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长春大学 (最高/最低分) | 吉林化工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车辆工程 | 2021 | 理科 | 446/418(本科二批A段) | 410/375(本科二批A段) |
| 车辆工程 | 2020 | 理科 | -/440(本科二批A段) | -/399(本科二批A段) |
| 车辆工程 | 2019 | 理科 | -/469(本科二批A段) | -/428(本科二批A段) |
| 车辆工程 | 2019 | 理科 | -/469(本科二批) | -/428(本科二批A段) |
| 车辆工程 | 2018 | 理科 | -/466(本科二批A段) | -/420(本科二批) |
| 车辆工程 | 2017 | 理科 | -/410(本科二批A段) | -/418(本科二批A段)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吉林 | 车辆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18 |
| 重庆 | 车辆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7 |
| 海南 | 车辆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4 |
| 广西 | 车辆工程(3500元/年)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44 |
| 山东 | 车辆工程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09 |
| 江西 | 车辆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4 |
| 福建 | 车辆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5 |
| 安徽 | 车辆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2 |
| 浙江 | 车辆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38 |
| 江苏 | 车辆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8 |
| 山西 | 车辆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76 |
| 河北 | 车辆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3 |
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车辆设计、制造及车辆检测技术等方面所必备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工程应用能力,能够在汽车、制造、能源、交通运输等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从事与车辆工程有关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维修服务以及运用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吉林 | 车辆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375 |
| 四川 | 车辆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4 |
| 广西 | 车辆工程(3500元/年,在双吉校区办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96 |
| 山东 | 车辆工程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484 |
| 江西 | 车辆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4 |
| 江苏 | 车辆工程(双吉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66 |
| 黑龙江 | 车辆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377 |
| 辽宁 | 车辆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77 |
| 内蒙古 | 车辆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78 |
| 山西 | 车辆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82 |
| 河北 | 车辆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2 |
长春大学坐落在素有“北国春城”之称的吉林省长春市,是一所底蕴厚重、特色鲜明的省属综合性大学。
学校前身是1949年由原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创办的长春工业会计统计专门学校,为新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工业会计统计人才。在同步国家发展与时代变革中学校数次易名,1983年更名为吉林机电专科学校。1987年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原吉林科技大学、吉林机电专科学校、长春外国语专科学校、长春职业大学4所学校合并,组建长春大学。2000年8月,原吉林省林业学校并入。
学校现有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02万平方米,有21个教学院部,60个本科专业,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十大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8583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20人,其中正高级112人,副高级29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62人,硕士学位的教师465人。学校有中央直接联系高级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全国技术能手、省高级专家、省拔尖创新人才、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长白山学者、长白山技能名师等各类高层次人才50人次。
学校在国家和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国家级奖2项,省级奖46项。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8个,其中优势特色学科7个、新兴交叉学科1个。学校连续四次跻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及学科竞赛评估结果TOP300”榜。2021年,学校成功申请成为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攀岩分会主席单位,是东北地区唯一一所省属普通高校主席单位。
学校立足东北地区及吉林省产业结构实际,建成国家大豆深加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分中心两个国家级科研平台,有以中央直接联系高级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等诸多荣誉于一身的李荣和教授为首组建的科研团队,多项发明专利成果获得国家级奖项并得到转化应用,为吉林省乃至全国在大豆深加工研究领域和成果转化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学校建有吉林省残疾人康复设备及技术科技创新中心等18个省部级科研平台,长春大学机电工程研究所等22个校级科研平台。学校还依托机电传统专业优势,对接吉林省及长春市在机械、电子、汽车、计算机、康复设备等领域需求,为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积极推进同部属、省属院校和地方政府合作,与吉林大学签订了《吉林大学支援长春大学办学框架协议》,与长春理工大学签订了《长春理工大学与长春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浙江省金华市签订了《金华市人民政府与长春大学科技合作框架协议书》。学校坚持以服务吉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担当,结合自身办学优势,分别与松原市、白山市、辽源市、长白山管委会等地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吉林省政数局组建“吉林祥云数字经济研究院”。学校积极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发展,“吉林省人体健康状态辨识与机能增强重点实验室”获吉林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标志我校在跨学科交叉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迈上了新台阶,对学校凝练和突出特色发展具有重要义。
学校重视培育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连续六届获一等奖,在全国“挑战杯”“创青春”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16个。“团风创新创业团队”被团中央评为“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学校先后20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授予“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70余年办学历程,长春大学及其前身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谋求自身发展的探索实践中,经过几代长大人的卓绝努力,逐渐形成了基础厚重的学科专业优势和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品牌。
1987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与吉林省人民政府在长春大学创建了亚洲第一所专门招收视障、听障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特殊教育学院,开创了我国残障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先河。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长春大学构建了高等特殊教育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填补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空白。2018年,三个专业获批面向残障考生以单考单招方式招收硕士研究生资格,其中美术、艺术设计专业为国内首次。30多年来,特殊教育工作多次获得国际国内殊荣和奖项,被中残联、教育部确定为“全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试点院校”。2002年,时任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在出席学院15周年纪念大会时指出“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办学最早、规模最大、学科最全、层次最高,在我国高等特殊教育领域居于龙头地位。”2017年,在建院30周年之际,中残联主席张海迪在贺信中指出“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的创办,是中国高等特殊教育的历史性开端,是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里程碑。”新时代新跨越,学校将努力把特殊教育学院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高等特殊教育学府。
长春大学是“团风”精神的发源地。1989年4月的一天,学校残疾大学生金燮,收到一张署名“团风”的10元钱汇款单,随即,第二张、第三张汇款单不期而至。一时间,许多生活困难大学生都陆续收到署名“团风”的汇款。“团风”事迹出现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省市各级组织相继做出决定,号召广大团员青年立足本职学“团风”,争做青年楷模,争做时代先锋。多年来,“团风”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核心的基本精神内涵。它从初期的个体扶贫助困爱心行动,发展到后来全校师生乃至社会青年群体以“爱国、敬业、奉献”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与中华文化和时代精神一脉相承。2019年,学校隆重举行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暨学“团风”活动30周年大会,借此弘扬办学特色,传承“团风”精神。
学校坚持打造以“网络技术安全为基础、网络文化安全为特色”的网络安全学院,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2015年,学校牵头成立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这是国家网信办组建后批准成立并主管的第一家全国性社会组织。2016年,成立国内首家网络国学院,成立国家级网络文化研究中心,建成吉林省唯一一家研究网络文化的“吉林省网络文化研究基地”。2017年,学校成立了中国东北三省唯一一家网络安全学院,2018年获批“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硕士点,2019年正式招收硕士研究生,2021年成功增设“网络文化安全”二级学科和“中国文化网络传播”交叉学科。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是全国首批具有招收来华留学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学校先后与27个国家和地区的131所高校、教育机构和企业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现具有中国政府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吉林省政府奖学金、“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来华留学生接收资格。学校凭借优秀的俄语教学和科研团队,打造对外俄语优势,创办吉林省第一个俄语中心,与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共建“赴俄留学培训基地”,成立亚洲首家开展叶赛宁专门研究的机构——叶赛宁文化教育中心,成功承办“第十届中俄大学校长论坛”,与俄罗斯梁赞国立大学合作设立的孔子学院获全球“先进孔子学院”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以赛促教、以赛导教、以赛育人、以赛促创”的工作思路,结合传统和新兴优势学科专业,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2017年,成为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自2017年至今,FCC车队连续四次在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系列赛事中取得佳绩,总成绩逐年攀升,获得最具影响力车队称号。
面对新征程,长春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历次全会精神,全面加强党对学校各项工作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将强化内涵发展,突出办学特色, 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实现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奋勇前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吉林化工学院成立于1958年,坐落在北国江城吉林市,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新中国首批七所化工类高校之一,是吉林省仅有的一所化工类高校。学校紧紧围绕化工产业发展进行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形成了“工程师的成长摇篮,管理者的培养基地”的办学特色。逐步建设成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高校、全国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产教融合项目试点高校、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A类高校,被誉为“共和国化工人才的摇篮”。
现有龙潭、双吉、丰满3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15万平方米,在校生1.7万人。设立13个教学院(部)和研究生院、工程训练中心、分析测试中心。专业设置涵盖工、理、经、管、文、医6个学科门类,开展研究生、本科、高职教育,硕士授权一级学科4个、专业硕士授权专业5个,本科专业51个,高职专业17个,形成多层次办学格局。
强化内涵建设,学校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建有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1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个;4个吉林省本科品牌专业,5个吉林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吉林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专业群,1个吉林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国家级、省级校外实践教育中心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创新实践示范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12个。2009年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成为全国地方普通高校首个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2018年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专业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2021年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近两届,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项。
坚持特色发展,走产学研结合之路。现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5个,省级科研平台16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积极推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累计为企业和社会创造经济效益数十亿元。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拥有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等4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学者,吉林省“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吉林省“长白山技能名师”,吉林省高级专家、教学名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拔尖创新人才等37人次。
注重开放发展,已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5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教育交流与合作关系,与美国克利夫兰州立大学机械类中外合作办学班已成功举办四届,学校开展多模式合作办学,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省属高校前列,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毕业生在专业领域呈现出较强的发展能力,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石油化工领域的专家学者、生产与管理一线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以及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秉持“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办学传统和“求真务实、拼搏奉献”的办学精神,以积极进取的姿态,朝着建设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目标奋勇前进!
校 址: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承德街45号
邮 编:132022
校办电话:0432—63083027
招生就业处电话:0432-63083056
学校网址:www.jlict.edu.cn

吉林化工学院生物技术和车辆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技术和车辆工程在吉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技术就业前景和车辆工程就业前景,生物技术专业介绍和车辆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技术和车辆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生物技术

吉林化工学院化学测量学与技术和车辆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化学测量学与技术和车辆工程在吉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化学测量学与技术就业前景和车辆工程就业前景,化学测量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和车辆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化学测量学与技术和车辆工程这

吉林化工学院应用化学和车辆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化学和车辆工程在吉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化学就业前景和车辆工程就业前景,应用化学专业介绍和车辆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化学和车辆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应用化学

吉林化工学院化学和车辆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化学和车辆工程在吉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化学就业前景和车辆工程就业前景,化学专业介绍和车辆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化学和车辆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化学和车辆工程录取分数线(吉

吉林化工学院应用物理学和车辆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物理学和车辆工程在吉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物理学就业前景和车辆工程就业前景,应用物理学专业介绍和车辆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物理学和车辆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吉林化工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和车辆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学与应用数学和车辆工程在吉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学与应用数学就业前景和车辆工程就业前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介绍和车辆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数学与应用数学和车辆工程这二个专业,

吉林化工学院英语和车辆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英语和车辆工程在吉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英语就业前景和车辆工程就业前景,英语专业介绍和车辆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英语和车辆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英语和车辆工程录取分数线(吉

吉林化工学院日语和车辆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日语和车辆工程在吉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日语就业前景和车辆工程就业前景,日语专业介绍和车辆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日语和车辆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日语和车辆工程录取分数线(吉

吉林化工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车辆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车辆工程在吉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车辆工程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车辆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车辆工程这二个专业,

吉林化工学院金融工程和车辆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工程和车辆工程在吉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工程就业前景和车辆工程就业前景,金融工程专业介绍和车辆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工程和车辆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融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