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21 | 船舶与海洋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29 | 32704 |
| 2021 | 工商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46 | 10589 |
| 2021 | 材料类(焊接技术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功能材料、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9 | 25426 |
| 2021 | 工业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3 | 24068 |
| 2021 | 生物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4 | 23738 |
| 2021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粮食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5 | 23421 |
| 2021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6 | 23075 |
| 2021 | 电子封装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6 | 23075 |
| 2021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7 | 22764 |
| 2021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7 | 22764 |
| 2021 | 轮机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7 | 22764 |
| 2021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9 | 22120 |
| 2021 | 土木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0 | 21835 |
| 2021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工程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2 | 21230 |
| 2021 | 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3 | 20903 |
| 2021 | 海洋工程类(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4 | 20563 |
| 2021 | 生物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7 | 19612 |
| 2021 | 工业设计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7 | 19612 |
| 2021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8 | 19296 |
| 2021 | 能源动力类(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0 | 18648 |
| 2021 | 俄语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0 | 6218 |
| 2021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水声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4 | 17484 |
| 2021 | 软件工程(嵌入式培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5 | 17187 |
| 2021 | 自动化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6 | 16898 |
| 202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7 | 16622 |
| 2021 | 公共事业管理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7 | 5149 |
| 2021 | 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翻译)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7 | 5149 |
| 2021 | 人工智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8 | 16319 |
| 2021 | 工商管理类(会计学、财务管理)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9 | 4885 |
| 2021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1 | 15445 |
Q1:本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
生物技术是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与方法,按照预先的设计和要求生产、加工生物原料或改造生物体等,以满足人类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标的学科。它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其核心技术是以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DNA重组技术,生物技术的实施载体有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及发酵工程。
生物技术是全球近代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生物技术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我国也将其列为国家战略层面产业结构调整中优先发展的领域,近年来已在生物医药、食品科学、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及生物环保等领域展现出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地位,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Q2:本专业主要有哪些核心、特色课程?
本专业的核心、特色课程包括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生化分离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
Q3:本专业的办学水平如何?
本专业所在学科设有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是“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类专业之一。
Q4:哪些同学特别适合学习本专业?
与其他很多专业一样,学习兴趣是学好本专业的最大动力。生物技术内涵广、实践性强,要从事生物技术的研发或创业,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实验技能的同时,也需要具备勤于思考和开拓创新的潜质。
Q5: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掌握现代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获得应用基础研究和科技开发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并具有一定国际视野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
Q6:在本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有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
本专业学习中对生物学、化学等基础课程的要求比较高,部分学生在大一时面对这些基础课程,可能会遇到一些学习上的困难,当然这些困难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异常迅猛,为使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该专业领域的国际发展动态与趋势,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部分课程采用双语或全英文教学,并在课程学习中要求阅读英文文献,因而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
Q7:社会上对本专业存在的认识误区是什么?
过去,曾有媒体报道说生物类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的毕业生就业困难。实际上,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和国内生物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越来越好,有时甚至供不应求,尤其在经济发达的华东地区。近年来的毕业生约30%读研继续深造,他们绝大部分被中科院、985高校及国外高校或科研机构录取;其余70%的学生选择就业或自主创业。
国际上生物技术类企业(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等)起点高、发展快,对生物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很大。相比较而言,国内的生物技术产业起步较迟,但国家意识到生物产业是我国把握新科技战略机遇和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领域,国务院办公厅于2009年6月就制定了《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旨在加快培育生物技术产业,使之成为高新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几年来,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涌现了一大批跨国和国内有名的生物技术企业,他们对优秀的生物技术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大,为毕业生提供了就业平台。本专业毕业生既可以继续深造成为生物技术领域的创新人才,也可以直接就业加入生物技术的创业行列。生物技术的前景如朝阳般蓬勃待发,潜力无限。
Q8:现实中有哪些问题需要通过本专业的人才来解决?
生物技术几乎渗透到人类社会经济、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一些在过去看似难以实现的梦想,在今天已经或正在变成现实。例如,粮食危机问题是对人类社会的最大的挑战,现代生物技术,如分子育种技术的出现极大地加速了高产、优质品种的选育速度;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批量生产工农业生产和临床医疗诊断中所需用酶、医药、疫苗及生物质能源等;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公认的用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一种环境污染,利用一类称之为重金属超积累植物进行生物修复则可以实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有效净化,显示出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有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Q9:本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哪些行业?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区域主要在长三角地区。近3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8%以上,毕业生可到生命科学相关学科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或继续深造,也可到工业、农业、医药、环境、卫生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生产管理等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专业工程技术基础,并掌握经济与管 理的知识与方法,能够从事工业工程类的教学、科研和运营管理与实践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管理学、系统工程学、运筹学、统计学以及一门(或 多门)较宽泛的专业工程技术知识,能够具有在企业、公共组织等多种产业部门从事生产及运营 管理部门的技术与管理工作,进行系统分析、规划、设计、管控、质量管理和评价及标准化等方面 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统计学和系统工程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
2.掌握一门以上较为宽泛的工程技术(如机械工程等)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方法;
3.掌握工业工程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并具有应用工业工程理论和方法进行技术与管 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内外有关产业运营方面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工业工程、标准化和质量管理工程的理论发展前沿和应用前景;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以及一定的创新、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工业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物流管理与工程。
核心课程:运筹学、统计学、经济学、管理学、系统工程学、管理信息系统、基础工业工程、物流 工程、人因工程、生产管理、标准化工程、质量管理工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计、工程实践、工业工程实验、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一般安排3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专业代码:080709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微电子制造科学与工程概论、电子工艺材料 、微连接技术与原理、电子封装可靠性理论与工程、电子制造技术基础、电子组装技术、半导体工艺基础、先进基板技术
相近专业:
电子信息科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设计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科学技术、工业技术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具有优良的思想品质、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具有宽厚的基础理论和先进合理的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分析、表达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爱国敬业、诚信务实、身心健康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技术科学基础和本专业领域及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及开发软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2.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3.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封装布线设计、电磁性能分析与设计、传热设计、封装材料和封装结构、封装工艺、互连技术、封装制造与质量、封装的可靠性理论与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了解本学科前沿及最新发展动态;4.获得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践技能,具有初步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产品研究、设计、开发及组织管理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 知识和专业技能,并能在工业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有关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制造系统自动 化、自动化仪表和设备、机器人控制、智能监控系统、智能交通、智能建筑、物联网等方面的工程设 计、技术开发、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企业管理与决策、科学研究和教学等工作的宽口径、高素质、 复合型的自动化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自动化领域的基本 方法及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自动化工程设计与研究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具有较强的人文素质、社会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具有较 高的道德修养并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和保证职业诚信;
2.掌握从事自动化领域工作所需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电子电气、计算机与通 信等技术基础知识,具有初步的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学、法律、环境保护等人文与社会学的知识;
3.掌握本专业中“信息、控制和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和优化设计的 基本原理,了解自动化领域的前沿和发展动态;
4.掌握工程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一般方法,具有较熟练地解决工程现场一般控制系统问 题的能力,具有能够独立从事工程实际中控制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的基本能力;
5.具有对自动化系统或产品中的技术进行分析、改进、优化和独立设计的能力;
6.具有创新意识和对自动化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 能力;
7.了解自动化专业领域技术标准和相关行业的法规;
8.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
9.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可进行跨 文化环境下的沟通和交流。
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路及电子学基础、自动化基础理论、计算机技术基础(硬件、软件、网络 等)、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运动控制技术、过程控制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路原理(64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64学时)、数字电子技术基础(48学时)、 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48学时)、数据结构(48学时)、信号与系统分析(64学时)、计算机原理与 应用(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自动控制理论(1)(64学时)、运筹学(48学时)、电力电子技 术基础(理论24学时,实验8学时)、检测原理(理论24学时,实验8学时)、电力拖动与运动控 制(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过程控制(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自动控制理论(2)(48 学时)、计算机网络与应用(48学时)、人工智能导论(32学时)、应用随机过程(48学时)、系统辨 识基础(48学时)、计算机控制系统(48学时)、模式识别基础(16学时)、数字图像处理(48学 时)、计算机仿真(48学时)、系统工程导论(32学时)、CIM系统导论(32学时)、控制理论专题实 验(16学时)、过程控制专题实验(16学时)、运动控制专题实验(16学时)、检测技术系列实验 (16学时)、机器人控制综合实验(16学时)、自动化综合实践(48学时)。
示例二(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学时):电路(64+8学时)、数字逻辑电路(56+8学时)、模 拟电子线路(56+8学时)、工程电磁场(42+6学时)、信号与系统(32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8 学时)、现代控制理论基础(48+8学时)、建模与辨识基础(24+8学时)、自动控制元件(26+6学 时)、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56 +16学时)、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16+16学时)、微控制器应用及 系统设计(24+8学时)、VISUAL C++(48 +16学时)、软件技术基础(32学时)、网络与数据通信 (34+6学时)、工业自动化网络技术(32+16学时)、传感器与检测技术(26+6学时)、自动测试系 统(24+8学时)、电力电子技术(36+4学时)、嵌入式控制系统及应用(32 +16学时)、运动控制系 统(36+12学时)、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36+12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学时):电路分析(48 +16学时)、数字电子技术(48 +16学 时)、模拟电子技术(48 +16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32 +16学时)、计算机软件基础(48 +16学 时)、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48 +16学时)、控制工程数学基础(48学时)、自动控制原理(80 +10 学时)、现代控制理论(34+6学时)、计算机控制系统(46 +10学时)、自动控制系统仿真(32+16 学时)、检测技术与仪表(46 +10学时)、电力电子技术(36+4学时)、电机与拖动(54 +10学时)、 运动控制系统(48+8学时)、过程控制(48+8学时)、工业计算机网络与通信(32+8学时)、微控 制器技术课程设计(24学时)、现场总线技术课程设计(32学时)、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32学 时)、集散控制系统(22 +10学时)、现场总线技术(32+8学时)、嵌入式系统(26+10学时)、基于 网络的智能控制(32+8学时)、先进控制理论(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电类基础课程实验、电子工艺实习、计算机技术类课程实验、电子技术 综合设计、计算机程序综合设计、计算机控制系统综合设计、过程控制系统或运动控制系统综合 设计和自动化技术综合设计,以及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和课外学术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 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实验、信号处理技术课程实验、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实 验、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验、计算机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或运动控制系统课程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2019年辽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7分,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8分,船舶与海洋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9分,软件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4分,经济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20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2020年辽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船舶与海洋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8分,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8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3分,软件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3分,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科录取分数线

江苏科技大学2017年辽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海洋工程类(造船。船舶与海洋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9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3分,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3分,食品质量与安全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

江苏科技大学2018年辽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中外合作办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21分,海洋工程类(造船)(船舶与海洋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7分,俄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67分,翻译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6

江苏科技大学2019年辽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7分,轮机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8分,土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8分,粮食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8分,工业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9分,生物技术理科

江苏科技大学2020年辽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船舶与海洋工程(中外合作)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0分,海洋工程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0分,材料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0分,食品科学与工程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0分,生物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1分,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2021年辽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船舶与海洋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427分,国际经济与贸易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428分,能源与动力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434分,软件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439分,工商管理物理类录取分数

2021年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辽宁省招生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船舶与海洋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软件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等8个专业。2021年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辽宁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

2021年江苏科技大学辽宁省招生专业:工商管理(中外合作办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水声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能源动力类(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类(会计学

江苏科技大学2021年辽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船舶与海洋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29分,工商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历史类录取分数线为546分,材料类(焊接技术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功能材料、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