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号 | 名称 | 类型 | 专业代码 |
|---|---|---|---|
| 1 | 设计学 | 学术型硕士 | 130500 |
| 2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学术型硕士 | 120204 |
| 3 | 企业管理 | 学术型硕士 | 120202 |
| 4 | 会计学 | 学术型硕士 | 120201 |
| 5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083000 |
| 6 | 应用化学 | 学术型硕士 | 081704 |
| 7 | 生物化工 | 学术型硕士 | 081703 |
| 8 | 化学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081701 |
| 9 | 输电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0814Z1 |
| 10 |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081404 |
| 11 | 土木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081400 |
| 1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学术型硕士 | 081200 |
| 13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081100 |
| 14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081000 |
| 15 | 电力经济与管理 | 学术型硕士 | 0808Z1 |
| 16 | 电气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080800 |
| 17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学术型硕士 | 080700 |
| 18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学术型硕士 | 080400 |
| 19 | 机械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080200 |
| 20 | 数学 | 学术型硕士 | 070100 |
| 21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学术型硕士 | 030500 |
东北电力大学坐落在风景秀美的吉林省吉林市。学校是吉林省重点大学,始建于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电力工科学校,1958年定名为吉林电力学院,1978年更名为东北电力学院。原隶属电力部、国家电力公司,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2005年学校更名为东北电力大学。2012年学校入选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己任,主动适应国家电力工业和吉林省的经济建设需求,形成了以电力特色为主,多学科交叉融合,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学校共有14个学院,51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工、理、管、文、法、经、教育、艺术8个学科门类。学校是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能源动力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博士后流动站;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权,现有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6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有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拥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9个,其中一流学科4个、优势特色学科4个、新兴交叉学科1个。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2000余人。
学校有教职工1500余人,拥有高级职称人员6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双聘),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教学团队”1个。
学校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动摇,积极构筑并不断优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吉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社会体育人才培训和科研基地,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学校始终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科技创新方针,不断提高学术研究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学校现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吉林省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5个,吉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吉林省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文科基地等30个。近年来,学校承担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为代表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5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吉林省科学技术特殊贡献奖、吉林省成果转化贡献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15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600余件,为推动科技进步以及电力行业和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先后与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韩国、德国等国的高校或科研机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和学术交流。1998年获批培养外国留学生。2000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学校与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合作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012年,教育部批准学校与英国史萃克莱德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011年,学校获批为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实施院校。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受院校。
近年来,学校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吉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涌现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等一大批先进教师群体和以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等为代表的优秀大学生群体。
“十四五”期间,学校以办人民满意大学,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深入实施“人才强校、质量优先、持续快速、特色发展、开放合作”战略,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建设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东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专业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东北电力大学全日制统考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20(不含推免)考试方式政治外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101)思想政治理论见招生简章(201)英语(一)见招

2023年东北电力大学在职研究生(非全日制)专业有: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英语笔译、数学、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材料与化工、能源动力、电气工程、人工环境工程(含供热、通风及空调等)、土木工程、市政

东北电力大学全日制研究生专业有: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化工、应用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会计学、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电力经济与管理、土

东北电力大学在职研究生(非全日制)专业有: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电气工程、能源动力、人工环境工程(含供热、通风及空调等)、控制工程、机器人工程、材料与化工、会计、工业工程与管理、土木工程、市政工程(含给排水等)、计算机技术、机

东北电力大学研究生专业有: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能源动力、人工环境工程(含供热、通风及空调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控制工程、机器人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北华大学学术型硕士复试分数线(2022):林产化学加工工程(344)、基础数学(341)、应用数学(330)、森林保护学(296)、森林经理学(319)、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293)、机械电子工程(326)、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259)、木

吉林化工学院学术型硕士专业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等专业。吉林化工学院学术型硕士专业编号名称类型专业代码1化学工程与技术学术型硕士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术型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型硕士化学学术型硕士07

北华大学学术型硕士专业有:临床检验诊断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森林经理学、森林保护学、森林培育、林木遗传育种、软件工程、风景园林学、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

东北电力大学学术型硕士复试分数线(2022):技术经济及管理(353)、输电工程(273)、设计学(361)、企业管理(353)、环境科学与工程(273)、仪器科学与技术(273)、会计学(353)、数学(290)、土木工程(273)、控制

东北电力大学学术型硕士专业有:设计学、技术经济及管理、企业管理、会计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生物化工、化学工程、输电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力经济与管理、电气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