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号 | 学校名称 | 所属 | 性质 | 地区 | 层次 |
|---|---|---|---|---|---|
| 1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中国科学院 | 公办 | 安徽省合肥市 | 普通本科 |
| 2 | 合肥工业大学 | 教育部 | 公办 | 安徽省合肥市 | 普通本科 |
| 3 | 安徽大学 | 安徽省 | 公办 | 安徽省合肥市 | 普通本科 |
| 4 |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省 | 公办 | 安徽省合肥市 | 普通本科 |
| 5 | 安徽医科大学 | 安徽省 | 公办 | 安徽省合肥市 | 普通本科 |
| 6 | 安徽建筑大学 | 安徽省 | 公办 | 安徽省合肥市 | 普通本科 |
| 7 | 安徽中医药大学 | 安徽省 | 公办 | 安徽省合肥市 | 普通本科 |
| 8 | 合肥学院 | 安徽省 | 公办 | 安徽省合肥市 | 普通本科 |
| 9 | 合肥师范学院 | 安徽省 | 公办 | 安徽省合肥市 | 普通本科 |
| 10 | 巢湖学院 | 安徽省 | 公办 | 安徽省合肥市 | 普通本科 |
| 11 | 安徽艺术学院 | 安徽省 | 公办 | 安徽省合肥市 | 普通本科 |
| 12 | 安徽三联学院 | 安徽省教育厅 | 民办 | 安徽省合肥市 | 普通本科 |
| 13 | 安徽新华学院 | 安徽省教育厅 | 民办 | 安徽省合肥市 | 普通本科 |
| 14 |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 安徽省教育厅 | 民办 | 安徽省合肥市 | 普通本科 |
| 15 | 合肥城市学院 | 安徽省教育厅 | 民办 | 安徽省合肥市 | 普通本科 |
| 16 | 安徽大学江淮学院 | 安徽省教育厅 | 民办 | 安徽省合肥市 | 普通本科 |
| 17 | 安徽外国语学院 | 安徽省教育厅 | 民办 | 安徽省合肥市 | 普通本科 |
| 18 | 合肥经济学院 | 安徽省教育厅 | 民办 | 安徽省合肥市 | 普通本科 |
| 19 |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 安徽省教育厅 | 民办 | 安徽省合肥市 | 普通本科 |
| 20 |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 安徽省 | 公办 | 安徽省合肥市 | 专科(高职) |
| 21 |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 安徽省 | 公办 | 安徽省合肥市 | 专科(高职) |
| 22 | 合肥科技职业学院 | 安徽省教育厅 | 民办 | 安徽省合肥市 | 专科(高职) |
| 23 |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安徽省 | 公办 | 安徽省合肥市 | 专科(高职) |
| 24 | 民办合肥滨湖职业技术学院 | 安徽省教育厅 | 民办 | 安徽省合肥市 | 专科(高职) |
| 25 |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 安徽省 | 公办 | 安徽省合肥市 | 专科(高职) |
| 26 | 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 | 安徽省 | 公办 | 安徽省合肥市 | 专科(高职) |
| 27 | 民办合肥财经职业学院 | 安徽省教育厅 | 民办 | 安徽省合肥市 | 专科(高职) |
| 28 |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安徽省 | 公办 | 安徽省合肥市 | 专科(高职) |
| 29 | 安徽审计职业学院 | 安徽省 | 公办 | 安徽省合肥市 | 专科(高职) |
| 30 |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 安徽省 | 公办 | 安徽省合肥市 | 专科(高职) |
| 31 |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 安徽省 | 公办 | 安徽省合肥市 | 专科(高职) |
| 32 |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 安徽省 | 公办 | 安徽省合肥市 | 专科(高职) |
| 33 |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 安徽省 | 公办 | 安徽省合肥市 | 专科(高职) |
| 34 | 安徽涉外经济职业学院 | 安徽省教育厅 | 民办 | 安徽省合肥市 | 专科(高职) |
| 35 |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 安徽省 | 公办 | 安徽省合肥市 | 专科(高职) |
| 36 |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 | 安徽省 | 公办 | 安徽省合肥市 | 专科(高职) |
| 37 |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 | 安徽省 | 公办 | 安徽省合肥市 | 专科(高职) |
| 38 | 民办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 | 安徽省教育厅 | 民办 | 安徽省合肥市 | 专科(高职) |
| 39 | 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安徽省 | 公办 | 安徽省合肥市 | 专科(高职) |
| 40 |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安徽省 | 公办 | 安徽省合肥市 | 专科(高职) |
| 41 | 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 | 安徽省 | 公办 | 安徽省合肥市 | 专科(高职) |
| 42 | 徽商职业学院 | 安徽省 | 公办 | 安徽省合肥市 | 专科(高职) |
| 43 | 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 安徽省 | 公办 | 安徽省合肥市 | 专科(高职) |
| 44 | 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 安徽省 | 公办 | 安徽省合肥市 | 专科(高职) |
| 45 | 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 | 安徽省 | 公办 | 安徽省合肥市 | 专科(高职) |
| 46 | 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 | 安徽省 | 公办 | 安徽省合肥市 | 专科(高职) |
| 47 | 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 安徽省 | 公办 | 安徽省合肥市 | 专科(高职)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和特色文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现有30个学院(学部),含7个科教融合学院;设有苏州高等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国际金融研究院、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学校于1958年9月在北京创建,郭沫若任首任校长。这是我党亲手创办的红色大学,是为“两弹一星”事业而建立的大学,她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高起点、宽口径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尖端科技人才,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一批著名科学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1978年以来,学校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一系列具有创新精神和前瞻意识的教育改革措施,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成为国家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国家首批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学之一。2017年9月,学校入选全国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有11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建校60多年来,学校坚持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训,敢为人先,锐意进取,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培养效果显著。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项,其中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的9项。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23万余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3万余人,拥有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2个,学生在“互联网+”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与“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赛事中取得包括金奖在内的一系列优异成绩,连续多年居《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本科)》各项榜单前列。学生桥牌队多次代表中国青年队参加国际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大学生艺术团多次参加“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文艺汇演。
学校现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校先后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全国首批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试点单位、“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教育部首批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
学校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大力加强需求引导型基础研究,聚焦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推进有组织科研和交叉学科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重大仪器专项等项目上不断取得突破,多项成果在国家重点工程和国防工程中得到应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规模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科学技术奖、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等重大奖项。
安徽大学(Anhui University)坐落于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江淮首郡、吴楚要冲”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学校是世界“双一流”和国家“211工程”建设首批入列高校,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是安徽省属重点综合型大学。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力构建文理交融、理工互通、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机制,努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富于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和国际视野,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建有保障一流人才培养的办学条件体系,四区一园面积3200余亩、建筑面积12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81亿余元,馆藏纸质图书380万余册;拥有本硕博完整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层次体系,28个学院,87个在招本科专业(其中38个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总数并列全国地方高校赛道第1位),1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以及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有14门国家级一流课程、2个国家级和26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国家级和9个省级实验教学(实训)示范中心、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承建全国首个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成功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特色教育基地);现有本科生25303人、博硕士研究生10509人;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升学率平均保持在35%以上,本科生与研究生获省部级以上竞赛奖2200余项,位列全国“双一流”高校第63位,毕业校友获得“国家杰青”数位居全国高校第29位。



根据网站关注排名数据显示,合肥技校排名第一是合肥铁路工程学校。(本数据非官方公布的排名数据,目前官方未公布技校排名,此数据是关注排名,仅供大家参考)合肥市还有很多不错的技校,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合肥铁路工程学校【公办】学校简介合肥铁路工程学校(

根据网站关注排名数据显示,庐江技校排名第一是合肥商贸科技学校。(本数据非官方公布的排名数据,目前官方未公布技校排名,此数据是关注排名,仅供大家参考)庐江县还有很多不错的技校,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合肥商贸科技学校【民办】学校简介合肥商贸科技学校、

根据网站关注排名数据显示,经开区技校排名第一是安徽合肥技师学院。(本数据非官方公布的排名数据,目前官方未公布技校排名,此数据是关注排名,仅供大家参考)经济技术开发区还有很多不错的技校,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安徽合肥技师学院【公办】学校简介安徽合肥

为了在合肥市上更好的大学,合肥市的高考生很想了解合肥市大学排名,报考合肥市的学校,除了可以从合肥市排名榜了解,也可以从该校录取分数线判断一个学校是否更值得读。合肥市大学排名一览表(最新排名)1.合肥本科大学排名榜名称软科校友会武书连QS世界

报考合肥市的大学除了看排行榜,更应该根据自己考的分数线再结合合肥市的学校录取分数线,分析自己要报考哪个专业,合肥市的哪个学校。合肥市所有大学排名一览表1.合肥软科排行榜编号软科名称1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83合肥工业大学395安徽大学4150

国家重点公办安徽建工技师学院安徽建工技师学院始建于1980年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首批技师学院安徽建设学校是全日制普通中专学校两校一套建制合署办公老校区座落于合肥市包河大道周边交通便利学院隶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