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17 | 机械类(工业设计)(中外合作办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600 | 29550 |
| 2017 | 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602 | 28447 |
| 2017 | 生物工程类(生物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605 | 26307 |
| 2017 | 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生物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610 | 22577 |
| 2017 | 英语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17 | 18345 |
| 2017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18 | 17606 |
| 2017 | 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安全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19 | 16772 |
| 2017 | 生物工程类(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19 | 16949 |
| 2017 | 功能材料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20 | 16224 |
| 2017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20 | 16279 |
| 2017 | 应用化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21 | 16001 |
| 2017 | 自动化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21 | 15963 |
| 2017 | 化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21 | 15901 |
| 2017 | 能源化学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21 | 15995 |
| 2017 | 法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21 | 15875 |
| 2017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22 | 15183 |
| 2017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22 | 15489 |
| 2017 | 环境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22 | 15288 |
| 2017 | 电子信息类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22 | 15274 |
| 2017 |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金融数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22 | 15104 |
| 2017 | 制药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23 | 14935 |
| 2017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23 | 14858 |
| 2017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25 | 13611 |
| 20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25 | 13633 |
| 2017 | 工科试验班(生物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25 | 13699 |
| 2017 | 财务管理(财务金融方向)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26 | 13370 |
| 2017 | 理科试验班(化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30 | 11467 |
| 2017 | 理科试验班(应用化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30 | 11456 |
| 2017 | 工科试验班(化学工程与工艺英才班)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32 | 10644 |
| 2017 | 工科试验班(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精英班)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33 | 10021 |
1.这个专业的内涵是什么?它的未来怎样发展?
电子科学与技术是信息时代重点发展的基础和前沿学科,主要研究领域为:物理电子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和电路与系统。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将极大地推动信息社会的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未来人们对性能更加优异的电子和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的需求,特别是对建立在器件基础上的电子和光电子系统的需求不断提高,新型的微纳结构、特殊效应和功能以及新的工艺将会不断出现,推动新的电子器件、电子系统的不断进步,这些都与电子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密切相关。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的人才将在电子技术领域的技术开发和应用有更广泛的用武之地。
2.这个专业吸引我的地方是什么?
本专业依托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所依托的学科在近几年全国学科排名中,位置不断靠前。本专业 2013 年被定为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在计算物理、光子晶体、纳米光学、新型功能材料以及超声检测技术等方面具有特色,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
本专业注重基础理论的教学,注重综合素质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英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工程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的提高,学生将会掌握宽厚、系统的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创新能力。
本专业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校“萌芽杯”科技创新及学术论文大赛、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本专业拥有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和丰富的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本专业与英国拉夫堡大学签订了“3+2”学生联合培养协议。根据协议,学生在英国进行为期两年的学习,成绩合格者可以获得拉夫堡大学的硕士学位。
3.这个专业的特色课程都包括什么?课程学习能让我的综合能力提高吗?
特色课程包括:结构化学,高分子材料,光电子功能高分子。这些课程与我校强势学科——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有关,学习这些课程后,有利于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与高分子材料的交叉、融合与创新。
课程学习与综合素质能力提高的途径包括:
参加课外学科兴趣小组,物理协会,数学建模,“萌芽杯”、“挑战杯”等科研训练计划,并积极主动与同学和导师讨论各种问题,探究事物的本质和变化规律。
4.我在本科生学习期间有机会参加科研活动吗?
本科期间,学生可通过本科生导师制、低年级“萌芽杯”启蒙科研、高年级“挑战杯”以及专业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及学科交叉班等参与一些科研活动等,参加科研训练的学生曾获得北京市大学生科研竞赛一等奖。
1.这个专业的内涵是什么?它的未来怎样发展?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涉及范围广,横跨众多应用学科,在工业领域具有广阔需求。自动化专业创建于 1958 年建校伊始,本专业所依托的自动化学科是我校“211 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北京市特色专业。作为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之一,本专业创办了自动化卓越工程师班,在全体学生中择优选取组班。
自动化专业为我校主体专业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学科交叉,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特点。随着专业建设的逐步深入,形成了三个特色鲜明的专业方向:控制理论及应用、过程控制工程、电气自动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的不断更新,特别是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等相关技术的发展,自动化专业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快、新技术层出不穷,紧密联系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文化的进步。
2.这个专业吸引我的地方是什么?
本专业是学校的重点建设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北京市特色专业,与国内同类专业相比,在传统的特色领域轻工、化工、石化等流程工业中保持强大的竞争力。本专业取得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在本领域有着很好的口碑和认知度,已具备很强的综合实力和鲜明特色。
本专业具有工学学士、工学 / 工程硕士、工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后科学流动站,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持续求学需求。
本专业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创建了自动化卓越工程师实验班。在加强基础教学的前提下,强化工程实践。在学期间为每个学生联系行业内有影响力的企业,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工程实践机会。实施校企双导师制,本硕博连读、校企联合培养等多元化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经选拔进入卓越工程师班的学生在保证学业合格的前提下,全部免试保送专业硕士研究生。
确立多种国际合作人才培养方式,学院每年选派多名成绩优秀的本科生到国外留学。本专业与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与科研合作关系,包括: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拉夫堡大学、加拿大阿尔贝特大学、McMaster 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日本早稻田 IPS 学院等。
3.这个专业的特色课程都包括什么?课程学习能让我的综合能力提高吗?
自动化专业的特色课程包括:
北京市精品课程:过程控制工程、自动化装置、过程系统及控制工程仿真实践。
校级精品课程:自动化控制原理 I、II,控制工程设计。
双语课程:过程控制工程、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系统、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专业特色实践课程包括:控制系统辅助设计、化工过程虚拟操作、电气自动化实践、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程序设计实训、工程实训(卓越工程师实验班)等。
课程学习与综合素质能力提高的途径包括:通过课堂课程及校内实验、实践课程提高;通过导师制,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免试生提前参与研究等活动提高;通过多层次工程实践活动,包括案例教学、企业参观、专业展览、学科竞赛、实习、实训等多层次、递进的实践形式提高。通过 CO-OP 模式企业实践 ( 带薪实习 ),保证实践环节连续性(企业实习 -> 企业实训 -> 毕业设计)提高;通过在优秀师资指导下的各种科研活动,包括企业实际项目的锻炼来提高。
4.我在本科生学习期间有机会参加科研活动吗?
本科期间,学生可通过本科生导师制、低年级萌芽杯启蒙科研、高年级挑战杯以及专业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以及学科交叉班等参与一系列科研活动。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学科竞赛包括:“西门子杯”控制仿真挑战赛(本专业和西门子公司联合创办)、计算机仿真大赛、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ITAT大赛等、“AB 杯”全国大学生自动化系统应用大赛等,我校师生均取得过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具有良好的基础。
1.这个专业的内涵是什么?它的未来怎样发展?
北京化工大学“功能材料专业”前身是 2004 年教育部批准在北京化工大学设立的全国第一个“生物功能材料专业”,该专业 2009 年被认定为北京市特色专业。2012 年教育部公布了新的专业设置目录,原“生物功能材料专业”并入“功能材料专业”。从 2013 年开始,我校“生物功能材料专业”以“功能材料专业”在全国招生,入学学生仍按我校原有“生物功能材料专业”培养计划进行培养。生命科学和新材料科学是二十一世纪的重点学科领域,生物材料学作为生物学、医学和材料科学的交叉学科,是研究与生命、医疗技术相关的材料制备、结构和功能及其加工应用的高新技术学科,正处于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之中。未来十年,生物材料特别是生物医用材料行业将以高于每年 15% 的增长率快速发展,成为未来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2.这个专业吸引我的地方是什么?
本专业以“材料学”国家重点学科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点为依托,2009 年被认定为北京市特色专业。以本专业的教师为骨干,由我校牵头联合十余家医疗研究机构、临床医院、医疗器械龙头企业,于 2013 年成立了“生物医用材料北京实验室”,实现“产 - 学 - 研 - 用”一体化研发模式,并通过科研活动促进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
本专业属于研究应用型专业,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以创新科研带动教学的特点。突出高分子生物医用材料是本专业的特色,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本专业已形成了以有机高分子生物医用材料和有机 / 无机复合生物材料为重点的优势研究方向。在硬组织修复材料、基因和药物载体材料,光聚合医用材料,医用明胶及明胶基电极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等方面,享誉国内外。
通过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领域的相关知识,掌握生物材料学的基础和专业知识,培养能在生物材料的制备、改性、加工成型、性能评价及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并且具有强的计算机能力、外语能力、获取信息和使用信息能力,身心健康、素质优良、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应用型专门人才。
3.这个专业的特色课程都包括什么?课程学习能让我的综合能力提高吗?
这个专业的特色课程包括:生物化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材料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材料制备与加工、生物材料综合实验等 6 门核心课程。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也是本专业的特色主干课程。
专业实践包括: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生物医学材料课程论文,生物材料综合实验,生物医学工程课程论文,毕业设计 ( 论文 ) 等。
课程学习与综合素质能力提高的途径包括:通识教育课程、研讨课程、导师制(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军事训练、社会实践、素质拓展与创新、应用软件实践、毕业设计、“萌芽杯”和“挑战杯”科技创新活动、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等。
4.我在本科生学习期间有机会参加科研活动吗?
本科期间,学生可通过本科生导师制、低年级“萌芽杯”、高年级“挑战杯”科技创新活动以及专业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以及学科交叉班等参与科研活动。毕业设计 ( 论文 ) 环节是学生全面参与科研实践活动的主要环节,每一位毕业生都经双向选择方式进入教师的课题组,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而且是每人一个课题或子课题。
1.内涵是什么?它的未来怎样发展?
本专业是当今信息化社会中任何行业和领域所需要的数字信息处理专业。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是多功能化、高效率、高可靠性,它更广泛的适用性和更强的渗透性不断地满足人们生活、学习和生产多元化的需求。本世纪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世纪。
2.吸引我的地方是什么?
互联网大发展的今天,无论国外还是国内,社会对本专业的需求最大,就业前景最好。经选拔进入本专业拔尖人才实验班的学生可有更多的机会免试保送继续深造。本专业以信息科学为平台,形成特色鲜明和灵活多样的培养模式,本专业普适性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将使毕业生具有更宽泛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发展前景。
3.专业的特色课程都包括什么?课程学习能让我的综合能力提高吗?
特色课程包括:
数字媒体技术、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软件测试技术、面向服务的软件架构、GPU 计算、人工智能导论、计算机仿真与智能系统工程。
课程学习与综合素质能力提高的途径包括:
通识教育课程、导师制、军事训练、社会实践、素质拓展与创新、应用软件实践、毕业设计、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持续不断的各种信息学科培训班和学科竞赛等。
4.本科生学习期间有机会参加科研活动吗?
本科期间,学生可通过本科生导师制、低年级萌芽杯启蒙科研、高年级挑战杯以及专业竞赛、ACM 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以及学科交叉班的实验活动,参与老师的一些科研项目的活动,参加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
1.这个专业的内涵是什么?它的未来怎样发展?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是研究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制备以及结构、性能和加工 应用的材料类学科。本专业面向传统和新兴的诸如塑料、橡胶、纤维、涂料、石油化 工、纺织、新能源、海洋、国防等各类行业,培养具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基础 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的设计 、合成、表征、改性、加工成型及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 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和工程技术人才。高分子材料正在向高性能化 、高功能化、智能化、低污染、低成本方向发展,逐渐渗透到航天航空、现代通讯、 新能源、电子工程、生物工程、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等各个新兴高技术领域,在未来 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国家材料与化学工业及其相关领域经济建设需要和国 际人才市场需求, 本专业致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修 养、思路开阔、适应能力强,具备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工程技术与科学基本知识以及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材料、能源、化工、轻工、环保、医药 、食品、文化、教育、金融商贸、信息技术等领域从事高分子材料科学研究、技术开 发、工艺设计、市场调研、生产销售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或进入相关学科继续深 造的富有创新意识、团队精神、身心健康并具有国际视野和管理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 工程科技精英人才。
2.这个专业吸引我的地方是什么?
本专业是全国高校中创建最早的高分子材料专业和最早的两个全国高分子材料重 点学科之一,是教育部认定的国家级特色专业,在全国同类学科和专业中处于领先地 位。专业涵盖了高分子学科所有领域,知识面宽,学科基础雄厚,在聚合物分子设计 、合成及高分子物理性能、聚合物加工、高分子功能材料、高分子碳材料等研究领域 具有显著的影响力。本专业以较深厚的基础、较宽的专业口径、较强的工程应用能力 、较高的综合素质和继续学习能力为基本出发点,注重创新能力培养,采用分层次教 学、导师制、本硕博连读、实验班等多重举措有效开发学生潜能,人才培养和科学研 究能力为全国同类专业中的佼佼者。本专业与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与 科研合作关系,每年有很多学生通过国际联合培养受益。
3.这个专业的特色课程都包括什么?课程学习能让我的综合能力提高吗?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包括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科学实验 、聚合物加工工程、聚合物制备工程、聚合物表征,专业方向分为塑料加工工程、弹 性体加工工程、高分子材料制备工程、复合材料四个模块课程群,学生可在四年级选 择其中一个方向学习。本专业开设多门涉及研究性前沿和国际化的特色课程,包括聚 合反应工程、塑料加工工艺及配方、橡胶加工工艺及配方、复合材料成型工程及设计 、光电子功能高分子、高分子材料合成化学新进展、环境友好高分子复合材料、高性 能树脂基体、显微学在高分子结晶研究中的应用、新能源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前沿 等,学生在校内就能接触学科发展前沿并接受到国内外学术大师的培养和熏陶。本专 业非常注重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的培养,开设的实践课程有金工实习、社会实践、电 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高分子专业实验、毕业环节、素质拓展与创新、应用软件实 践、生产实习、军事训练,开设的工程设计类课程有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材料 力学、自动化仪表、化工原理以及四个专业方向的工艺课、设计课以及实践课。此外 ,专业课程学习还涵盖了英语、计算机、通识教育、素质拓展、技术经济与企业管理 等,使学生在语言能力、计算机能力、个人素养、管理能力等方面均衡发展,培养具 有良好专业素质和创新精神的综合型高级科学和工程技术人才。
4.我在本科生学习期间有机会参加科研活动吗?
本专业为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提供了多种途径:在低年级参加萌芽杯课外科技作品 大赛接受科研启蒙,在高年级参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和大学生 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接受科研能力的初步培养。此外,以导师制为依托,学生还可 进入所在指导教师的科研团队,参与具有基础研究或产业开发背景的科研过程,并最 终通过毕业论文来培养和强化科研能力。学校还建立了学科交叉班,通过专业之间的 知识交融和科研探索项目培养前沿性新兴领域人才。本专业开通本硕及本硕博连读通 道,优秀学生可免试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2017浙江综合改革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精英班浙江综合改革化学工程与工艺-英才班浙江综合改革制药工程浙江综合改革应用化学-优培计划浙江综合改革化学-优培计划浙江综合改革化学工程与工艺浙江综合改革应用化学浙江综合改革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浙江综合改革生物工程高精尖班浙江综合改革机械类浙江综合改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浙江综合改革国际经济与贸易浙江综合改革财务管理浙江综合改革环境工程浙江综合改革能源化学工程浙江综合改
年份省市科类专业高分低分平均分2017浙江综合改革工科试验班(高材精英班)浙江综合改革化学工程与工艺-英才班浙江综合改革制药工程浙江综合改革应用化学-优培计划浙江综合改革化学-优培计划浙江综合改革化学工程与工艺浙江综合改革应用化学浙江综合改革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浙江综合改革工科试验班(生工高精尖班)浙江综合改革机械类浙江综合改革计算机类浙江综合改革国际经济与贸易浙江综合改革财务管理浙江综合改革环境工程浙
年份省市科类专业高分低分平均分2017浙江理工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综合改革年份省市类型科类高分低分平均分2020浙江高校专项综合改革分专业录取情况年份省市类型专业科类高分低分平均分2020浙江高校专项化学类综合改革浙江高校专项工商管理类综合改革年份省市类型科类高分低分平均分2020浙江普通类综合改革.47分专业录取情况年份省市类型专业科类高分低分平均分2020浙江普通类材料类(先进材料及绿色制造)综合改革.72020浙江普通类环境工程综合改革浙江普通类机械类(高端
年份省市科类专业高分低分平均分2019浙江省体育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年份省市科类专业高分低分平均分2019浙江省综合改革工科试验班(高材精英班)浙江省综合改革工科试验班(绿色化工与新能源类)浙江省综合改革化学类浙江省综合改革理科试验班(化学优培计划)浙江省综合改革材料类(先进材料及绿色制造)浙江省综合改革计算机类浙江省综合改革电子科学与技术浙江省综合改革法学浙江省综合改革工科试验班(生工高精尖班)浙
年份省市科类专业高分低分平均分2018浙江综合改革工科试验班(高材精英班)浙江综合改革工科试验班(绿色化工与新能源类)浙江综合改革国际经济与贸易浙江综合改革理科试验班(化学优培计划)浙江综合改革材料类(特种功能先进材料及全周期绿色设计与制造)浙江综合改革化学类浙江综合改革计算机类浙江综合改革工科试验班(生工高精尖班)浙江综合改革数学类浙江综合改革工商管理类浙江综合改革制药工程浙江综合改革机械类(高端

北京化工大学2017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生物工程类(生物工程)(中美合作)(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6分,生物工程类(生物工程)(中美合作)(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6分,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

北京化工大学2017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应用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8分,机械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8分,功能材料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8分,生物工程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8分,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9分,环境工程理科录取分数

北京化工大学2017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生物工程类(生物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3分,机械类(工业设计((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8分,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8分,化工与制药

北京化工大学2017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3分,生物工程类(生物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5分,机械类(工业设计((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6分,化工与制药

2021年北京化工大学浙江省招生专业:生物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美双学位,生物过程工程)(东/北校区)、计算机类(东/北校区。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工科试验班(绿色化工与生物医药

北京化工大学2018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机械类(中外合作办学)(机器人方向)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14分,机械类(中外合作办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14分,生物工程类(中外合作办学)(生物过程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16分,工科试验班综合录取

北京化工大学2019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生物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生物过程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3分,工业设计(中外合作办学)(设计)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4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机器人方向)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

北京化工大学2020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化工与制药类(中外合作办学)(工程教育试验班)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93分,工业设计(中外合作办学)(设计)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18分,化工与制药类(中外合作办学)(工程教育试验班)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1

北京化工大学2021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化工与制药类(中外合作办学)(工程教育试验班)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03分,生物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生物过程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06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机器人)综合录取分

北京化工大学2017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机械类(工业设计)(中外合作办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00分,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02分,生物工程类(生物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0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