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理科 | -/200(专科批) | -/188(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文科 | -/202(专科批) | -/169(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理科 | -/267(专科批) | -/241(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文科 | -/304(专科批) | -/210(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理科 | -/293(专科批) | -/199(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理科 | -/285(专科批) | -/199(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文科 | -/285(专科批) | -/199(专科批) |
培养目标:采用德国先进职业教育方式,培养具有工业生产过程检测与管理、电气自动化系统分析、设计、安装、调试和基层管理,具备较高实际应用能力、懂管理的基层专业技术人才。主干课程:本专业主要学习机械及手动加工零部件、电气系统的安全安装、气动与液压系统、计算机与专业软件应用、工作计划与流程、电气系统规划安装及检测与控制、自动化设备智能商务模式、OPC开放平台通信的数据访问、PLC编程系统即时通讯系统的技术仿真和技术流程、云端PLC工程的应用模型、机电系统故障检修,自动生产线编程及维护等专业课程。就业方向:毕业后可在装备制造业从事设备的运行、维修、安装、调试、售后及自动化设备运行、维护、设备过程管理等工作。办学实力:开放的国际化小组布局、先进的德中双元教学环境、专利的德中双元结构教学模式、本土化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场地,24人的小班专业教学模式,中德专家型双元结构专业教师团队,均展现着建立在德中双元职教理念之上,培养学生大国工匠精神的办学独特品质。完成大专学业,达到语言能力,就读德国及欧洲本科学习。
本专业面向制造业生产一线,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熟悉安全标准和规范,具有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组装、调试、维护、检修与技术改造等工作的实践能力,熟悉质量管理与相关国家标准,具有从事产品质检及售后服务等工作的基础知识,并且对一般机电一体化设备具有初级设计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要就业岗位: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销售及管理岗位;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生产、改造、技术服务岗位。
专业核心课程:机械产品造型与综合技能训练、机械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CAD/CAM应用、液压与气动、机床电气与PLC控制、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江苏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59 |
| 历史类 | 402 | ||||
| 四川 | 机电一体化技术(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 | 文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178 |
| 重庆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14 |
| 广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5300元/年)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26 |
| 广东 | 机电一体化技术(非定向)(办学地点:校本部)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13 |
| 历史类 | 308 | ||||
| 山东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综合 | 普通类二段 | 普通类 | 422 |
| 江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76 |
| 文科 | 315 | ||||
| 福建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历史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84 |
| 安徽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22 |
| 文科 | 381 | ||||
| 浙江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433 |
| 黑龙江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文科 | 专科批A段 | 普通类 | 323 |
| 吉林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79 |
| 文科 | 289 | ||||
| 山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166 |
| 文科 | 145 | ||||
| 河北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37 |
| 历史类 | 382 |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是省教育厅直属、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始建于1953年,新校区坐落于郑州南大学城,下设24个二级学院,开设76个专业,与洛阳理工学院联合开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7个本科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135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40人,“双师型”教师417人,在校生26000余人。
学校始终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历经“三式一型”、“三融四境”等阶段,探索出了符合类型教育特点的“线场模式”,即在产教融合大背景下,在企业真实场境中,以解决真实问题、完成真实任务为导向,在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模式。
学校通过实施“三转”,即“把企业生产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把教育教学资源转化为企业人力资源,再把企业人力资源转化为生产资源”,与格力、海尔、富士康、郑州宇通、好想你公司、梦舒雅服装、世邦科技集团等百余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在产业园或企业为学生构建了“能吃、能住、能学、能练、能创”的“五好”线场课堂。学生在线场课堂与校企双导师一起学理论、练技术、搞科研、创新创业,真正实现了“入学即入职,学习即上岗,毕业即就业创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7%以上,就业创业工作得到了教育部的高度认可,并在全国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介绍。
学校从未停止创新的步伐,始终坚持以创新创业为引领,深入挖掘合作企业的创新创业项目,通过项目驱动,为学生搭建广阔的创新创业舞台,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创业带动学生就业,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打造了“线场强国”平台,构建了“一生一方案、一生一课表、一生一导航、一生一空间”的学习体系,实现学习者(包括学生和企业员工)智能选岗、智能选课、智能学习、智能就业创业,实现培养培训一体化。学校拥有147个1+X证书试点、12项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资质、38项行业技能等级评价资质、110余工种培训资质,学生在校就能完成多项职业技能培训,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现“多证毕业”。
学校拥有河南省高职院校唯一的省级重点实验室——河南省超硬材料智能制造装备集成重点实验室。学校与合作企业联合建设科研平台14个,包括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1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个、市级众创空间1个,校级科研创新平台4个。
学校设有国际学院,与德国ASC教育与服务机构的专家委员会、德国工商联合会、德语国家职业院校及应用技术大学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国外实习就业和学历提升渠道,培养专业化、国际化技能人才。
学校以独特的办学模式和优良的办学成绩,获得了广泛好评和赞誉。曾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河南省文明校园、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新闻媒体曾多次关注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时任委员长张德江、河南省时任省委书记郭庚茂、时任省长陈润儿等亲临学校视察,并对学校的办学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连云港职业大学,1983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1999年3月,连云港职业大学与连云港市职教中心合并,更名为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建院之初,学院与全国一百多所职业大学率先举起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旗帜,实现了“办起来”的历史性飞跃。2008年,学院搬入连云港市科教园区,建成了千亩美丽校园,办学条件和资源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铸就了“大起来”的历史性跨越。2017年学院召开第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区域知名、业界有名、特色鲜明高职院校”的奋斗目标,开启了“强起来”的历史新征程。2020年,学院首次实现高职在院生万人办学规模,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全院上下正聚力提升学院办学综合实力,全力推动学院高质量改革发展,致力建设文明和谐最美校园,不断奏响学院高质发展的奋进强音。
学院位于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海滨城市,“一带一路”交汇点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江苏省连云港市,坐落在著名的西游圣境花果山脚下。占地面积1150亩,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500余人,全日制在院生11000余人。学院设有机电工程学院、医药与化学工程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艺术与旅游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基础课部(公共体育部)、思想政治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2个教学部共11个教学单位。
学院开设近50个专业。物流管理、药品生产技术为国家重点建设专业,建筑工程技术、药品生产技术、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等4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药品生产技术、建筑工程技术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群,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为省级重点专业,药品生产技术、建筑工程技术为省级高水平骨干专业。建有2个国家级实训基地、5个省级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平台、技术研发中心)、1个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院内产教融合企业6家,总投入7000余万元。
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实施高层次人才、“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现有博士18人,硕士283人,正高32人,副高209人,硕士以上学位人数占比61.7%,副高以上职称人数占比49.4%。省、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等各类高层次人才50余人次。
学院秉承“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坚持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通过校政行企携手共建、深度合作,不断推进资源整合,着力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学院大力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1999年至今,与韩国、美国、法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菲律宾等国家高校互派教师和留学生。与加拿大荷兰学院联合举办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
面向未来,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抢抓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机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崇德向善、坚韧奋斗、务实创新、勇立潮头”的新时代“连云港精神”,全力谱写学院事业“强起来”的新篇章,为连云港市开创“高质发展、后发先至”新境界、为江苏省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走在前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一、 国家奖学金:每人每年8000元,用于奖励特别优秀的学生,奖励名额由国家确定;
二、 国家励志奖学金:每人每年5000元,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励面占学生总人数的3%;
三、 国家助学金:每人每年2000-4000元(分三档),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占学生总数的16%;
四、 连云港市市政府奖学金:每人每年2000元,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年奖励140-160人;
五、 连云港市市政府助学金:每人每年1000元,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年资助600-700人;
六、 连云港市福建商会奖学金:每人每年1500元,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年奖励30-40人;
七、 校内奖助学金:
1. 优秀学生奖学金
1) 一等1000元/学年 占学生总人数6%
2) 二等 400元/学年 占学生总人数10%
3) 三等 200元/学年 占学生总人数10%
2. 各学院奖助学金设置情况
1) 机电工程学院:爱心奖学金,2000元/人/年,每年20人;
2) 公共管理学院:“红烛”助学金,特等1000元/人,一等500元/人,二等400元/人,三等300元/人,每年8人;
3) 信息工程学院:帮困助学金,200元/人/月;
4) 艺术与旅游学院:连云港书店帮困助学基金、绿叶助学基金,100元/人/月,每年20人;“艺旅阳光奖学金”2000元/人/年、1000元/人/年,每年10人;
5) 建筑工程学院:帮困助学金,200元/人/月,每年20人。
八、 助学贷款:
1. 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均可凭录取通知书在当地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
2. 在校生每年有400-500人可申请生源地贷款。
九、 特困生补助:
经学校考察,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由学校提供生活补助或设立校内勤工俭学岗位,每人每月补助40-120元。
十、 临时补助
对有临时困难的学生以及特困生寒暑假往返学校,给予临时补助100-300元。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323分(文科)。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机电一体化技术文科专科批A段普通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吉林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279分(理科)。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吉林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机电一体化技术文科专科批普通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166分(理科)。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机电一体化技术文科专科批普通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河北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337分(物理类)。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河北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机电一体化技术物理类专科批普通类机电一体化技术历史类专科批普通类机电一体化技

连云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专科)。连云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排名1、专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历史类2021机电一体化技术4023连云港师范高

一主要就业岗位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销售及管理岗位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生产改造技术服务岗位答案来源于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二专业核心课程机械产品造型与综合技能训练机械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应用液压与气动机床电气与控制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答案来源于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53001.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5300;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江苏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53001.2022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5300、机电一体化技术(校本部)学费:5300;2022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