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
|---|---|---|
| 软科(综合) | 272 | 441 |
| 校友会(综合) | 154 | 427 |
| 武书连 | 272 | 658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46 | 64838 | 336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7 | 16933 | 456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8 | 96727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05 | 46196 | 448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6 | 74164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5 | 75592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4 | 76767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5 | 100031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1 | 105088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7 | 110073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3 | 115631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07 | 123647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 本科批 | 493 | 144047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4 | 21416 | 448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0 | 23648 | 448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39 | 24059 | 448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35 | 26597 | 448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0 | 35608 | 448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教师专项 | 本科提前批 | 535 | 26427 | -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教师专项 | 本科提前批 | 531 | 28691 | -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教师专项 | 本科提前批 | 522 | 34308 | -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教师专项 | 本科提前批 | 521 | 35322 | -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教师专项 | 本科提前批 | 520 | 35803 | -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 本科批 | 508 | 43906 | 448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学校创建于1949年,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国家重点大学之一。1981年被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有条件接收留学生单位,1996年由阜新矿业学院更名并升格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1999年被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2年辽宁省人民政府与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签署协议共建学校,2013年获批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9年入选辽宁省重点建设的10所国内一流大学之列。
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层次较高。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年达95%以上,始终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学校每年有40%左右的学生到国有企业就业,有20%左右的学生考取校内外硕士研究生。学校教务处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务处;2000年和2009年,学校连续两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13年12月,学校作为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在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介绍就业工作经验;先后多次荣获辽宁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7年获得“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学生毕业后纷纷被国内500强企业选聘,或者考取“985”、“211”高校研究生,或者考取公务员,或者投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洪流……,广大毕业生传承朴实无华、坚韧顽强、无私奉献的“太阳石精神”,以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勇于实践、团结协作、甘于奉献的特点,赢得了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欢迎,受到了社会的好评。毕业校友在2015年中国政要排行榜中位例全国高校第55名。
师兄师姐对你说:当你毕业时,你将拥有多样的锦绣前程,可以选择签约或是创业或是升学或是出国留学或是考取公务员……,成就自己的出彩人生!
学校建立了稳固的就业市场,与近百家行业集团建立了人才供需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形成了畅通的就业渠道。
事实来告诉你:目前我校毕业生签约的部分500强企业有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中煤集团公司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
国家电网公司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中国北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宝钢型钢有限公司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中国铁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新兴(集团)总公司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
中国邮政集团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中电华瑞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电子系统工程总公司
上海华硕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是一所以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为己任,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学校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设有海珠、花都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535亩。设有教育学院等19个教学院系和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等15个研究机构,开设39个本科专业,分布在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和经济学等9个学科门类。全日制本科学生12000多人。
提前本科录取批次:公费定向师范生(教师专项)。
本科录取批次:师范、非师范;文理美音体各专业。
就业创业
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直保持“就业工作质量高、继续深造范围广、毕业生幸福感强”的良好态势。这说明我校人才培养工作比较好地契合了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就业市场对我校培养的人才认可度一直维持在高位。
一、毕业生就业工作质量不断攀升
近年来学校以新师范建设为着力点,加大了对师范类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力度和效能,师范类毕业生就业优势更明显,2018年,我校本科生初次就业率为94.29%,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学校以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连续三年开展“精准就业”教师考编集训营,参与学生人数达2300余人。近几年来学校毕业生质量都呈现良好的变化态势,2018届毕业生就业量较大的职业为小学教师(34.8%)、初中教师(20.2%),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等珠三角地区。
二、毕业生继续深造院校的范围普遍较广
学校一直重视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课程建设和规范化管理,通过指导大学生对学业和职业生涯的规划,促进学生职业生涯观念的更新,使其更加清晰、明确大学生活和职业目标。
我校2018年有应届本科毕业生2138人(师范生1510人,非师范生628人),2018届毕业生的升学比例为7.1%。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国内升学的高校包括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延安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院校。
三、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开展,成效凸显
自2016年起,我校连续两年选派学生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参加“大学生创业创新精英海外研究课程”学习。2017年和2018年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赢在广州”“众创杯”“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各类赛事和项目展演,斩获佳绩,被评为“优秀组织奖”,获得意向融资近百万,先后获得荣誉近40余项。我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被认定为“2017年广东省小型微型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为树众创空间”获批为2017年广东省众创空间试点单位。
近几年来,学校以“植双创基因,领发展航向”为工作导向,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活动,与国际接轨,创新理念全新升级。学校自2014年起坚持给予入驻创业孵化窝的每支大学生创业团队2000元的资金支持,2018年开始对大学生印务室和Ikafe(爱咖啡)智能自助咖啡创业实践项目全面运营和指导,通过创业帮扶,商业模式创新,在加大投入和完善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四、就业创业工作精准发力,毕业生幸福感增强
学校努力寻求实现提高就业质量和提升就业满意度“两大目标”任务,在提高就业率的同时,努力提高就业质量,在实现充分就业的同时,做到满意就业。
学校2016届、2017届和2018届本科毕业生的月收入水平分别为4883元、5290元、5426元,呈逐届上升的趋势,远超全省平均薪资位居前列。本科毕业生市场竞争力较强,薪资水平不断上升,就业满意度连续多年上升,毕业生幸福感稳步增强。
学校201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量较大的行业为中小学教育机构(59.0%),如下表所示:
行业名称 |
2016届(%) |
2017届(%) |
2018届(%) |
中小学教育机构 |
54.8 |
58.8 |
59.0 |
教育辅助服务业 |
4.3 |
2.8 |
4.3 |
幼儿园与学前教育机构 |
3.8 |
4.8 |
4.2 |
其他学院和培训机构 |
3.3 |
2.8 |
3.0 |
注:以上数据全部来源于麦可思-广东第二师范学院2018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