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黄淮学院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哪个土木工程(岩土工程方向)专业好(土木工程(岩土工程方向)专业华水和黄淮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2 05:53:19 解决时间:2022-12-16 10:46

满意答案

黄淮学院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哪个土木工程(岩土工程方向)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黄淮学院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各排行榜,土木工程(岩土工程方向)专业的分数线,土木工程(岩土工程方向)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与黄淮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分数对比(河南)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最高/最低分)
黄淮学院
(最高/最低分)
土木工程2021理科 570/550(本科一批)-/473(本科二批)
土木工程(岩土工程建筑)2021理科 565/548(本科一批)-/473(本科二批)
土木工程2021理科 552/518(本科一批)-/473(本科二批)
土木工程2020理科 -/578(本科一批)518/495(本科二批)
土木工程(岩土工程建筑)2020理科 -/571(本科一批)518/495(本科二批)
土木工程2019理科 -/539(本科一批)-/450(本科二批)
土木工程(岩土工程建筑)2019理科 -/531(本科一批)-/450(本科二批)
土木工程(岩土工程建筑)2018理科 -/539(本科一批)-/440(本科二批)
土木工程2018理科 -/539(本科一批)-/440(本科二批)
土木工程(岩土工程建筑)2017理科 -/524(本科一批)-/420(本科二批)
土木工程2017理科 -/518(本科一批)-/420(本科二批)
土木类 土木工程(岩土工程方向)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土木 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能胜任房屋建筑、道路、桥梁、隧道等各类土木工程的技术与管 理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一定的国 际视野,能面向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力学、结构、施工、工程项目管理与经济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 基本知识,接受力学分析、结构设计、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文字图纸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 握在土木工程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管理、教育、投资和开发、金融与保险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 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掌握工程经济、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掌握一门外语;

2.了解物理、信息科学、工程科学、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 势和应用前景,掌握数学和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3.掌握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选用原则,掌握工程测绘和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掌握工程结构选型、构造、计算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工程结构CAD和其他软件应用技 术,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一般技术、过程、组织和管理以及工程检测和试验基本方法;

5.了解本专业的有关法规、规范与规程,了解给水与排水、供热通风与空调、建筑电气等相 关知识,了解土木工程机械、交通、环境的一般知识以及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相近学科的一般 知识。

6.具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拓展知识领域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7.具有应用语言、图表和计算机技术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

8.掌握至少一门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并能解决一般工程问题,具有计算机、常规工程测试 仪器的运用能力;

9.具有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能力;

10.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能力。

主干学科:力学、土木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力学原理和方法、专业技术相关基础、工程项目经济与管理、结构基本原理、 施工原理和方法、计算机应用技术。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力学(1 19学时)、结构力学(102学时)、流体力学(34学时)、土力学(34学 时)、弹性力学(34学时)、土木工程材料(34学时)、土木工程概论(17学时)、工程地质(34学 时)、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68学时)、测量学(51学时)、土木工程法规(17学时)、工程概预算与 招投标(34学时)、荷载与结构设计原则(17学时)、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68学时)、钢结构基本 原理(43学时)、基础工程设计原理(51学时)、土木施工工程学(43学时)、结构全寿命维护(34 学时)。

示例二:理论力学(48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结构力学(80学时)、流体力学(24学 时)、土力学(40学时)、土木工程材料(32学时)、土木工程概论(16学时)、工程地质(24学时)、 工程制图(40学时)、测量学(32学时)、土木工程试验(36学时)、工程经济与管理(24学时)、工 程监理概论(24学时)、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64学时)。钢结构基本原理(32学时)、基础工程 (32学时)、土木工程施工(32学时)、施工组织设计(32学时)。

示例三:理论力学(80学时)、材料力学(80学时)、结构力学(96学时)、水力学(32学时)、 土力学(40学时)、土木工程材料(64学时)、土木工程概论(16学时)、工程地质(24学时)、画法 几何及土建制图(80学时)、土木工程测量(48学时)、结构实验与检测(48学时)、工程项目管理 (24学时)、建设工程法规(24学时)、建设工程经济(24学时)、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24学时)、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72学时)、钢结构基本原理(48学时)、基础工程(40学时)、土木工程施工 技术(56学时)、土木工程施工组织(2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实习、设计和社会实践以及科研训练等形式。实验包括基础实 验、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及研究性实验3个环节;实习包括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 实习4个环节;设计包括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2个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材料力学实验、流体力学实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结构基本构件实验、土力 学实验、土木工程测试技术、土木工程专业实验(结合专业课程)。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土木类 土木工程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土木工程

河南省特色专业、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办学实力雄厚,通过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业评估。本学业培养的学生专业知识扎实、实践和创新能力强。

培养目标:本专业系统讲授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经过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能胜任房屋建筑、桥梁、隧道等各类工程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在有关土木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教育、投资和开发、金融与保险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业去向:房屋建筑和桥梁工程等土木工程相关的施工、建造、管理等部门,设计院所,科研部门,高等学校,房地产公司等。

本科,学制四年;专升本,学制两年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河南土木工程(花园校区)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50
土木工程(岩土工程及地下建筑)(龙子湖校区)548
土木工程518
四川土木工程(岩土工程及地下建筑)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46
土木工程(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543
重庆土木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46
土木工程(岩土工程及地下建筑)543
海南土木工程综合本科批普通类565
广西土木工程(岩土工程及地下建筑)(5500元/年,在龙子湖校区办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17
土木工程(5500元/年,在花园校区办学)516
湖南土木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45
土木工程(岩土工程及地下建筑)545
山东土木工程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35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495
江西土木工程(岩土工程及地下建筑)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43
土木工程542
福建土木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22
安徽土木工程(岩土工程及地下建筑)(5500元/年)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43
土木工程542
浙江土木工程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549
江苏土木工程(花园校区)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10
黑龙江土木工程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460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二批A段中外合作办学402
吉林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36
辽宁土木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48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473
内蒙古土木工程(岩土工程及地下建筑)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12
土木工程408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370
山西土木工程(岩土工程及地下建筑)理科本科一批B段普通类508
土木工程506
河北土木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48
土木工程(岩土工程及地下建筑)541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503
天津土木工程(花园校区)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535
土木类 土木工程
黄淮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基本原理和专业知识,并熟练运用到工程实践中,具备土木工程师执业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团队精神、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主干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木工程制图、土力学、流体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测量、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钢结构基本原理、土木工程施工、基础工程、工程项目管理。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设计院、施工企业、工程监理公司、工程检测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政府相关部门等单位从事建筑工程、道路桥梁、地下工程等项目的勘测、设计、施工、试验、检测、管理和咨询等工作。
黄淮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河南土木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73
甘肃土木工程理科本科二批K段普通类392
陕西土木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11
云南土木工程理科本科二批及预科普通类467
山东土木工程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476
江西土木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75
安徽土木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50
江苏土木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468
黑龙江土木工程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345
吉林土木工程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380
内蒙古土木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330
山西土木工程理科本科二批B段普通类412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21
软科(综合)
246
校友会(综合)
273
武书连
学校简介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建有花园校区(河南省郑州市北环路36号,占地面积555亩)、龙子湖校区(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36号,占地面积1780亩),江淮校区(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龙池大道236号,占地面积1500亩)正在建设,是水利部与河南省共建、以河南省管理为主的高校,是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首批具有海外留学生招生资格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是教育部确定的“金砖国家网络大学”中方高校牵头单位。学校起源自1951年创建于北京的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水利学校,1954年更名为水利部北京水利学校。1958年北京水力发电学校、北京水力发电函授学院并入,成立北京水利水电学院。1969年迁至河北省磁县岳城水库办学,1971年更名为河北水利水电学院。1977年迁至河北省邯郸市办学,1978年更名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1990年迁至河南省郑州市办学,2000年由水利部主管划转河南省管理,实行省部共建。2009年水利部与河南省政府签署共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战略协议。2013年更名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缘水而生、因水而存、籍水而兴,伴随着新中国水利水电建设事业而发展壮大。学校曾多次搬迁、数易校址,历经多年边建校、边搬迁、边办学的艰苦卓绝历程,从北京辗转至河北,再南下河南,始终坚守治水兴国之初心使命,坚持水利水电特色之办学传承,弘扬新时代水利精神,以“勤奋、严谨、求实、创新”为校训,以服务国家水利水电事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矢志不移,形成了“育人为本、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和“情系水利、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学校设有水利学院、电力学院、水资源学院等24个教学单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水文化研究中心、岩土工程与水工结构研究院、中德资源环境与地质灾害研究中心等169个研究机构。水利部水务研究培训中心、水利部电大开放教育办公室、水利行业监管研究中心、教育部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河南省青少年法治教育及依法治校研究中心、河南河长学院、河南省高校网络思政中心、河南省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与修复研究基地、河南省生态环境干部培训基地、郑东新区智慧岛大数据人才培养基地等设在学校。学校先后入选首批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水利部“强监管”人才培养基地和服务“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基地成员单位等。学校以国家“双一流”建设和河南省高校分类发展为契机,立足中部,面向全国,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巩固提升人才培养核心地位和本科教育基础地位,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大力拓展国际交流合作,为国家战略实施、新时代水利水电事业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撑服务。

学科专业布局合理。经过70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以水利水电为特色,工科为主干,理、工、管、农、经、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现有65个全日制本科招生专业,包括10个国家级、省级卓越计划建设专业(基地),15个国家级、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7个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5个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拥有14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授权领域。

人才培养成绩斐然。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外国留学生33000余人。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45余万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包括国家部委部长、武警水电部队将军和省部级领导近20名,全国道德模范获得者吴新芬,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优秀大学生等十余项荣誉称号的孟瑞鹏烈士,“雨果奖”、“全球华语科幻文学最高成就奖”获得者刘慈欣,中国蓝天救援队队长安少华,欧洲科学院院士、世界科学院奖获得者刘俊国,海外学者、澳大利亚工程师协会最高级别会员张晓军,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高玉生等海内外各领域杰出校友,彰显了学校“下得去,吃得苦,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人才培养特色和“为人朴实,基础扎实,工作务实,作风踏实”的毕业生品牌形象。

师资队伍不断壮大。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大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力度,现有教职工25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8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900余人;双聘院士、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全国模范教师等国家级人才及河南省优秀专家、学术技术带头人、教学名师、模范教师和优秀教师等省级人才80余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6人。

科学研究成果丰硕。“十三五”期间,学校主持参与各类科研项目1700多项,其中:主持参与国家级项目160多项,包含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140多项;主持省部级项目380多项,累计到账经费6亿余元。发表SCI、EI、 CSSCI等期刊高质量学术论文近2000篇,出版学术专著1000余部。工程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获各级各类科研奖励480多项,其中: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160余项,2019年、2020年连续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获奖层次和数量稳居河南省高校前列。学校获批黄河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是河南省首个服务黄河国家战略实施的国家级科研平台;拥有河南省岩土力学与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水利环境模拟与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及防灾减灾国际联合实验室、水利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45项(含河南省杰出外籍科学家工作室1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河南省黄河生态文明外译与传播研究中心等国家和地方智库6个,河南省区域“水—土—碳”耦合效应与生态安全、河南省水资源高效利用与防灾减灾等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0个。

社会服务成效显著。学校主动适应新时代治水主要矛盾新变化和生态建设新要求,积极参与重要水事活动为国家战略实施、水利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咨询、科技服务、人才支持、人员培训、工程监理等,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多年来,学校为水利水电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培训专业技术管理人才30余万人,其中培训监理人员7余万人;河南河长学院培训省内外各级河(湖)长8000余人,助推河(湖)长制深入发展;连续举办承办“全国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培训班”、“水务工作培训班”等。学校承担的“地坑院”项目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汶川地震后,学校选派10名专家,高质量指导完成了救灾一线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成为江油市重建样板工程之一;承担的“引汉济渭工程三河口水利枢纽施工期监控管理智能化项目”成为水利部“智慧水利”示范项目;受水利部委托作为第三方,承担全国31个省市全面推行河(湖)长制评估工作;与开封市兰考县开展“结对帮扶”,助力周口市鹿邑县等地打赢脱贫攻坚战。

学校积极服务国家和地方水利重大需求,深度参与黄河治理、南水北调工程运行治理、河南省“四水同治”、节水行动、防洪抗旱、河湖治理、乡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地质灾害防治、水利行业强监管等,围绕水资源、水灾害、水安全、水治理、水生态、水环境和智慧水利等领域,开展关键问题研究和特色智库建设,为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和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以来,学校发起成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河南省黄河生态文明外译与传播研究中心”,获批9个有关黄河问题的平台和人文社科基地,开展黄河重大关键问题研究,参与承担三门峡等沿黄地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编制。校属企业河南华北水利水电监理有限公司参编了《水利施工监理规范》(SL288-2014),承担的东江-深圳供水工程获广东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和国家优质工程奖,东深供水改造工程获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新中国成立60周年100项经典暨精品工程奖,监理的“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沁河渠道倒虹吸工程”项目获国家优质工程奖;河南华北水利水电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膜结构海南三亚会展中心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设计的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毽球、陀螺、秋千等场地改造工程,得到竞赛组委会的表彰。

国际合作前景广阔。学校国际合作历史悠久,1958年起开始接收留学生,对口援建越南水利水电学院。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河南省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政策,更加注重国际合作交流,国际化办学迈上了新台阶。学校与80余所境外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法国尼斯大学、英国提赛德大学、韩国启明大学、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等世界高水平大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2015、2016年先后入选“金砖国家网络大学”和“金砖国家大学联盟”中方创始成员高校,并成为“金砖国家网络大学”水资源与污染治理、能源两个领域的牵头高校。学校与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联合成立乌拉尔学院是金砖国家网络大学体系下第一个合作办学机构,于2018年正式招生,成为河南省教育对外开放的重大突破性成果;与马来西亚砂拉越科技大学联办的孔子学院获批,并在此基础上设立了学校首个境外办学机构-—华禹学院,标志着我校输出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境外办学实现了重大突破。学校加强国际科研合作,与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设立了金砖国家网络大学·金砖国家大学联盟水工程与能源研究中心,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联合设立了中俄高铁研究中心,与韩国仁荷大学共同设立了物流工程研究中心。

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学校重视大学生体育美育和文化生活,2015年组建了河南省第一支大学生赛艇队,获得20余项国际国内赛事奖项,赛艇运动成为学校特色体育运动的一个品牌;连续四届被评为“河南省艺术教育一类院校”,连续11届被评为“河南省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优秀组织单位”,连续五年获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河南赛区“优秀组织奖”,连续被评为全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河南省首届“出彩中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节水文创大赛优秀组织单位”、“河南最具影响力社团高校”;荣获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中国机器人大赛一等奖、全国第六届工程训练综合能力大赛特等奖,第四届、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铜奖,第十三届、十四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校团委被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河南省学雷锋活动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个团支部评为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组织申报的《凝聚榜样力量汇集青春能量—颂学瑞鹏主题教育活动》荣获河南省首届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新媒体中心荣获“河南省十佳豫青新媒体工作室”称号;艺术作品《孟瑞鹏》被评为第13届“红锣鼓”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演“舞台艺术优秀作品”奖。

社会声望持续提升。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水利科技先进集体”“全国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纪检监察先进单位”“河南省高校宣传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三届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并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近年来,先后获得“最具就业竞争力的10张河南教育名片”“全国大学生就业最佳企业评选优秀组织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08年起,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水利电力类分市场在学校设立;第三方权威性数据机构(麦可思)发布的2013年度《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和重点产业人才供应》报告中,学校位居河南省高校就业竞争力第一名;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参与调查的71所本科院校毕业生满意度测评中,学校排名第一;2016年被权威媒体评为“河南省最具就业竞争力的十佳典范高校”“河南省最具品牌影响力的典范高校”;2017年、2018年分别入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100强”第97位、第90位;学校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河南省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河南省大数据双创基地”,大学科技园获批为 “河南省大学科技园”,华水众创空间被评为“河南省众创空间”“郑州市创业孵化园”。

面向未来,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和治水兴国、护水靓国的责任担当,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为统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新时代治水方针为遵循,以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水利水电事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开放活校”战略,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服务社会能力、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和国际交流合作水平,加快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朝着建设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水利水电大学的发展目标奋力迈进,为新时代水利水电事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讯地址
学校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北环路36号(花园校区),邮编:450045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龙子湖高校园区1号(龙子湖校区),邮编:450046 录取期间咨询电话:0371-65790702 招生网址:http://www5.ncwu.edu.cn/zhaoshengwang
黄淮学院
355
软科(综合)
398
校友会(综合)
532
武书连
学校简介

黄淮学院是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创立于1971年。学校位于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美称的驻马店市。现为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改革战略研究试点院校、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河南省首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河南省“十四五”重点建设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河南省硕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河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河南省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5G智慧校园试点高校、首届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单位。

    目前,学校主要有开源路南北校区、医学院校区,总占地面积2760亩,设有18个二级学院。图书馆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达209万册、电子图书230万种、中外文数据库及各类应用平台67个。现有本科专业59个,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农学、教育学、艺术学、医学、法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在校生2万余人,教职工160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8人、副高级职称416人,博士近300人。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优秀专家、河南省特聘教授、中原千人计划、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等200余人,并聘请300余名行业企业优秀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土木工程教师团队荣获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师发展中心被评为河南省首批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直属附属医院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综合能力在全省三级综合医院中排名第三,在全省市级综合医院中排名第一。

    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秉承“厚德、博学、笃行、自强”的校训,持续弘扬“除了奋斗,别无选择”的学校精神,不断砥砺“唯有创新,方能超越”的黄淮品格,突出地方性,聚焦应用型,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理想信念坚定、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功探索了一条“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国际化”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道路。

    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围绕发展办大学、围绕需求育人才”,大力推进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建设,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7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位居河南省同类高校前列。按照“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四新”理念,深入开展校企“双主体”培养,构建了通识、学科、专业、创新创业 “四位一体”的“模块+平台”特色化应用型课程体系,形成了“知识学习+实践锻炼+基地就业”的实践教学新生态。近三年,学校获批省级一流课程31门、省级教学改革项目23项,4个应用型人才培养项目获批省级重大项目和重大委托项目,获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10项,获批省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02项,并入选教育部“建筑信息模型(BIM)”和“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学校与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信阳师范学院、中原工学院、巴基斯坦COMSATS大学等高校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被河南省教育厅纳入大别山革命老区教育振兴发展计划。校企合作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打造了“1+N”创客空间集群,构建了以“五个融入”为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近三年来,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中获奖200余项,10名学生先后入选“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100强”。学校先后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首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22年2月,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管理服务中心落户我校。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学校主动融入区域创新驱动发展体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和团队建设。现有省级重点学科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国际联合实验室、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32个,省级教学团队、创新团队14个,市级教学科研创新团队29个,并聘请中国工程院王复明院士担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合作组建了“驻马店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研究院”“驻马店市大数据发展研究院”“驻马店企业家学院”“乡村振兴学院”“圆通科学工作院”等产业创新服务平台,“高校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示范基地”成为全国首批13个建设学校之一。学校被授予“河南省学术交流基地”、“河南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学报《天中学刊》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扩展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

    服务区域发展能力显著提升。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校地合作,与近300家行业企业合作组建“黄淮学院合作发展联盟”,校地校企共建了“嫘祖服装智能制造学院”“黄河生态工程技术学院”“农产品加工学院”“夏南牛产业学院”“食用菌产业学院”“花生产业学院”“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学院”“应急管理学院”等11个现代产业学院。与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复明“坝道工程医院”团队以及平舆县共建的“防水材料与工程产业学院”获批“河南省首批省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与遂平县人民政府、河南惠强新能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新能源与网联汽车产业学院”获批“2022年河南省示范校重点建设产业学院”。校企校地合作服务乡村振兴,联合打造了明港镇新集村、驿城区蚁峰镇“回兰拙匠书院”、确山县中山店村、遂平县红石崖村、驿城区鲁湾村、巩义市小关镇楼子沟村等13个“美丽乡村”示范点,新集村入选住建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第一批精选试点村”和农村农业部“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定点帮扶村西平县高庙村2020年被授予“河南省文明村”。围绕“乡村让生活更美好”,与驻马店市政府共同举办“乡村让生活更美好—乡村振兴论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论坛”,全力服务地方“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

    文化传承创新成果丰硕。学校高度重视文化育人工作,积极参与地方文化传承创新。坚持“以校园文明涵养城市文明,以校园文明提升城市文明,以校园发展服务城市发展,以校园发展推动城市发展”,着力打造“净化、绿化、美化、文化”“四化”校园环境,致力构建“宜学、宜教、宜业、宜居”“四宜”教育生态,2021年7月,学校被推荐为“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围绕挖掘保护传承地方文化,成立了天中书院、天中文化研究院、豫派二胡研究所、杨靖宇精神研究中心、竹沟红色文化研究中心,编辑出版《天中九章》《重阳文化》《嫘祖文化》等10余部地方民间文化专著,与驻马店市合作拍摄了电视纪录片《乡韵乡魂•丝弦道》《中国传奇之都•驻马店文化名片》《风卷红旗—中原红色历史文化系列专题片•竹沟记忆》,制作了《盘古开天》《梁祝化蝶》《传奇天中》《重阳登高》等原创动画电影,学校获批河南民俗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天中本土音乐研究所、驻马店传奇文化研究中心3个“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传承基地”。原创音乐剧《杨靖宇》获批2020年度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重点创作项目,2021年5月,我校创作的舞蹈《文狮少年》,作为河南省高校唯一代表作品,参加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开幕式,并荣获一等奖。音乐剧《我的竹沟 我的路》、歌曲《亲爱的共产党》入选2021年度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重点创作项目。图书馆荣获全国“全民阅读先进单位”“全民阅读示范基地”“河南省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先进单位”等称号。

    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拓展。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开放式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国际化合作牵手世界知名高校,与国(境)外20多所高校开展合作交流,自2005年以来,合作培养毕业生近万名,毕业生实现高品质就业,千余名学生出国留学和交流学习。同时,学校每年选派100余名教师出国学习交流和培训,引进50余名国(境)外专家学者来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学校入选首批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合作计划,“黄淮-迈索尔国际软件工程学院”列入河南省“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2014年以来,学校连续承办了八届教育部“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搭建了中外教育界、企业界交流与合作的国际化平台。2020年12月,教育部原部长陈宝生在教育部与河南省政府第五次部省联席会议上指出,“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已形成品牌效应”。

    站位新时代,奋进新征程。黄淮学院党委将围绕“新时代 再出发”,遵循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立足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引领新时代学生成长成才的追求,切实扛牢“管党治党、办学治校”政治责任,聚焦“十四五”确定的“一个目标两大任务”,下非常之功、用恒久之力,抓统筹、抓关键、抓落实,提振精神、提升水平、提高效能,持续深化“党组织政治领导力建设、核心竞争力建设、凝聚力建设、影响力建设”“四项建设”,奋力谱写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新篇章!



招生联系方式
招生部门联系办法



招生办公室:0396—2853111  2853178 

咨询热线:0396—2879088  2879098(6月10日至8月30日)

我校网址:http://www.huanghuai.edu.cn 

我校招生信息网:http://zhaosheng.huanghuai.edu.cn/

电子邮箱:zhaoban@huanghuai.edu.cn


 


学院名称

招生专业(除特殊注明外均为本科四年)

联系电话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0396—2853025  2869519


经济与管理学院

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 ) 商务经济学  市场营销                     

电子商务     金融工程 

0396—2853003  2853004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师范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0396—2879190  2879191   


文化传媒学院

汉语言文学(师范)  广播电视编导(艺术类)                        

网络与新媒体        播音与主持艺术(艺术类)  

0396—2853416  2853298


外国语学院

英语(师范 )  商务英语   翻译 

0396—2869229  2853175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  信息与计算科学   统计学

0396—2853012  2853674


能源工程学院

新能源汽车工程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物理学(师范)

0396—2853409  2853410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应用化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制药工程

0396—2853632  2853411


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通信工程  

 人工智能  电子科学与技术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0396-2853011   2853187


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建筑学(本科五年)  工程管理 

城乡规划(本科五年)

0396—2853582   2882851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质量与安全  园林  生物工程

0396—2853406  2853022


医学院

护理学   助产学   医学影像技术    康复治疗技术(专科三年)           护理(专科三年)    

助产(专科三年)   医学影像技术(专科三年)

0396—2639963   2126396


音乐学院

音乐学(艺术类  师范)  音乐表演(艺术类 )

0396—2869901  2869912


艺术设计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艺术类)  美术学(艺术类  师范) 

环境设计(艺术类)

0396—2869957  2869972


国际教育学院

软件工程(合作办学)  

大数据与会计(合作办学 专科三年)           

计算机应用技术(合作办学 专科三年)

0396—2853005  2853630


动画学院

动画(艺术类 合作办学)  动画(艺术类) 

数字媒体艺术(艺术类)

0396-2912856   2911285    


智能制造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物联网工程  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智能制造工程    机器人工程

0396—2888313   2853202


特别说明:我院未委托校外任何单位或个人为学院

进行招生宣传和报名工作。

 



周边环境

 

黄淮学院是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具有46年的办学历史,是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改革战略研究试点院校、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河南省首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园林绿化先进单位,河南省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

学校位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美称的驻马店市。校园环境清新优雅,办学条件优良,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学校占地2460多亩,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教职工1200余人,设有17个二级学院,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万余人,馆藏图书268万册,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学校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工作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定位,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学科交融、特色取胜”的办学理念,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专业集群、项目带动、开放合作”五大发展战略,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和“产学研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与国内191家大中型行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组建“黄淮学院合作发展联盟”,推动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紧密衔接。

学校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和布局。坚持“突出应用、集群发展、培育特色、提高质量”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与企业共同实施“学科专业改造提升计划”,目前,共有46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重点学科、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6个,并重点建设了信息技术类、化学与生物工程类、机械电子类、土木建筑类、文化艺术类、管理服务类6大专业集群,形成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紧密对接地方产业链的应用型专业体系。

学校主动顺应时代需求,全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提升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就业能力为目标,将创新创业融入人才培养顶层设计、课程体系、专业建设、课外实践活动、学生发展评价体系,并成立创新创业学院,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金,建设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科技产业园、“梦工场”、“网商园”等校内综合实训和创新创业平台,形成了以“黄淮众创空间”为引领,院系“微创空间”为主体的“1+N”创客空间集群。2015年,“黄淮众创空间”入选首批国家级众创空间,“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国家级平台相继花落黄淮,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生态。近几年,学生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等国家级、省级各类创新创业比赛中获奖1300多项,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左右,就业品质持续提高。学校先后荣获“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院校”、“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河南应用技术类型十佳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院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着力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通过实施 “双聘人才引入计划”、“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计划”、“创新创意教育种子师资培训计划”和“双师双聘双百工程”、“院企人才合作工程”,建设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化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1200多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46人,博士、硕士教师739人,并聘请300余名行业企业优秀人才担任兼职教师,拥有省管优秀专家、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级教学名师等60余人,省、校级教学团队20多个,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师资保障。

学校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积极推进对外合作办学。通过“开放式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国际化合作牵手世界知名高校”,与英国、印度、美国、澳大利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20所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目前,学校国际合作办学本专科项目达到12个,在校生3000余人,1000多名毕业生实现了出国留学的梦想,国际化办学水平走在了河南省高校前列。

学校主动融入区域创新体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依托学科专业优势,与德国菲尼克斯集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达内集团、天方药业集团、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河南省置地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等国内大中型企业集团合作共建了“工业4.0智能工厂实验室”、“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智能感知与大数据中心”、“达内数字艺术工作室”、 “化学与制药工程综合训练中心”、“机械工程实训中心”、“黄淮置地建筑技术研发中心”等28个省厅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协同创新平台,积极推进教学、科研、服务一体化协同创新。近3年校企合作完成项目152项,实现成果转化121项,与企业共同申报并授权国家专利198项。

经过多年的砥砺前行,黄淮学院成功探索了一条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道路,2014-2018年,学校连续承办了五届教育部“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整体综合实力、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站在新的起点上,黄淮学院将秉承“厚德、博学、笃行、自强”的校训,发扬“除了奋斗,别无选择”的学校精神,抢抓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机遇,加快提升转型发展水平,努力建设“地方性、国际化、开放式、应用型”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本科大学。


 


根据2021年河南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50,黄淮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73,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更胜一筹。
  中专 2022-12-16 10:46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黄淮学院商务经济学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黄淮学院商务经济学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商务经济学和土木工程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商务经济学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商务经济学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商务经济学和土木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商

  • 中专学校

    我想知道信阳师院和驻马店黄淮学院的土木工程专业哪个好?

    2楼

    去师范类学校学这些专业能学好吗?建议去河南城建学院学土木工程应该好些拿的就业率更高些

  • 中专学校

    驻马店公办本科水利水电工程有哪些大学

    3楼

    驻马店地区没有公办本科院校开设水利水电工程专业。2022年河南公办本科(除驻马店地区外)开设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有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22年全国各地公办本科面向河南开设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有合肥工业大学、天津农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南昌大学、河海大

  • 中专学校

    驻马店公办专科水利水电工程智能管理有哪些大学

    4楼

    驻马店地区没有公办专科院校开设水利水电工程智能管理专业。2022年河南公办专科(除驻马店地区外)开设水利水电工程智能管理专业有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2022年全国各地公办专科面向河南开设水利水电工程智能管理专业有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 中专学校

    驻马店公办专科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有哪些大学

    5楼

    驻马店地区没有公办专科院校开设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专业。2022年河南公办专科(除驻马店地区外)开设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专业有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全国各地公办专科面向河南开设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专业有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中专学校

    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和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有哪些专业?

    6楼

  • 中专学校

    黄淮学院土木工程和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黄淮学院土木工程和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土木工程和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在河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土木工程就业前景和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就业前景,土木工程专业介绍和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

  • 中专学校

    黄淮学院和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哪个好?奖学金多少钱?录取办法?

    8楼

  • 中专学校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建筑系怎么样,土木工程呢,哪个好,建筑学需要美术加试吗,我河南驻马店的

    9楼

    两个原来都属于一个专业,但05年还是06年得时候分开了,感觉土木要好点,学的像高数和力学都属于是难的,就业很好,不管工作好坏,至少就业率非常高。我现在在一个中字头的国企,好多都是华水土木的师兄师姐。

  • 中专学校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和黄淮学院哪个好?食堂环境什么样?毕业生就业如何?

    10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