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商丘工学院 (最高/最低分) | 安徽三联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软件工程 | 2019 | 理科 | -/400(本科二批) | /() |
| 软件工程 | 2018 | 理科 | -/394(本科二批) | /() |
| 软件工程 | 2017 | 理科 | -/369(本科二批) | /()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 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 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学习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相 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软件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软件开发实践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经 验、软件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养,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 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 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 学与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核心概念、知识结构和典型方法;
4.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审、测试、 维护以及过程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
5.经过系统化的软件工程基本训练,具有参与实际软件开发项目的经历,具备作为软件工 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
6.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权衡和选择各种设计 方案,使用适当的软件工程工具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能够建立规范的系统文档;
7.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 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8.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9.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软件工程技术伦理 的基本要求;
10.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 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1.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系统的各种解决方案进行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具备 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2.具备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自觉学习随时涌现的新概念、新模型和新技术,使自己的专 业能力保持与学科的发展同步。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基础、数学和工程基础、职业实践、软件系统建模与分析、软件系统设计、 验证与确认、软件演化、软件过程、软件质量、软件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离散数学(64学时)、计算系统基础(64+48学 时)、计算与软件工程I(个人级软件开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Ⅱ(小组级软件开 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Ⅲ(团队软件工程实践)(16+96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 (64+48学时)、操作系统(48+48学时)、计算机网络(48+48学时)、数据库系统(48+48学 时)、软件需求工程(32+32学时)、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32+32学时)、软件构造(32+32 学时)、软件测试与质量(32+32学时)、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32+32学时)、计算机组织 结构(限选)(48学时)、软件工程统计方法(限选)(48学时)、软件过程与管理(限选)(32学 时)。
示例二:程序设计基础(32学时)、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32学时)、数据结构(32学时)、 离散结构(32学时)、操作系统(32学时)、数据库系统(32学时)、计算机网络(32学时)、软件工 程概论(32学时)、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32学时)、软件体系结构(32学时)、软件项目管理 (32学时)、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32学时)、计算机应用与编程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面向对 象与交互式应用开发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 库应用系统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软件系统构思综合训练(实验64学时)、软件工程综合实 践(实验64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程序设计基础(60+20学时)、离散数学(64学 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40+16学时)、数据结构(60+20学时)、计算机组成与结构(52 +12学 时)、操作系统(62 +10学时)、数据库概论(52 +12学时)、软件工程导论(40+8学时)、网络及其 计算(56+16学时)、软件建模技术(30+10学时)、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32+8学时)、软件项目 管理(32+8学时)、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设计实验、系统分析 与软件建模实验、软件系统设计实验、软件测试实验、专业综合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商丘工学院是2011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原商丘科技职业学院基础上建立的一所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创办于1994年。现占地76.67公顷,校舍建筑面积32.21万㎡,校内实验室、实训车间128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38个,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11.636万册,中外文期刊947种,另有电子图书7985GB,各种电子书库4个和数据库3种。
学校设有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教育与现代艺术学院、管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体育教学部、基础教学部、公共艺术教学部等11个教学院(部)。形成了以工学为主,经、管、艺、教、医协同发展的学科布局,开设本科专业25个,专科专业41个。全日制在校生14000余人。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并为人才搭建科学研究、施展才华的机会。针对我校青年教师较多的特点,在青年教师中实行“1358工程”及“青蓝工程”。 现有教职工867人,专职教师662人,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224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256人。外聘高中级职称人员256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2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2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7人,市级优秀教师6人,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市级科技专家1人。
学校升本以来,确立了“董事会领导,校长负责,党委监督,专家引领,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管理体制。把“利益相关者”理念引入学校管理,坚持“1234”管理思路,即“一个中心”:以教学为中心;“两大支撑”:软件和硬件同等重要,共同支撑“三支队伍”:师资队伍、科研队伍、管理队伍,各安其职,共谋发展,“四大战略”:质量立校,人才兴校,创新推动,错位发展,协同引领学校科学发展。
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增强领导班子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省教育厅于2015年10月批准并公布了《商丘工学院章程》,学校逐步形成了依法治校、以法治教的管理模式,“主题引领、项目驱动,重点突破”,紧跟国家形势,紧盯改革发展目标,紧贴学校实际,相继开展了“观念更新年”、“教育管理年”、“教育质量年”、“依法治校年”、“规划发展年”“评建奠基年”等主题活动,推动学校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
学校秉承“厚德精技、崇学尚行”的校训,坚持走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办学之路,坚持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之路,坚持走开放办学之路,把学校办成在河南省有较大影响力的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的办学思路,经过多年的探索,学校形成了“七项能力”培养的个性发展特色,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2011年升本以来,连续六年共有7个专业在全省民办高校品牌专业建设中立项建设,分别为建筑工程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会计学、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设计、护理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被列为第八批全省重点学科。先后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被列为全省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会计学列为全省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被评定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被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试点单位。2015年被确定为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学校2007年被批准成立党委,2011年升本后,市直工委批准更名为“中共商丘工学院委员会”。现下辖六个二级学院总支、机关总支、学生工作综合办公室总支,基础教学部党支部,思政课教学部党支部,体育教学部党支部,教学工作综合办党支部,图书馆党支部,实验与设备管理中心党支部,人事、财务、评估中心党支部,党政工作综合办公室党支部等8个直属党支部。止于2016年12月底,全校共有党员897人,其中教师党员251人,学生党员646人。
我校先后荣获“商丘市五一劳动奖状”、“商丘市森林单位”、“河南省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绿化模范单位”、“河南省园林式单位”、“河南省办学先进单位”、“河南省优秀普通高等学校”、“河南省平安校园”、“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河南省最美大学校园”、“ 2016年度河南省优质特色学校”、“2016年度先进科研单位”、“2016年度 “双创”工作先进单位“、“教育部‘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最佳环境生态校园 ”、“全国教育诚信、管理、质量AAA级高校”等荣誉。
2.助学金 ①国家助学金(每人每年3000元);
②国家中职助学金(每人每年2000元);
③中职贫困生减免学费(每人1200元)。
3.勤工助学岗位补贴:学校专门设立了大学生勤工助学岗位,在校期间学生可通过勤工助学获得一定的报酬,支付生活、学习费用。
4.爱心基金:学校拿出一定经费和教职工捐款筹集等爱心基金,为每一位家庭困难、学习刻苦、成绩优秀的学生提供“爱心基金”,以资助其完成学业。
5.国家助学贷款:学生入校前在生源地申请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入校后可申请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本专科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为扩大学校知名度,现在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学校根据教育部要求,借鉴兄弟学校的设立,根据自身情况,开设有汉族食堂和少数民族餐厅等供不同民族的学生就餐用。
安徽三联学院坐落于安徽省省会合肥,主校区地处合肥大学城翡翠湖畔,是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由安徽三联投资集团于1997年投资创办,为安徽省第一所民办高校,三联学院的成立已分别载入安徽改革开放40年大事记、新中国成立70年安徽大事记。2005年,学校获批成立党委;2008年,获批升格为本科高校;2011年,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9年,获批安徽省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780余亩、校舍面积34万多平方米,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020.98万元、馆藏纸质图书114.83万册。现有交通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财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动漫与数字艺术学院、外语学院、护理学院和机器人工程学院,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部、体育部、图书馆等教学及辅助单位。学校以工为主,管、经、文、艺、医、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开设本科专业46个,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000余人。学校立足安徽,融入长三角,辐射全国,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服务中小微企业工程技术、管理岗位等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办学20余年,累计为社会培养人才6万余人。
学校充分利用三联集团科技产业优势,实行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加强培育教科研团队,大力推进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组建了交通安全应用技术、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数字艺术等协同创新中心,以及安徽竹稞学宫文化研究中心、亚洲文化研究中心、剪纸艺术研究中心、贸易与竞争政策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其中“交通安全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获批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安徽省承接单位,“剪纸艺术研究中心”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习基地,安徽三联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暨安徽三联学院“安徽省院士工作站”获安徽省科技厅批复并授牌,与安徽三联交通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申报的“营运车辆安全驾驶保障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荣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学校按照举办者安徽三联投资集团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战略,不断加强学科专业群建设,形成了“交通安全类、智能控制类、数字艺术类、健康养老类”等四个应用型学科专业集群。其中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工程、环境设计、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等为省级特色专业;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动画、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英语、商务英语等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交通运输、动画为省级一流(品牌)专业;智能交通、人工智能为省级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交通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动画、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为省级新专业建设项目。
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教学改革,系统推进新工科、新文科、新商科、新医科专业建设。近年来,获批“基于多学科交叉与产教融合的传统工科专业的改造升级探索与实践”等7项省级“四新”建设项目,“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科类专业毕业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等66项省级重大(重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网络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15项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和实践教学基地,“机器人工程”等9项省级“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创新项目,“电气与自动化教研室”等3项省级基层教研室示范项目,“道路交通事故防治工程学”等5项省级一流教材建设项目,118门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等省级课程类建设项目,2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2名省级教学名师。校长金会庆教授(省级教学名师)领衔的“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团队为学校第一批省级教学团队,截至目前学校共有13个省级教学团队。交通信息与安全实验室获批省级重点实验室。
学校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22项、省级734项;积极推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赛促改”,在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智能汽车竞赛、交通科技大赛等赛事中获国家级奖项155项、省级奖项1275项。
学校已与日本西九州大学、大阪产业大学、东京福祉大学、北陆大学、法政大学、东北多文化学院,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WAIFS学院,韩国国立交通大学、拿撒勒大学、忠北大学、培材大学、济州大学,美国布莱诺大学等多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学校先后四次被授予“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两次被授予“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连续六年荣获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工作先进集体,2013年荣获“安徽省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5A单位”,2014年荣获“合肥市经济开发区优秀人力资源输入基地”“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2014、2015年连续两年荣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2017年获批安徽省创业学院,2014、2017、2018、2019、2021五次年荣获安徽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2018年荣获科技部和国家奖励办公室颁发“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荣获2018年度“安徽省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荣获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颁发的“2019年品牌实力民办高校”荣誉称号,2020年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
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树立“生为本,师为根,质量促发展”的办学理念,实施“依法办校、专家治校、人才兴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治校方略,秉承“厚德博学、砺能树人”的校训,发扬“勇闯难关、拼搏向前;开拓创新、争创辉煌”的学校精神,把握机遇,脚踏实地,坚定不移,努力将学校建成“国内知名、省内一流、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为实现“百年老校”办学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安徽三联学院车辆工程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车辆工程和软件工程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车辆工程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车辆工程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车辆工程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车辆工程

安徽三联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械电子工程和软件工程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械电子工程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机械电子工程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安徽三联学院汽车服务工程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汽车服务工程和软件工程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汽车服务工程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汽车服务工程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安徽三联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软件工程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机械

安徽三联学院翻译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翻译和软件工程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翻译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翻译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翻译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翻译和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安

安徽三联学院日语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日语和软件工程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日语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日语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日语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日语和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安

安徽三联学院商务英语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商务英语和软件工程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商务英语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商务英语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商务英语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商务英语

安徽三联学院英语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英语和软件工程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英语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英语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英语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英语和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安

安徽三联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软件工程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

安徽三联学院经济与金融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与金融和软件工程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与金融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经济与金融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与金融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