教育覆盖我校20个院系中的19个院系,在校生人数突破千名。建成2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2个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五年来,我校申报并立项的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各类项目共70余项,研究生获得国家级、省级竞赛奖励共计150余项。
师资实力显著增强。现有专任教师1193名,包括教授107名,副教授339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77名,硕士生导师396名。教师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名,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名,山西省“三晋学者”特聘教授1名,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1名,131领军人才工程(优秀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18名,333人才工程(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6名,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5名,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4名,省级教学名师9名,三晋英才26名。
对外合作交流取得重要进展。目前与全球15个国家的32所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学校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上百人次来校讲学,并选派优秀教师80余人次到国内外知名学府、科研院所访问学习或开展学术交流。
附属中学秉承“德育为先、能力为本、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和“敦品励学”的校训,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学科建设稳步推进,素质教育落地生根,中高考成绩名列太原市前茅。
学校行知文化育人特色鲜明,被全国陶研会授予“全国优秀陶研学校”称号;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行知文化育人”项目获批教育部全国高校首批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连续两次荣获“山西省高校文明单位标兵”称号;获批山西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校友许军则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荣誉称号。
诞生于世纪之交的太原师范学院如同一艘扬帆启航的大船,在世纪首航的波翻浪涌中高歌猛进,执着前行。2008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9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资格;2010年开始建设新校区;2013年顺利通过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验收,同年入驻新校区;2014年正式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018年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审核评估;2019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山西省教育厅正式列为博士学位立项建设培育单位,学校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科学谋划制定了“五大方略”,坚定实现“五个突破”,在“六项重点任务”上下功夫,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以师范教育为本,扎实推进内涵建设,为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山西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和历史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和历史学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就业前景和历史学就业前景,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介绍和历史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和历史学这二个

山西大学运动训练和历史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运动训练和历史学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运动训练就业前景和历史学就业前景,运动训练专业介绍和历史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运动训练和历史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运动训练和历史学录取分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太原师范学院陕西历史学2016二批文科482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太原师范学院陕西历史学2016二批文科482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太原师范学院福建历史学2016提前文科438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太原师范学院福建历史学2016提前文科438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太原师范学院广西历史学2016二批文科492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太原师范学院广西历史学2016二批文科492太原师范学院广西历史学2015二批文科474太原师范学院广西历史学2015二批文科474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太原师范学院甘肃历史学2016二批文科482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太原师范学院甘肃历史学2016二批文科482太原师范学院甘肃历史学2014二批文科508太原师范学院甘肃历史学2013二批文科486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太原师范学院河北历史学2016二批文科524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太原师范学院河北历史学2016二批文科524太原师范学院河北历史学2015二批文科527太原师范学院河北历史学2015二批文科527太原师范学院河北历史学2014二批文科539太原师范学院河北历

山西大学历史学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历史学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历史学就业前景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就业前景,历史学专业介绍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历史学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

太原师范学院山西历史学录取分数线为513分(文科)。太原师范学院山西历史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历史学(师范类)文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太原师范学院山西历史学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历史学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太原师范学院山西历史学2016二批文科488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太原师范学院山西历史学2016二批文科488太原师范学院山西历史学2015二批文科487太原师范学院山西历史学2014二批文科502太原师范学院山西历史学2013二批文科482太原师范学院山西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