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安徽工业大学 | 贵州财经大学 |
|---|---|---|
| 软科(综合) | 163 | - |
| 校友会(综合) | 224 | 256 |
| 武书连 | 228 | 411 |
| US排名 | 1429 | -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28 | 55633 | 488 | |
| 2021 | 普通类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527 | 56609 | 488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12 | 68751 | 488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76 | 182477 | 200 |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80 | 12113 | 560 | |
| 2021 | 普通类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579 | 12638 | 560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74 | 14692 | 56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86 | 91404 | 415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58 | 23290 | 519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461 | 46004 | 456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477 | 37009 | 456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473 | 38850 | 456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12 | 83115 | 367 | |
| 2021 | 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 | 本科二批 | 370 | 124917 | 367 |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62 | 8655 | 556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60 | 9087 | 556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30 | 17884 | 479 | |
| 2021 | 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 | 本科二批 | 479 | 43049 | 479 |
安徽工业大学坐落于长三角与南京毗邻的全国文明城市——安徽省马鞍山市,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马鞍山钢铁工业学校,1977年经国务院批准组建马鞍山钢铁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东冶金学院,隶属于原冶金工业部;1998年划转安徽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0年经教育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华东冶金学院和安徽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安徽工业大学。
学校构建了以“奖、贷、助、勤、减(免)、补”为主体的多元化学生资助体系。设有国家资助(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校内资助(校优秀学生奖学金、各类先进个人和集体、勤工助学、孤儿免学费、困难补助等)、社会资助(宝钢优秀学生奖学金等20余项最高10000元的社会奖学金)。学校每年发放奖助资金达3000余万元,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学校还开通“绿色通道”,并积极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申请办理,确保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安徽工业大学就业网入驻企事业单位1万余家,在全省高校位居首位。根据毕业生择业需求及学校专业、学科特色,学校每年邀请近2000家单位到校宣讲招聘,力争毕业生在校期间“有业就”、“好就业”、“就好业”,学校就业工作真抓实干、成效突出,受到省教育厅、人社厅激励。
“十三五”以来,毕业生总体就业去向落实率达93%,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江浙沪皖等长三角地区,毕业去向呈现出“立足安徽、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的特征,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政治表现、业务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评价满意度达96%以上。
近三年,本科毕业生升学深造率(含出国出境)为27.2%,其中“双一流”高校占比近60 %,推免生名额逐年增多,2021年共有162名本科生成功推免,保研率为2.79%,其中多人进入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著名高校继续深造。
贵州财经学院创建于1958年。经过近50年艰难曲折的发展,现已成为一所具有近万人规模,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体,“经、管、法、文、理、工、教”相互交融、互为支撑的多科性财经类大学。
学校地处贵州省贵阳市,校园规划面积1040.65亩。学校分为南北两区,主校区位于贵阳市北部鹿冲关,绿荫掩映的校园,松声如涛;南区毗邻贵阳市中心河滨公园,是学校的成人教育基地。
学校注重大学生素质教育,积极建设校园文化,开设人文、科技等公共选修课,开展各种知识、技能比赛等校园活动,常年举办“人文论坛”、“经济论坛”、“科技论坛”等学术活动,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文化素质的提高。
一、设立奖助学金
1. 设立国家奖学金;根据国家、省有关文件精神,设立国家奖学金,奖励取得正式学籍,品学兼优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全日制大学生。国家奖学金金额为4000元/人年。
2. 设立国家助学金,是面向全国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本专科学生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国家助学金金额为1500元/人年。
3. 贵州省拨出专项资金设立贵州省困难大学生助学奖学金,资助对象为大二、大三、大四在读本科生(不包括独立学院)助学奖学金金额为3000元/人年。
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财政部银发(2002)38号文件精神,使经济困难的优秀青年得以深造,“不让一个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缀学”,学校全面推行国家助学贷款,并为此专门成立助学贷款管理中心。由农业银行贵州省分行贵阳市中北支行为学校承办助学贷款业务。
三、学校拨出专款设立了勤工助学基金,成立了勤工助学中心。在校内为贫困学生提供各种勤工助学岗位,并积极与社会各界联系,为贫困学生安排各项勤工助学活动。
四、学校对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将根据其困难的实际情况,酌情减免部分学费。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孤儿、烈士子女实行学费全免。
五、学校通过“建设银行贵州省分行爱心基金”、“邓廷宗教育基金”、“计佑铭先生专项资助基金”等接受社会各界资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