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物资学院 |
|---|---|---|
| 软科(综合) | 223 | - |
| 校友会(综合) | 253 | 334 |
| 武书连 | 331 | 538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4 | 38354 | 336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提前批 | 481 | 51387 | 336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472 | 55007 | 336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1 | 11651 | 456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66 | 19934 | 336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80 | 4743 | 456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87 | 26241 | 400 | 物理必选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84 | 26705 | 400 | 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00 | 24173 | 400 | 物/化/生(3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84 | 26705 | 400 | 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82 | 27008 | 400 | 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81 | 27172 | 400 | 物理必选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始建于1952年,学校现已建设成为以航空宇航为特色,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是辽宁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三方共建高校,是辽宁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工局共建高校。学校先后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优秀易班共建高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现有2个博士一级学位点,具有推免硕士研究生资格,15个硕士一级学位点,7个专业学位类别;现有52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3个,国防科工局国防重点专业和国防紧缺专业2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33个,省级示范专业6个等。
原则上同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加分或降分投档的政策和做法。对进行外语听力考试,但未计入高考文化总分的省市,考生外语听力成绩作为录取时的参考依据。
北京物资学院是一所以物流和流通为特色,以经济学科为基础,以管理学科为主干,经、管、理、工、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公办普通高等院校。1980年建校,先后隶属于国家物资总局、物资部、国内贸易部,1998年10月划归北京市管理。2018年2月,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北京市商务科技学校并入北京物资学院。
1993年,学校开办国内高校第一个期货专业;2010年,开办国内高校第一个采购管理专业。目前,学校设有经济学院、物流学院、信息学院、商学院、法学院、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8个学院,另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等教学机构。学校现有28个本科专业: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采购管理、质量管理工程、供应链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劳动关系、法学、英语、商务英语。
对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按相关规定加分提档,在专业录取时对加分予以认可。
学校对学生资助、帮扶工作高度重视,建立了完善的奖、贷、助、减、免、补的资助、帮扶体系,以确保家庭经济困难但勤奋学习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学生资助、帮扶体系主要包括“新生绿色通道”、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国家励志奖学金、北京市国家助学金、临时困难补助、减免学费制度等。
新生绿色通道
每年迎接新生入学当天,学校专门在迎新现场为新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开设“新生绿色通道”,对符合“新生绿色通道”条件的学生给予不同程度的缓交、免交有关费用的助学措施,并提供免费卧具、免费生活用品、免费军训服装、免费二手教材等。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
国家助学贷款是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这一庄严承诺的有力保障,是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经济压力的有效途径,是国家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中最主要的措施。学生贷款可在毕业后6年内还清,在校期间贷款利息全部由国家财政负担,毕业后利息由学生本人负担。非北京生源的学生在生源地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程序可咨询当地市(县)教育主管部门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学校设有学生资助中心,专门帮助学生解读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协助学生办理相关手续,监督学生合理使用贷款,督促学生按期还款。
勤工助学制度
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日常生活费用,学校每年在校内设立勤工助学岗位300余个,包括实验室辅助管理、图书馆图书整理、办公室学生助理岗等,使学生在勤工助学过程中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与建设中,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自信的精神与品质。同时,学校还积极开拓市场,建立校外勤工助学基地,为学生提供通过努力工作得到相应回报的锻炼机会。
国家励志奖学金、北京市国家助学金制度
国家励志奖学金用来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业努力、积极向上的同学,每名获奖同学可一次性获得5000元奖励。学校严格评审程序,按照上级要求准时足额发放国家励志奖学金、北京市国家助学金。每年有近200名学生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约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总数的25%;北京市国家助学金覆盖全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而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日常生活费用。
其他助学措施
学校每年协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中国扶贫基金会“大学生资助基金新长城助学金”、“宋庆龄发展基金会”助学金等。校友们也在学校设立了“广东校友会携手助飞奖学金”、“中集物流助学金”、“中储华通商贸奖学金”、“仁和奖学金”、“国鑫奖学金”等奖助学金,帮助在校学生解决生活困难。获资助的学生可获得一定金额的现金资助,用于解决基本生活费及学费、住宿费等。学校每年还对有特殊困难的学生给予学费减免,并设立临时困难补助,对因遭受突然变故或因自然灾害而导致家庭经济难以维持学业与生活的学生提供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