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山东大学(威海)哪个软件工程专业好(软件工程专业山威和哈工大威海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6 00:44:32 解决时间:2022-12-16 10:35

满意答案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山东大学(威海)哪个软件工程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山东大学(威海)各排行榜,软件工程专业的分数线,软件工程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山东大学(威海)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软件工程专业分数对比(山东)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山东大学(威海)
(最高/最低分)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最高/最低分)
软件工程2018理科 -/615(本科批)-/620(本科批)
软件工程2018理科 -/613(本科批)-/620(本科批)
软件工程2017理科 -/609(本科批)-/611(本科批)
软件工程2017理科 -/602(本科批)-/611(本科批)
计算机类 软件工程
山东大学(威海)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概况:本专业是省级卓越工程师专业,是以计算机科学、系统工程和管理科学为基础,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高层次、工程型、国际化软件人才为目标,研究软件项目开发方法和软件项目管理,突出学生软件开发能力和软件工程素质培养的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应用理论基础,熟悉并掌握软件工程领域前沿技术和开发方法,具备较强的软件项目分析、设计、开发和测试能力,能够按工程化原则和方法从事软件项目开发和管理的高层次、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开发和管理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从事计算机软件领域的科研、教学、技术开发、软件测试、工程实施及项目管理等工作。

主修课程: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软件质量保障体系与测试技术、面向对象技术、数据库系统、主流数据库应用、操作系统、信息安全、计算机网络、高性能计算、软件实训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山东大学(威海)软件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新疆计算机类(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45
甘肃计算机类(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理科本科一批I段普通类560
陕西计算机类(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87
云南计算机类(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15
四川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软件工程、人工智能)(威海校区就读)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28
广西计算机类(6000元/年,在威海校区办学,包含专业: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96
广东计算机类(非定向)(080902.软件工程+080717.人工智能)(办学地点:威海校区)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17
江西计算机类(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12
福建计算机类(含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21
安徽计算机类(6000元/年;含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28
黑龙江计算机类(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87
吉林计算机类(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77
辽宁计算机类(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31
山西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97
天津计算机类(软件工程、人工智能)(威海校区)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653
计算机类 软件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简介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软件学院创建于2004年,是哈工大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哈工大校本部共享软件工程一级学科。软件工程专业依托计算机学科的综合优势,面向软件产业需求,坚持“国际化,工业化,高质量,高速度”的办学理念,本着“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原则,“求实创新,探索进取”,培育一流的软件产业人才。在课程体系架构上,主要包括计算机理论、计算机系统、软件工具、软件工程和项目管理等五大系列课程。面向需求分为物联网与嵌入式软件开发、数字化企业与电子商务、动漫与游戏软件开发、移动互联网软件设计与开发等四个专业方向。按照能力体系和素质体系两条主线培养学生的工程问题求解能力、工程创新能力和工业化实践能力,使之成为软件产业急需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级软件人才。

坚持国际化办学是本专业的特色。在办学理念、教师资源、教学方法和学生培养等方面实现国际化。学院现有13名教师具有一年以上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每年还派出教师出国访学或交流合作。聘请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澳大利亚Bond大学、英国拉夫堡大学、意大利帕维亚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海外学者教授来校授课、讲学,并与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法国波尔多第一大学、意大利帕维亚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海外高校签订了学生联合培养协议。

面向工业化需求是本专业的目标。软件工程专业是我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试点专业。长期以来,与国内外知名IT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把校企合作引入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工业化实践教育体系。本专业设有多个校企联合实验室,例如,与日本瑞萨公司合作成立的嵌入式软件联合实验室、与浪潮通软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的ERP联合实验室、与苏州蜗牛筹建的游戏设计联合实验室等,为学生开发实际项目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三年级学生设有企业项目实训环节,将学生派到大连华信、东软等企业,亲身体验企业的真实研发环境,有效提升软件开发及管理经验;四年级学生设有10个月的工业实习环节,能够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工业化经验,提高进入社会的实战能力。目前已与北京、上海、大连、苏州、无锡、杭州、深圳、广州、珠海、青岛、济南、威海等地的60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主要专业课程

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概论、面向对象技术与UML、软件体系结构、软件项目管理、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系统分析与解决方案、NET架构与实践、J2EE架构与实践等。在方向专业课方面开设物联网与嵌入式软件开发系列课程5门、移动计算技术系列课程5门、游戏软件开发系列课程5门、数字化企业与电子商务系列课程5门。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适合到IT行业、国防、航天、政府、金融、科研院所等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设计与开发、项目管理等工作。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软件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山东软件工程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615
陕西软件工程(大一结束时分流,可分流至软件工程、服务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08
云南软件工程(含服务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28
贵州软件工程(大一结束时分流,可分流至软件工程、服务科学与工程)(威海校区)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93
四川软件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威海校区就读)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45
重庆软件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55
广西软件工程(12000元/年,在威海校区办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17
湖南软件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23
河南软件工程(含服务科学与工程。)(威海校区)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45
江西软件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25
福建软件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32
安徽软件工程(12000元/年;含服务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36
浙江软件工程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647
江苏软件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08
上海软件工程(含服务科学与工程专业)综合本科批普通类556
黑龙江软件工程(含服务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602
吉林软件工程(大一结束时分流,可分流至软件工程、服务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600
辽宁软件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41
内蒙古软件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03
山西软件工程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604
河北软件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29
天津软件工程(威海校区)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664
北京软件工程(12000元)(办学地点威海校区)综合本科批普通类628
山东大学(威海)
学校简介

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威海校区创建于1984年,是山东大学与威海市政府联合共建的多学科、开放式、综合性大学校区。她的诞生,开创了我国名校异地办学的先河;她的成长,印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与科学发展的光辉历程。

校区现有12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涵盖文学、艺术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和医学等八大学科门类,设置37个本科招生专业,可在24个一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18个一级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同时可在17个一级学科招收博士后,已形成了培养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国际学生等多层次的教育体系。现有全日制统招本科生14100余人,国际学生300余人,博硕士研究生近2300人;教职工近1300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72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63人;博士、硕士生导师500余人。

基础教学设施完备。图书馆拥有中外文藏书170万册,各类中外文电子文献数据库200余个,是集文献服务、知识服务、个性化服务于一体的多类型、多层次、全开放式管理的现代化图书馆,配备查询、借还、选座等自助设备,建有信息共享空间、学者研讨室等功能空间。教学、科研实验室64个,语音室及公共机房17个,多媒体教室58个,并建有常态化录播智慧教室137个、研讨型智慧教室3个、同声传译实验室3个、专业课程制作室1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万余台(套),多媒体教室、智慧教室和语音室座位数1.6万多个。

在山东大学一体发展框架下,威海校区坚持“一项计划、两大战略、三型校区”的发展规划,即深入实施“学术提升计划”,贯彻落实“特色立校战略和人才强校战略”,努力建设“异地办学的示范性校区、坚持特色发展的高水平校区、加强国际合作的开放式校区”,不断提升校区学术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加快建设成为山东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新亮点。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校区现有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25个、一流课程10门、优秀教材15部、优秀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分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近年来获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省级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39项。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软件创新大赛、电子设计竞赛、智能汽车竞赛、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挑战杯”等课外学术科技竞赛,近三年获得国家奖114项,省奖1000余项。

优化科研环境,提升科研实力。校区近三年先后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基地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450余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570余项,发明专利授权303件,获地厅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110余项。科研平台建设成效显著,拥有“山东省光学天文与日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洋生物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海洋微生物菌种保藏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法律方法及立法学研究中心”“山东大学韩国研究备案中心”“山东大学东北亚研究备案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和重点研究基地。智库平台建设有序发展,近年来成立国际问题研究院、自贸区研究院等山东大学特色高端智库,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打造“智库品牌”,智库成果服务国家战略影响力提高。加强与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协同创新平台的合作建设,在空间科学、智能制造、新材料、海洋牧场以及东北亚区域性研究、海洋经济-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等方向深度参与国际科研合作。在威海市政府大力协作下,已启动文登圣经山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项目建设,并在此基础上规划建设中国东部地区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基地。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年均科普1万余人次。

深化国际交流,拓展国际合作。近年来,校区与15个国家和地区的120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鼓励优秀学生赴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等一批世界顶尖名校进行长短期访学和交流。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山东大学澳国立联合理学院”,还分别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西澳大学、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作开办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开创人才培养新模式。与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共建“先进制造业联合研究中心”,在机械电子与自动化、3D打印、先进制造材料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联合培养研究生,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的引智新格局。

校区设有多种奖学金,对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奖励,拥有完善的国家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和勤工助学制度,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学生在圆满完成学业后,由山东大学颁发统一的毕业证书。同时,有超过13%的应届毕业生被免试推荐到“双一流”高校和其他高水平大学以及国家级科研院所等攻读研究生。

作为山东大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威海校区始终秉承“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坚持特色引领、内涵发展,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不断提升办学质量,为山东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学校简介

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世界知名的工科强校,工程学在全球排名第六。哈工大是我国首批入选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中国“C9联盟”高校成员。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学校现有9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6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哈工大共有17个学科位列A类,15个工科学科步入A类行列,工科A类数量位列全国第二位。材料科学、工程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数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农业科学、临床医学、社会科学总论11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材料科学进入全球前1‰行列,工程学学科连续多年进入ESI全球前万分之一行列。学校拥有以39位院士为带头人的雄厚师资,2018年刘永坦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85年,经原航天工业部批准,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成立,2002年更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简称哈工大威海校区)。201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山东省和威海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哈工大威海校区协议。201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同国家海洋局签署共建哈工大船海学科协议。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威海市人民政府续签共建威海校区协议。2020年哈工大校本部与威海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十四五期间深化校地合作协议,2021年山东省人民政府下发的《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威海校区统一纳入部属驻鲁高校一流大学建设支持计划。2021年5月,威海校区与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联合成立服务山东高质量发展联盟,旨在构建“大学+城市”命运共同体,促进校地双方融合发展。

校区坐落在美丽宜居的海滨城市威海,校园占地面积1860余亩,依山傍海的校园到处呈现着恬静博雅的气息,欧风俄韵的校园建筑与各式园林交相辉映,寓意着哈工大文化在威海的传承与创新。校区校园规划面积2220亩,已征土地面积1837亩,建筑面积近55万平方米。现有在编教职936人(专任教师641人,教授107人、副教授225人),设有12个学院,1个教学部,42个本科专业(含9个新工科专业和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共享哈工大校本部27个博士点和39个硕士点,单独设有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科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本科生10790人,研究生1100余人,博士生277人。非全日制工程硕士100余人。校区拥有8个山东省重点学科,山东省特色专业6个,海洋科学一级学科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船舶与海洋工程和海洋科学是哈工大“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材料科学、工程学、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环境工程等学科为哈工大相应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作出了重要贡献。拥有国家级、省部级和市级以上科研平台、重点实验室或研究中心30余个: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威海校区建立分支机构,对海监测与信息处理工信部重点实验室、“海洋工程材料及深加工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获批国家级科研平台,“新一代海空天对海观测技术综合试验平台”获批2017年国家“双一流”建设项目支持,并成为工信部首个“双一流”高校学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校区汇聚了一支结构多元、知识宽厚、教研并重的师资队伍,拥有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6名省级教学名师和 14位哈工大教学带头人。近年来,还涌现出了一大批以“师德模范”王克老师为代表的优秀教师,多名青年教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山东省泰山学者计划和泰山产业人才领军计划。同时,校区还聘请了包括外籍院长、海外特聘教授在内的93位高水平专家担任客座和兼职教授。此外,还有10位院士定期来校区工作,并建有实验室和科研团队。

校区始终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坚持与学校“统一规格、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统一质量、统一品牌”。坚持教授上讲台,青年教师过“师德关、教学关、科研关、水平关”,在教师中大力倡导 “重教、思教、善教、乐教”的优良师风,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山东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校区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坚持厚基础、强实践、严过程、求创新,在学生中大力营造“重学、思学、善学、乐学”的浓厚氛围,以朴实严谨的学风培养了大批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社会责任感强的优秀人才。校区的本科生录取分数线连年大幅度增长,2021年,在招生的30个省份排名平均再向前推进300余名,其中24个省超过重点线100分以上,21个省超过重点线110分以上,16个省超过重点线120分以上,13个省超过重点线130分以上,8个省超过重点线150分以上。获得由哈工大统一颁发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近半数毕业生到国内外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深造,就业的学生近半数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或国防重点单位就业。

校区始终坚持“四个服务”的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在“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学习与发展成效驱动”的教育理念和“核心价值塑造、综合能力养成和多维知识探究”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出并逐步形成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课堂学习与项目学习相结合、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校园教育与企业实习相结合、校内教育与国际教育相结合、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人才培养与学生就业相结合”的创新型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了科学化、规范化、模式化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体系。同时,校区依托学生宿舍先后建成了丁香、雅荷、梧桐、劲松、竹贤和海棠6大学生书院,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学院+书院”的八融合书院文化,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学生在国内和国际各类科技竞赛中频频获奖,涌现出了以“HRT车队”“3D打印机”“红领巾”为代表的100多支在国际、国内较有影响力的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大学生任慈荣获“山东大学生十大创业之星”称号,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入选山东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平台,“HRT车队”获中国大学生越野车和电动车“双冠王”并获评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

校区重视学科建设,不断培育学科团队,积极打造科研平台。构建了一批具有重大创新能力的科研平台和特色学科团队。拥有国家首个浅海海上综合试验场、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威海分室、对海监测与信息处理工信部重点实验室、新一代海空天对海观测技术综合试验平台(在建)、海洋工程材料及深加工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省部级和市级以上科研平台、重点实验室或研究中心30余个。

校区重视产学研合作,不断加强服务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近年来,共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1300余项,连续8年科研经费保持过亿元规模。2020年科研经费达2.28亿元,累计取得各类科研成果1500余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奖24项。据统计,近年来校区与山东省产学研合作项目900余项,金额近5亿元,其中与威海市的产学研合作600余项,合同金额近3亿元。与部分企业的合作成果打破国际垄断,填补了技术空白,为企业创收增值数亿元,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当前,威海校区正在哈工大提出的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哈工大规格”的新百年卓越之路的发展框架下,按照学校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要求和校区第七次党代会总体部署,紧跟校本部的步伐,围绕山东经济强省和海洋强省建设、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以及威海创建山东半岛创新示范区、国家区域创新中心、海洋创新示范城市、中韩自贸示范区、精致城市和国际海洋科技城的需求,按照“一个根本(人才培养)、两翼驱动(校企协同创新创业、国际化办学)、特色发展(办学优势特色)、打造队伍(坚持引培并举)、资源整合(多渠道办学资源)、综合改革(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文化创新(工大传统、先进文化)、和美校园(校园环境氛围)”的思路,坚持“一二三四”(即一个蓝色(蓝色海洋),两个智慧(智慧制造和智慧城市)、三个重点(船舶、海洋、汽车)、四新优势(新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新环境))的特色发展战略,实施“3+3”智能大数据行动计划(即:智慧海洋大数据、智慧城市大数据、智能制造大数据+智能车大数据平台、智能船大数据平台、智能无人机大数据平台),通过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借助新工科建设的良好契机,深入推动创新创业以及国际化办学,主动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建设与世界一流大学相匹配的高水平特色校区”和“山东省最具影响力工科强校”的目标而努力。


奖学金设置

奖学金

为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刻苦学习、奋发向上、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威海校区设置了多项奖、助学金,其中包括:

优秀学生奖学金

优秀学生奖学金每学期评定一次,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单项奖,获奖面为30%,奖学金金额为100-1000元/学期。

国家奖学金

国家奖学金每年评定一次,奖学金金额为8000元/年。

国家励志奖学金

国家励志奖学金每年评定一次,奖学金金额为5000元/年。

国家助学金

国家助学金每年评定一次,奖学金金额约为2000元/年/人。



食堂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学生餐厅分为学苑餐厅和学子餐厅,总面积为1.5万平方米,座位数3500余个。除基本大伙服务外,还设有自选餐厅、清真餐厅、西式餐厅、韩式餐厅、教工窗口等特色餐厅,为学校万余名师生员工提供多元化的餐饮服务。学生餐厅始终以“保障食品安全”为第一责任,以“师生员工满意”为最大追求,在秉承校本部优良餐饮传统的同时,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先后获得“中国高校百佳食堂”、“山东省高校餐饮服务示范单位”、“食品卫生等级A级单位”等10余项荣誉,2013年被山东省评为第一批“省级餐饮安全示范学校食堂”。学生餐厅宽敞舒适,菜品种类丰富,大餐每餐提供100余种菜品,同时引入风味小吃等特色。

各餐厅经营特色如下:

Ø 学苑一楼大众餐以鲁菜窗口为主,同时还设有精炒窗口、凉拌卤酱系列、营养套餐、炒饭系列、主食烙制、蒸制、煮制系列等。学苑一楼还设有回转火锅、汤粉系列、饮品等特色餐厅。

Ø 学子一楼以大众东北菜窗口为主,同时设有川菜窗口、凉拌卤酱窗口、低价菜窗口,海南鸡饭、现烙葱油饼、刀削面等风味窗口。一楼侧厅设有西餐厅,经营西餐零点、套餐等。

Ø 学子二楼以大众菜为主,设有教工窗口,突出海鲜特色窗口和精炒窗口,并设有现拌凉菜、卤酱窗口、各种粥类、锅仔、面条系列等窗口。二楼侧厅设有饺子园,提供多样化的水饺、馄饨、包子等。

Ø 学子三楼以南方菜为主,突出菜品的精炒,并设有炒饭、称重熟食及现场制作窗口,三楼侧厅设有清真餐厅。

Ø 学子四楼为自选餐厅,以精炒为主,设副食50余种,主食30余种,同时四楼还设有宴请包间,提供宴请服务。

Ø 风味特色小吃窗口:学苑二楼1-9号窗口提供各式风味砂锅、重庆小面、米粉系列、肉夹馍、烤肉拌饭、陕西凉皮、笼屉包等品种。


   


根据2018年山东山东大学(威海)软件工程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15,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软件工程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20,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软件工程专业更胜一筹。
  中专 2022-12-16 10:35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山东协和学院哪个好?毕业生就业如何?加分政策?

    1楼

  • 中专学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山东现代学院哪个好?资助政策有哪些?平均伙食标准多少钱一天?

    2楼

  • 中专学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哪个好?资助政策有哪些?食堂环境什么样?

    3楼

  • 中专学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哪个好?录取办法?加分政策?

    4楼

  • 中专学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山东英才学院哪个好?录取办法?毕业生就业如何?

    5楼

  • 中专学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哪个好?重点的专业?资助政策有哪些?

    6楼

  • 中专学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山东华宇工学院哪个好?学费多少钱一年?有哪些专业?

    7楼

  • 中专学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哪个好?平均伙食标准多少钱一天?有哪些专业?

    8楼

  • 中专学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哪个好?有哪些专业?学费多少钱一年?

    9楼

  • 中专学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山东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山东软件工程招生计划2022

    10楼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山东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为615分(综合)。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山东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软件工程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山东软件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