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新疆 | 工科试验班(电气与信息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感知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信息安全、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分专业)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0 |
| 甘肃 | 工科试验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感知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信息安全、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气与信息类)(其中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第三、四学年每年预交学费标准为15000元)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普通类 | 579 |
| 陕西 | 工科试验班(电气与信息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感知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信息安全、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其中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第三、四学年每年预交学费标准为15000元)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7 |
| 云南 | 工科试验班(电气与信息类,包含专业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感知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信息安全、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其中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第三、四学年每年预交学费标准为15000元。虎溪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4 |
| 贵州 | 工科试验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感知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信息安全、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气与信息类)(其中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第三、四学年每年预交学费标准为15000元.)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5 |
| 工科试验班(民族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感知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信息安全、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气与信息类)(民族班录取最低分不得低于生源省份我校普通类专业相应科类调档线下40分,且不低于本线.其中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第三、四学年每年预交学费标准为15000元.) | 592 | ||||
| 四川 | 工科试验班(电气与信息类)(包含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感知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信息安全、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3 |
| 工科试验班(民族班)(电气与信息类)(包含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感知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信息安全、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只招少数民族考生虎溪校区就读) | 626 | ||||
| 海南 | 工科试验班(包含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感知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信息安全、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其中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第三、四学年每年预交学费标准为15000元(电气与信息类)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711 |
| 广西 | 工科试验班(电气与信息类)(5625元/年,在虎溪校区办学,包含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感知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信息安全、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其中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第三、四学年每年预交学费标准为15000元)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8 |
| 河南 | 工科试验班(电气与信息类)(其中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第三、四学年每年预交学费标准为15000元。)(虎溪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42 |
| 江西 | 工科试验班(电气与信息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感知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信息安全、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其中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第三、四学年每年预交学费标准为15000元)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0 |
| 福建 | 工科试验班((电气与信息类)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感知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信息安全、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其中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第三、四学年每年预交学费标准为15000元。)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5 |
| 安徽 | 工科试验班(电气与信息类)(5625元/年;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感知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信息安全、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其中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第三、四学年每年预交学费标准为15000元)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1 |
| 江苏 | 工科试验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15个专业,其中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第三、四学年每年预交学费标准为15000元/年,电气与信息类,虎溪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4 |
| 上海 | 工科试验班(电气与信息类。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感知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信息安全、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其中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第三、四学年每年预交学费标准为15000元)(在虎溪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3 |
| 黑龙江 | 工科试验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感知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信息安全、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94 |
| 吉林 | 工科试验班(电气与信息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感知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信息安全、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其中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第三、四学年每年预交学费标准为15000元)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88 |
| 辽宁 | 工科试验班(电气与信息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感知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信息安全、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45 |
| 山西 | 工科试验班(电气与信息类)(包含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感知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信息安全、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等共15个专业)(其中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第三、四学年每年预交学费标准为15000元)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08 |
| 天津 | 工科试验班(电气与信息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感知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信息安全、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其中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第三、四学年每年预交学费标准为15000元)(虎溪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53 |
| 北京 | 工科试验班(电气与信息类)(5625元,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感知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信息安全、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其中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第三、四学年每年预交学费标准为15000元)(专业办学地点虎溪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7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云南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地班))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6 |
| 四川 | 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孝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地班))(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0 |
| 海南 | 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地班)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85 |
| 广西 | 计算机类(5850元/年,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地班))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5 |
| 广东 | 计算机类(非定向)(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902.软件工程+080905.物联网工程+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地班))(办学地点:校本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8 |
| 江西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地班))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1 |
| 福建 |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地班))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9 |
| 安徽 | 计算机类(5850元/年;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地班〉)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6 |
| 吉林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地班))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03 |
| 山西 | 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地班))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81 |
| 天津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地班))(校本部)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43 |
重庆大学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 工程”和“985 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学校创办于1929年,在20世纪40年代就发展为拥有文、理、工、商、法、医6个学院的国立综合性大学。经过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成为国家高教部(高教部1958年并入教育部)直属的、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大力发展人文社科类学科专业,促进了多学科协调发展,逐步发展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1998年,学校成为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5月,原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组建成新的重庆大学。2001年,学校成为“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4年,学校被确定为中管高校。2017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 类)”。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理、工、经、管、法、文、史、哲、医、教育、艺术11个学科门类。设7个学部35个学院,以及附属肿瘤医院、附属三峡医院、附属涪陵医院、附属中心医院。教职工5300余人,在校学生49000余人,其中研究生22000余人,本科生26000余人,来华留学生1700余人。校园占地面积5300余亩,有A校区、B校区、C校区和虎溪校区。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持续深化综合改革,推动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各项事业保持快速向上向好发展势头,综合办学实力、学术声誉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人才培养
以造就“行业精英、国家栋梁”为己任,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了40余万名高素质人才,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和工程技术人员,40余人当选为两院院士。近年来,认真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建设六大育人阵地,入选全国首批10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20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承建高校。大力实施“本科教育2029行动计划”,打造一流本科教育。成立本科生院,全面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加强通识教育。4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30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数学、物理专业进入“强基计划”。持续深化培养体制机制改革,打造卓越研究生教育。获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高校,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25个;全面推行博士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博士生招生规模增至1000余人。深化“产教融合、跨界培养”,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五年来在全国各类大学生竞赛中获奖4400余项,其中获全国特等奖和一等奖260余项。
学科建设
坚持以学科内涵发展为核心,按照“强化工科、夯实理科、振兴文科、繁荣社科、拓展医科、提升信科”的思路,建立健全适应科技高速变革的学科优化布局机制以及适宜产生未来引领学科的体制机制,着力构建一流学科生态。持续加大“先进制造”“智慧能源”“新型城镇化”三大学科群建设,按照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规划,推动机械、电气、土木等特色优势学科率先达到世界一流。先后成立医学院、医学部,高起点推进医学学科加快发展。启动实施《基础文科振兴行动计划》《基础理科卓越行动计划》,加快提升基础学科整体发展水平。工程学、材料科学先后进入 ESI 世界前 1‰学科,12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冶金、仪器、矿业、机械、土木、交通运输等6个学科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前 50名。
人才队伍
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系统构建起“3+7”人事人才制度体系和四层次七类别人才引育“金字塔”,积极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发展氛围,以先进体制机制激发高层次人才持续汇聚的内生动力。现有专任教师3100余人,其中院士等国家级人才200余人,博士生导师1000余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2000余人。
科学研究
深化科研管理服务改革,构建起“1+5”新型科研创新体系,以新的体制机制促进高质量成果产出。加强创新体系内涵建设,全面实施基础研究珠峰计划、重大项目成果人才培育计划、重点研究基地构筑计划、军民融合发展行动计划。加强科研前瞻布局,全面融入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推动建设重庆大学科学中心,培育建设“超瞬态实验”大科学装置,推动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智慧城市研究院等跨学科交叉研究平台,谋划建设合成生物学、未来芯片、量子物质科学等高水平原始创新平台。“十三五”以来,新增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23个,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 2400 余项(其中牵头千万元级以上重大项目40余项),荣获国家奖和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60余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大科学装置建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Nature》《Science》正刊论文等均取得历史性突破,科研总经费屡创新高(2020年达到22.85亿元),发表高水平论文数量和获权发明专利数量显著增长。实施人文社科繁荣计划,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荣获鲁迅文学奖,持续推进“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重庆研究院”“地方政府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城市化与区域创新极发展研究中心”“重庆人才发展研究院”等新型高端智库平台建设,服务科学决策。学校主办的7 种期刊入选权威、核心期刊。
国际合作
大力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已与 32个国家和地区的186所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拥有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各类国际合作平台近20个。重庆大学-辛辛那提联合学院合作办学成效显著。鼓励支持师生出国(境)访学交流,年均学生出国(境)访学人数达到3700余人。致力于中华文化推广,设有泰国勿洞孔子学院、意大利比萨孔子学院、澳大利亚乐卓博大学孔子学院。入选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积极打造“留学重大”品牌,建成全英文授课硕博项目45个、全英文授课课程300余门。
社会服务
始终坚持“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办学宗旨,积极发挥社会服务职能。深化拓展校地合作,南京研究院等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和新型高端研发机构落地生根。牵头研制的月面微型生态圈在月球上种植出第一片绿叶,完成人类首次月面生物生长培育实验。成立了原国家教委批准的全国第一家高校董事会,大学科技园获认定为全国首批 22 个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积极推进对口支援高校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定点扶贫和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助力云南省绿春县和重庆开州关面乡顺利实现脱贫摘帽。发挥附属医院优势,在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等领域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学校以“扎根巴渝大地、服务重庆发展”为己任,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机遇,主动发挥智力优势、人才优势,深度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创新发展。与重庆市政府共同启动筹建重庆实验室、共建长江生态环境学院;与万州区政府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与高新区携手推动“重庆大学科学中心”建设,培育建设“超瞬态实验”大科学装置;与沙坪坝区共建环重庆大学创新生态圈,共建国际联合研究院;与沙坪坝区、高新区、华为公司共建超算中心;与两江新区共建明月湖新工科教育创新平台;与璧山区共建璧山先进技术研究院;在武隆区建设气球平台微波垂直传能试验验证平台等。牵头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着力打造成渝科教创新共同体。
校园文化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凝练弘扬“复兴民族,誓作前锋”的重大精神,以一流的大学文化推进一流大学建设,获评第二批“全国文明校园”。大力选树先进典型,近百名教师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最美奋斗者”“最美高校辅导员”等荣誉称号。潜心打造校史馆及“立德树人”专题展览馆,深入挖掘爱国奉献精神内涵,弘扬科学精神和崇高品德。创作《重庆家书》《重庆往事·红色恋人》《光华》《初心·1929》《寅初亭》等原创话剧作品,讲好“重大故事”,展示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传承和打造以川剧为代表的特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获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川剧)传承基地。建立师生、校友人物特色档案资源库,打造“重大文库”,传播重大精神。实施建筑文化景观完善工程,学校近现代建筑群和早期建筑群分别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和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面向未来,重庆大学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秉承“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办学宗旨和“复兴民族,誓作前锋”的重大精神,坚持以发展为要义、以卓越为灵魂、以人民为中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之路,努力以更高质量的办学成就和更高水平的育人能力,更好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重任,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与厚望。
资助体系
设立了“奖、贷、助、补、勤”并以“奖、助、贷”为主体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和优秀家困生海内外游学“圆梦计划”,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生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励志奖学金,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在学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解决学费、生活费等大学期间费用问题。学校每年专款2000万元/每年,受助率100%,设立本科生勤工助学固定岗位2000余个、临时岗位2500余个。重庆大学始终都竭尽所能不让学生因为家庭困难的原因而放弃学业。
重庆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近5年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5%左右。本科毕业生中超过45%的学生进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佛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南洋理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深造,进入C9高校和QS排行榜前50境外高校深造的学生规模保持增长趋势。
2021届签约就业的毕业生中,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央企、国防军工企业、行业领先头部企业、选调生队伍、重要科研机构、国家部委等重要行业、重要领域就业规模超过1/3。
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满意度达99%,尤其是对毕业生学习能力、职业道德、政治素养、通识性知识与技能、专业知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的认可度较高。我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具有较高的社会竞争力和良好的口碑。
华中师范大学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坐落在武昌南湖之滨的桂子山上,占地面积120余万平方米,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首批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中、高等学校师资和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是在1903年创办的文华书院大学部(始于1871年创办的文华书院,1924年改名为华中大学)、1912年创办的中华大学、1949年创办的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上,1951年组建公立华中大学,1952年改制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3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并由中原大学创始人之一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1993年江泽民同志为学校九十周年校庆题词:“发展师范教育事业,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学校在百余年的发展中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汲取了外来文化的养分,更弘扬了革命文化教育的传统,形成了“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为国家培养了30多万优秀人才。
学校下设28个教学科研单位,79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具备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的高等教育体系。目前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31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8500余人,研究生12000余人,国际学生1100余人。现有教职工3500余人,专任教师190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297人,博士生导师352人,现有专兼职院士、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海外高层次人才工程入选者、“万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教学名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人才65人。
学校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国家重点学科8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22个。中国语言文学和物理学等18个专业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8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7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
学校现有各类科研机构、实验室、研究院(所、中心)67个,其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其他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5个。此外,学校拥有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其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重点研究基地15个。定期公开出版专业刊物26种。
学校努力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的现代人才培养思想,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有机结合。学校现有国家文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历史学、物理学),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6门,湖北省品牌专业17个,是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高校和教育部信息化试点高校。毕业生以过硬的思想素质、良好的业务素质以及全面的综合素质赢得了用人单位的青睐,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学校入选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2013年,教育部对学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办学方向和办学质量得到充分肯定。2018年,“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重构与探索实践”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多年来,学校形成了“博学、博爱、博雅”的“三博”校园文化,近120个学生社团活跃其中,“创新杯科学文化节”“树人杯艺术文化节”“博雅大讲堂”“一二·九诗歌散文大赛”“桂苑之歌”等成为我校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武汉乃至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舞台。学校实现了校园无线网络及学生宿舍空调全覆盖,图书馆馆藏面积46857平方米,藏书300余万册,并具有先进的“校园文献网络化管理与服务系统”,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学术、科技和文化交流,先后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学术联系,大批外籍专家和教师在校任教讲学。出国(境)研修、参加国际会议、开展合作科研的教师人数持续攀升。与国外大学共建四所孔子学院,积极选派汉语教师及志愿者赴国外开展汉语教学,传播中国语言与文化。大力推动学生的国际双向流动,每年选派大批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在校长短期的国际学生来自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全体华中师大人正以昂扬的斗志,为早日将华中师范大学建成教师教育领先的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学校本科招生的主要类别为:普通高考生(含艺术和体育类考生)、保送生、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运动训练、自主招生、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少数民族预科生、内地西藏班和内地新疆班。
学校师范类专业、艺术类专业、体育教育专业录取批次均为提前批,个别省份如湖北、四川、重庆、江西等所有专业放在提前批录取。
艺术类专业考生须取得我校发放的专业测试合格证
对于美术类考生,在一志愿报考我校,文化成绩达到所在省规定的艺术专业文化录取控制线的前提下,按综合成绩(综合成绩=专业成绩×2+文化成绩)从高到低录取;同时,外语单科成绩原则上不低于70分(总分为原始分150分,下同);各省专业前三名考生(录取计划人数10人以上),在所在省招生政策允许的前提下文化成绩加10分排序。
对于音乐类考生,音乐学专业考生超过当地文化控制线20分(含),专业成绩合格前提下,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录取;音乐学专业各省前三名(计划人数在5人以上),原则上可以降低文化分20分(原始分)录取。音乐表演专业考生文化达到当地控制线,专业成绩合格前提下,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录取。音乐学专业的考生要求外语原则上不低于70分,音乐表演专业要求外语原则上不低于60分。
往届生的录取原则上与应届高中生的录取政策相同。

华中师范大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和软件工程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和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地理科学和软件工程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地理科学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地理科学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地理科学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地理科学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化学和软件工程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化学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化学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化学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化学和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湖

华中师范大学应用化学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化学和软件工程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化学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应用化学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化学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应用化学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师范、化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化学(师范、化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和软件工程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化学(师范、化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化学(师范、化学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化学英才班)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化学(化学英才班)和软件工程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化学(化学英才班)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化学(化学英才班)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化学(化学英才班)和

华中师范大学核物理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核物理和软件工程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核物理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核物理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核物理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核物理和软件工程录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学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物理学和软件工程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物理学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物理学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物理学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物理学和软件工程录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历史学和软件工程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历史学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历史学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历史学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历史学和软件工程录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历史学(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和软件工程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历史学(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历史学(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