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商务英语 | 2021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77 | 216771 |
| 文科 | 378 | 137348 | ||||
| 商务英语(3500元/年) | 2020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32 | 218998 |
| 文科 | 443 | 95097 | ||||
| 商务英语 | 2019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01 | 224303 |
| 文科 | 451 | 94022 | ||||
| 2018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05 | 234446 | |
| 文科 | 418 | 93441 | ||||
| 2017 | 文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74 | 88546 |
一、专业特色
1、人才需求量大
一带一路、跨境电商、进出口政策放宽,带动商务英语人才需求剧增。
2、就业前景好
领域广:国际商务、国际贸易、跨境电商、翻译、英语教学和培训
起点高:起薪3500,国际交流机会多
空间大:国际视野、晋升快
迁移力强:语言能力强、职业能力口径宽、基础厚,求学深造和变换岗位更容易
3、社会认可度高:
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技能大赛成绩斐然(多年连续获得国家或省级一等奖,省教育厅厅长曾亲自发信祝贺)、学生就业满意和用人单位满意度(国际知名咨询公司“麦克斯”报告显示分别为98%和95%,居前五)
二、培养目标
1、整体目标:“英语+”高技能复合型商务人才
2、目标能力
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听、说、读、写、译
国际商务职业能力:国际商务接待、商务洽谈、商务管理、营销和电子商务能力
就业创业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逻辑思辨能力、人文素养、数据收集处理能力
可持续发展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终身学习能力
3、目标岗位:、外销、教师、翻译、商务助外贸、电商理
三、教学保障
1、师资力量雄厚:
英语语言能力强:都具有英语专业硕士学历,持有英语专业8级证书。
双师素质高:人人都持有第二职业技能证书(经济师、外贸业务员培训师、报关培训师、营销师、BEC),或学习MBA、物流管理等硕士课程。
教学能力强:多位老师配评为最受欢迎老师、教坛新秀,并在各级教学比赛中获奖
结构合理:由校内专职教师、校外企业兼职教师、外教构成
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由成立于1984年的原贵州航天职工大学和成立于1976年的原贵州航天高级技工学校,于2000年5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合并组建的省内第一批公办高职高专院校,原隶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2014年7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加挂贵州航天技师学院校牌。2018年8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与贵州省人民政府签订将学院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协议,2019年、2020年相继经中央编办、财政部、省政府批准,学院于2021年1月划转遵义市人民政府管理。经过20余年的发展,学院已成为集高职、中职全日制学历教育,技师培养、成人教育、社会培训在内的继续教育,以及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认定、鉴定等为一体的一所高职院校。
学院占地1480余亩,建筑面积32余万平方米,分三个校区办学,即新蒲大学城校区、延安路校区、虾子校区。固定资产1.28亿,各类教学科研设备8000余台套。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5000余人,其中高职学生13000余人,中技(中职)学生2000余人;在职教职工47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87人,“双师型”教师占比62%。校外一批技术技能专家受聘担任学院兼职教师。学院拥有省级级大师工作室4个、市级大师工作室4个、省级职教名师3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有贵州省专家库成员43人,省市级优秀教师45人,市管专家2人。
学院依托航天优势资源,秉承航天优秀文化,办学定位以工科为主,突出机械、电子类重点专业,发展计算机、管理、艺术类优势专业,形成了门类齐全、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设有机械工程系、汽车工程系、电子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建筑工程管理系、经济管理系、基础科学系等11个教学和研究机构。开设了36个专业,其中模具设计与制造、应用电子技术为国家级重点专业,电气自动化为贵州省高职高专教育示范专业,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和软件技术专业获批省级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骨干专业,通信技术、软件技术专业获批省级“兴黔富民”行动计划特色骨干专业。
学院是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建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新蒲新区公共实训基地,涵盖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大数据技术、交通等领域;建设有贵州航天高级技工培训中心、贵州航天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国务院扶贫办“雨露计划”示范基地、贵州省机电技术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贵州省机电一体化开放实训基地、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培训基地;建筑工程虚实结合一体化教学实训基地等。
学院先后荣获全国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单位、贵州省国防系统“五好”基层党组织、全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秀单位、全省教育系统优秀基层党组织、贵州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最佳组织奖、贵州省2021年度“黔征之星”先进单位、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
学院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致力于培养“政治合格、熟悉管理、专业扎实、技能过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立足让每一名学生都拥有一技之长。学院与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十研究院、贵航集团,以及长三角、珠三角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实训实习和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高职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长期保持在95%以上,中职毕业就业率超过98%,累计培养各学历层次、工经管类专业和技术工人50000余毕业生,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隶属安徽省教育厅。前身是创立于1950年的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工商处干部轮训班,1959年成立安徽省合肥商业学校,1991年安徽省饮食服务技工学校并入安徽省合肥商业学校。2003年6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德树人,育人为本,是教育部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和安徽省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21年被评为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中华传统美德研究院。学校连续被评为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安徽省文明单位,是省级文明校园、省教育系统首届文明单位。
学校坐落在安徽省会合肥,占地面积450亩,建筑面积约26万平米,在校生15000余人。学校设有会计学院、管理学院、旅游学院、经济贸易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应用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交流与继续教育学院和公共课教学部等10个教学机构,专业40余个,形成了以会计、物流管理、电子商务、酒店管理、烹调工艺与营养、国际贸易实务、环境艺术设计、物联网应用技术等八大专业为龙头的品牌专业群。
学校牢固树立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融合发展、开放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素能本位、理实一体、校企共育、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教改革”对接“三大能力”,工匠培养特色鲜明,人才质量持续提升,主持安徽高职院校首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徽派技艺传承与创新”项目,建设了安徽高职唯一的徽派艺术研究中心、徽菜传承创新中心和专业展览馆。主持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和国家级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项目,累计建成各类专业实训室166个,实训工位数达7500个。在全国普通高校竞赛评估结果(高职)排行榜中,名列全国第五、安徽第一。
学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主动服务对接安徽省“三地一区”建设,与科大讯飞、合肥百大集团、洲际集团、中海物流等国内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与爱尔兰、英国、韩国、德国等国高校建立了合作培养关系。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8%左右,被评为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就业先进单位和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首批进入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今天的安徽工商职业学院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正以昂扬的姿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践行教书育人初心使命,大力弘扬三商文化精神,聚精会神抓质量,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创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数据统计截止2022年3月)
我校面向全国六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皖报考代码:9306,国标代码:13340。
1.我校招生录取工作执行教育部规定的“学校负责,省级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在招生录取工作中严格执行国家招生政策规定、严格遵守“30个不得”招生工作禁令,认真落实招生信息十公开要求,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综合衡量德、智、体、美、劳,择优录取。
2.招生对象:参加2020年全国普通高考的考生。
3.高考外语语种为“英语”。
4.录取时无男女比例限制。
5.各专业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
6.安徽省考生在录取过程中,按照安徽省招委、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有关规定,对于进档考生,我校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专业录取。总分相同的考生参照2020年安徽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录取办法中的分数排序原则。
7.省外考生录取原则按照各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方案》执行。
8.已通过专业测试的艺术类、体育类考生,高考时应参加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统考,录取时严格按照2020年安徽省招生考试院关于艺术类、体育类招生办法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