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最高/最低分) |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工程测量技术(空港) | 2021 | 理科 | 327/189(专科批) | /() |
| 工程测量技术(空港) | 2021 | 文科 | 352/204(专科批) | /() |
| 工程测量技术(空港) | 2020 | 理科 | -/180(专科批) | /() |
| 工程测量技术(空港) | 2020 | 文科 | -/185(专科批) | /() |
| 工程测量技术 | 2019 | 理科 | -/187(专科批) | /() |
| 工程测量技术 | 2019 | 文科 | -/227(专科批) | /() |
| 工程测量技术 | 2018 | 理科 | -/206(专科批) | /() |
| 工程测量技术 | 2018 | 文科 | -/225(专科批) | /() |
| 工程测量技术 | 2017 | 理科 | -/182(专科批) | /() |
| 工程测量技术 | 2017 | 文科 | -/214(专科批) | /() |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测量学基础、 测量平差、工程测量基本知识,具备熟练的施工控制测量、数字测图、施工放样能力,从事 工程建设规划及勘察设计、工程施工、运营管理阶段的测绘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地矿、国土、水利水电、城市建设等企事业单位,在大地测量、地籍测绘、房 产测量、摄影测量岗位群,从事地理信息数据采集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使用大比例尺地形图进行测绘的能力;
3.具备工程控制网布设、工程施工测量、变形监测的能力;
4.具备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产品质量检查与技术总结能力;
5.具备对测量仪器设备进行检验与维护的能力;
6.具备进行测绘项目管理等工作能力。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地形测量、数字测图、控制测量、工程测量、GNSS定位测量、测量平差、摄影测量外业、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土地调查与地籍测量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水准导线测量、测绘CAD制图、数字地形测量实习、控制测量实习、工程测 量实习、GNSS定位测量等实训。
在地矿、国土资源、水利水电、城市建设等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工程测量员 不动产测绘员(含地籍测绘员和房产测绘员等) 海洋测绘员
地理信息采集员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国土资源调查工程测量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地质与测量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科学地理国情监测导航工程
培养目标: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培养掌握工程测量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测量专业监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主要从事工程测量及其监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工程测量、地形测量、控制测量、GPS测量技术、地籍测量、数字测图技术、CAD、计算机应用基础、公路勘测设计、测量平差、摄影测量基础,测量综合实训、工程制图等。岗位资格证书:测量员、监理员、注册监理工程师
就业方向:毕业后可到测绘、水利水电、地矿、交通、城镇规划、市政建设、房产、国土资源利用等企业或单位从事工程测量、工程监理、工程管理等工作。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成立于2005年,是广西最美的大学,学校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教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展开强势的产、学、商、研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创业天地。截止2022年3月,学校有崇左校区、空港校区,占地面积3348.11亩,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6亿元,设有10个二级学院,开设23个本科专业,53个高职高专专业,目前,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620人,兼职教师810人,全日制在校生3万余人,教学用计算机4167台;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座位数23600个;图书馆藏222.74万册;电子图书178.16万册,生均图书101.85册。学校风景秀丽,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广西首个5G校园,校内实训基地(中心)39个共569间,学校产教融合合作单位416家;成立了广西本科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广西智能制造职业教育集团,拥有广西高校机器人重点实验室,还拥有现代化的国际物流综合实训基地、独具边贸特色的国贸综合实训基地、先进的新能源汽车共享园等,只为学生练就一技之长,更好地成长就业。每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达96%以上。
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办学宗旨。倡导用“五创”理念培养具有人文素养和科技精神的人才,倡导师生以敏感的思维以适应社会和产业热点。学校遵循职业属性,本科标准,产教融合,校地双赢、创新驱动,先试先行的原则,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的时代性,树立现代本科职业教育构建“强调技术、突出应用、注重技能、关注创新、兼顾人文”的人才观并以此为核心开展试点工作。我们更懂得感性与理性共进,勤学与悟性同长,师生情真如亲的诱导式教育方式。
我们拥有美丽的校园,还拥有能唱响我们的精神与理想的、青春而哲思的校园歌曲。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提出职业人才“三爱、三学、三争”个人德行要求,促进学生“技能+知识+修养”协调发展,厚植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努力为每个人的“人生出彩”奠基。纵然我们知道,理想很遥远,但我们将执着前行,把学校打造成为文化型、思想型、应用型、创造型,国内知名、东盟有影响的国门大学。
【科学的办学格局】学校设有汽车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智能工程学院、教育学院等10个二级院系。开设有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国际经济与贸易、大数据与会计、汽车服务工程技术、土木工程、工程造价、工艺美术、环境艺术设计、现代物流管理等23个本科专业;汽车制造与实验技术、学前教育、家具制作与设计、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等53个专业,逐步构建以工学为主,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社会声誉】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突出贡献奖”“自治区文明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安全文明校园”“自治区和谐学校”“全区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全区学生军训先进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示范性标准化学生公寓”“广西高校后勤工作先进院校”“广西森林校园”“崇左市逐羊森林公园”等荣誉称号;被崇左市树立为“两新组织党建示范单位”。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普通高校,坐落在河南省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政治文化中心地带。
济源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是愚公移山精神的原发地,与山西省毗邻,东连焦作,南靠洛阳,西接山西运城,素有“豫西北门户”之称。城市年轻充满活力,经济发达,生态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多项指标增速和人均水平居全省前列,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节水型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等40多项几乎所有的国家级荣誉称号。济源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独具魅力,地处华夏文明摇篮地带,愚公移山、女娲补天、轩辕祭天等传说和故事都发生在这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厚重的文化,王屋山,被尊为道教“天下第一洞天”;济水,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愚公移山精神,由于毛主席在七大的演讲而举世闻名,并实现了从寓言故事到民族精神,从优秀传统文化到革命文化的升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大力弘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精神”,赋予了愚公移山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学院始建于1993年,占地1300亩,有沁园高新两个校区,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5亿元,拥有国家一级图书馆和国内领先省内一流的职业技能实训中心。现有教职工13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00余人,博士、硕士近500人,享受省政府津贴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教育教学专家、省级教学名师40余人。设有14个教学系部,开设有2个应用型本科专业、63个高职专业,涉及机械、电子、汽车、冶金、建筑、旅游、护理、会计、艺术、教育、计算机等15个专业大类。其中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骨干专业4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5个。荣获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20多项,国家和省市科技进步奖30多项。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成人教育3000多人,生源覆盖全国20多个省份,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3%以上。近三年,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全民健身操舞大赛、“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奖300余项,其中“金属冶炼与设备检修”赛项蝉联两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科技兴农”等4个赛项分别荣获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1银3铜。
多年来,学院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特色谋发展,以质量求生存,职业教育办学特色日益彰显。一是明确了奋斗目标和办学定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创建产教融合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卓越、创新创业示范引领、社会服务能力突出的高水平全国知名高职院校为目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形成了专业设置对接产业发展、课程设置对接岗位能力、实践教学对接企业生产、教育服务对接社会需求的“四对接”办学模式。二是形成了职业教育办学特色。以学院为龙头成立济源职业教育集团引领职业教育发展。秉承合作共赢的原则,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形成了校中厂、厂中校、订单式、校企共建二级学院等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形成了“围绕产业办专业、围绕专业办企业,课堂教学车间化、实习实训生产化,校企办学双主体、合作育人全过程,课堂教学车间化、实习实训生产化”的人才培养特色,切实推进了“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训、基地共享、人才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大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参与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阳光工程、511培训工程等,主动对接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积极服务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每年为社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近5000人,培训各类成人教育学员和技术人员上万名,开展技术信息服务百余次。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华为集团、京东集团、甲骨文公司、浙江广电开元名都大酒店等200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成立了准源精密工业有限公司、甲骨文软件学院、新能源汽车协同研发中心等,在人才培养、科技服务、文化辐射、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四是持续深化盟院合作,学院与民盟河南省委签订盟院深化合作战略框架协议,在民盟河南省委、省教育厅、示范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与郑州大学等6所本科院校、10多家民盟企业构建了“361+N”产教融合发展共同体。与郑州轻工业学院联办了应用型本科专业,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合作成立了试点班,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快速提升办学综合实力,为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和城市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社会服务贡献度的增强,学院知名度、美誉度持续提升,办学特色和办学成就受到了历届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先后荣获了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优秀院校、河南省首批品牌示范高职院校、河南省优质高职院校、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等20多项省级以上荣誉。《中国教育报》、《河南日报》等主流媒体对学院发展经验和办学特色进行了纪实报道。
面向新时代,济职人将继续瞄准创建高水平全国知名高职院校的奋斗目标,秉承“明德 励志 勤勉 精艺”的校训,大力弘扬“团结协作、克难攻坚、勇创一流、争做贡献”的济职精神,不断开创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本着“决不让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的原则,学院开辟“绿色通道”保证学生按时入学,入学后,学院坚持“奖、勤、助、贷、补”五字方针,通过建立贫困生档案,开展多种形式的勤工俭学活动,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
1、国家助学贷款:贫困生可按国家政策和学院相关规定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贷款最高限额为5000元,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比例不超过在校学生总数的20%。学院由学生处负责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发放、管理等工作。
2、奖、助学金:①国家奖学金:8000元/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学年,省政府奖学金:4000元/学年。
②学院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学金800元/学年,奖励比例5%;二等奖学金400元/学年,奖励比例10%;三等奖学金200元/年,奖励比例15%。
③国家助学金:2000元/学年。
④学院特困生生活费补助:一等每生每年补助300元,二等每生每年补助200元,三等每生每年补助100元。
3、勤工助学:学院提供护校、修缮、校园绿化等多种形式的勤工俭学机会,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技术是公办专科(高职)专业。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技术在河南省理科排名第12。河南省开设理科工程测量技术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郑州工商学院、黄河交通学院、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工程测量技术学费:42001.2020年工程测量技术学费:4200;2020年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河南工程测量技术理科专科批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工程测量技术学费:42001.2022年工程测量技术学费:4200;2022年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河南工程测量技术理科专科批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代码:420301济源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在河南等1个省市开设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各省市招生计划(2022)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批次学制人数学费420301工程测量技术河南专科批三年工程测量技术河南专科批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