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湖南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11 | 0 |
| 自动化 | 510 | |||||
| 机械电子工程 | 509 | |||||
|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 509 | |||||
| 电子信息工程 | 509 | |||||
|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 509 | |||||
| 通信工程 | 508 |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508 |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507 |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507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507 | |||||
| 车辆工程 | 507 | |||||
| 电子商务 | 507 | |||||
| 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 | 507 | |||||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507 | |||||
| 网络工程 | 507 |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507 | |||||
| 机器人工程 | 506 |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506 | |||||
| 金属材料工程 | 506 | |||||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506 |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506 | |||||
| 应用化学 | 505 | |||||
| 应用统计学 | 505 | |||||
| 物联网工程 | 505 | |||||
| 建筑学(5年制) | 505 | |||||
| 会计学 | 504 |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504 | |||||
| 装甲车辆工程 | 504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04 | |||||
| 工业设计 | 504 | |||||
| 信息对抗技术 | 504 | |||||
| 武器发射工程 | 504 | |||||
| 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 | 504 | |||||
| 智能科学与技术(收费待定) | 504 |
沈阳理工大学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经教育部批准于2011年设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目前全国高等学校设置此专业的仅有中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合肥学院和湖南工业大学等6所院校,我校是东北地区唯一一所开设此专业的高校,并于2012年获批辽宁省重点支持专业,2013年获批辽宁省大学生实践基地项目,2018年与辽宁烯源石墨新材料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国家发改委高新材料工程中心。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于2011年9月开始招生,首届招生人数为31人;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招生人数分别为36、37、37、33、34、31、60人目前在校生4届,共计158人。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国际化交流与竞争意识,人文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备较强的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基础、外语等方面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宽厚系统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与基础技能,受到较强工程技术和研究技能训练,以及受到各种先进材料的合成制备、结构分析与性能检测技能等方面的综合训练,掌握材料设计和制备工艺设计、材料性能优化和产品质量控制、新材料和新工艺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综合考虑社会制约因素及相关政策法规完成工程设计,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人际交往、团队合作能力以及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能在粉体材料加工制备、炭素材料、冶金材料、陶瓷材料、新能源、军事工程、新材料研发等行业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与产品开发、生产工艺工程设计、质量控制及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毕业生未来几年可成为各自就业领域内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
大学物理、无机及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材料力学基础、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结晶矿物学、材料性能学、粉体工程、粉体材料学基础、炭素工艺学、粉末冶金原理与工艺、粉体材料工程设计。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粉体材料加工制备、炭素材料、冶金材料、陶瓷材料、新能源、军事工程、新材料研发等行业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与产品开发、生产工艺工程设计、质量控制及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十三五期间国家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而各省市也纷纷布局立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在这种形式下对于新材料的需求将有较大的提升。行业得到发展,进而会对用人提出数量方面和质量方面的要求,因此专家预测,材料类专业人才的就业需求将得到改善,甚至有可能出现“热销”局面,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将成为企业竞相争夺的对象。
沈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始建于1948年,一直是我校实施和推进工程教育改革的重点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和宝贵的成功经验,取得了一批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2008年本专业获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示范性专业;2009年9月获批第四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立项;拥有辽宁省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机械设计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团队和“高速切削技术装备与数字化网络化制造技术”、“材料先进制备及加工技术”2个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机械设计”课为省级精品课程;近年来,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开展了更为深入的研究,“面向能力培养、以设计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2010教育部人文社科“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专项”;“以设计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09年被批准为辽宁省教改A类项目。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特色为:依据“以设计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了本专业的综合改革,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我校1996年提出了“实施工程教育,突出工程训练”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和不断改革完善,该模式2007年发展成为“实施工程教育、突出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正确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全面实现培养目标、保证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伴随着国际工程教育改革和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施,本专业也在积极探索和实施面向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自2010年以来,本专业构建并实施了“以设计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本专业的学科科研优势和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以装备及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能力、基于现代设计理论及方法的机械产品设计和创新能力、面向装备及生产线的机电传动系统及控制方案设计能力、面向装备及生产线的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设计能力为专业核心能力,构建了基于新模式的课程体系,发挥设计的主线作用,大力加强设计教学及学生的工程设计实践。以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及方法、实践教学模式等的改革为重点,全面推进了专业综合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主干课程:材料力学、理论力学、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机电传动控制、机械工程材料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械设计学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工业生产部门的机械产品设计开发、加工制造、工装模具设计、生产过程管理、数控技术应用、工业自动生产维护管理、计算机软件应用、产品营销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分铸造、塑性成形及模具和焊接三个方向。铸造方向源自于1978年招生开始的铸造专业;塑性成形及模具方向源自于1985年开始招生的锻压工艺及设备专业;焊接方向源自于1992年开始招生的焊接专业。经过1998年的教育部对本科专业的调整,铸造专业、锻压工艺及设备专业和焊接专业整合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专业历史悠久,基础雄厚。
经过多年的建设,本专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被批准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辽宁省示范专业、辽宁省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和辽宁省普通本科应用转型试点专业。并获批辽宁省材料成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本专业依托辽宁省材料加工及性能检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辽宁省材料成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辽宁省高校材料先进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建立了稳定的实验实训基地。专业实验室总面积约1500平方米。各种材料加工及性能检测仪器和设备总值2000万元。
近五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和教育厅科技计划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近20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论文50余篇,授权专利10余项。出版专著和教材10余部。
本专业教师30名,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12名,讲师7名,高级实验师1名,实验师2名。具有博士学位20名,硕士学位10名。拥有省级教学团队“塑性成形与模具”1个,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精品课“材料成型原理”。校级优秀主讲教师2人。
“材料科学与工程”为国防特色和辽宁省一流学科,作为该学科的重要支撑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每年招生规模为210人左右。
本专业实施“以设计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培养为核心”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掌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必需的基本技能和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并在学习工作中具有自学和更新知识能力。具有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工程素质、职业道德和人文科学素质。
主干课程
工程制图、工程力学、金属学与热处理、材料力学性能、机械设计、材料成型原理
I方向(铸造):铸造工艺、铸造合金与熔炼、铸造设备、砂型铸造工艺课程设计
II方向(塑性成型及模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热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模具课程设计
III方向(焊接):金属材料焊接性、焊接方法与设备、焊接结构、焊接工艺课程设计
就业方向
本专业分为铸造、塑性成形及模具和焊接三个方向。毕业生可在机械、冶金、国防等领域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的技术开发、工艺和装备设计与制造、生产组织与管理、科研与教学等工作。具有分析与解决本领域工程问题的能力,成为本领域的工艺/设计/制造/生产组织与管理工程师等高级应用型人才。
装备制造为“中国制造2025”以及辽宁省为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而推进的“一带五基地和五大区域”发展战略的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必将作为高端装备制造的基础技术,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专家们预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的就业需求将得到大大提升,甚至有可能出现“热销”局面,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将成为企业竞相争夺的对象。
2014年5月,计算机专业教研室抽调骨干教师组建网络工程教研室,2014年9月开始招生,首届招生人数为35人,2018年扩招成2个班,目前在校生共计169人。
网络工程的专业培养特色是:突出网络应用软件设计能力和网络安全系统设计能力的培养。
网络工程专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能够承担网络系统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网络专业拥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实验设备,教师高级职称和硕士导师比例均达89%,网络工程专业实验室设备总额达300万,拥有国内先进的网络安全实验平台、网络集成实验平台、物联网实验平台。作为信息学院的新专业,网络工程专业从第一届学生开始就完全贯彻执行学校“以设计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实施了“本科导师制”和“翻转课堂”等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具体教学手段,取得了较好教学效果,第一届学生单班获批大创项目率44%,就业率100%,考研率34%。
主干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路由与交换技术、计算机信息安全、嵌入式技术基础、Web程序设计、网络安全技术、网络设计与集成、物联网技术、网络安全技术课程设计
就业方向
网络工程专业是2015年以来大学生就业连续3年绿牌专业,专业人才需求旺盛、专业人才收入排行靠前。毕业生能够在各大网络通信运营企业、政府事业单位及大中型企业网络信息中心、互联网企业、网络工程设计企业、网络通信设备研发制造企业等从事网络、计算机、通信、电子等专业领域的设计、管理、营销、科研等工作。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我校成立最早并且培养优秀人才较多的专业之一,专业办学历史悠久,教学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建立了具有丰富教学工程经验和深厚科研基础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7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人。专业教师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具备教授职称的教师多年来一直从事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智能检测与控制、故障诊断与监控、目标探测与识别;计算机立体视觉、机器人技术、无人作战系统;随机信号处理、盲源信号分离、语音信号处理、数字水印技术、智能化武器弹药、数字信号处理、滤波器多目标优化技术;(4)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智能信息处理、电磁测量技术;(5)智能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视觉检测技术等领域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该专业在工程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已经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工作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生就业率和考研比例逐年提升。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特色是以培养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领域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在教学中以“智能仪器仪表、信号与图像处理以及网络化测控系统”为主线,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算法与系统相结合,面向工程技术应用、重视学生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解决工程技术问题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视传感器应用、仪器仪表设计、嵌入式及应用软件开发、测控系统综合设计等专业技能的培养。一线教师坚持以科研和工程项目实践推动专业教学,积极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具备仪器仪表以及测控系统软硬件开发能力。
教学科研并举,教学科研相互促进,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多年来的办学理念,专业高度重视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先后与丹东仪器仪表基地企业、新松机器人、沈阳航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建立了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和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在专业教师的精心指导下,近8年来,专业学生先后承担数十项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在辽宁省大学生科技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和多项奖励。自2000年以来,专业先后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和辽宁省“丹东仪器仪表基地企业大学生工程实践教育基地”等国家级和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依托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于2016年建立了辽宁省“智能与网络化测控技术”重点实验室并于2017年获批国防科工局“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国防特色学科,从而为本专业毕业生未来的学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上升空间。专业教师积极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和企业委托工程项目,具有丰富的科研能力和工程项目设计实施能力,近6年来,该教学团队先后承担并完成国家级、省级、市级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主干课程:
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信号与系统、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子测量技术、智能仪器仪表、过程控制系统及仪表、计算机过程控制技术、网络化测控系统、测控系统综合课程设计。
就业方向:
主要从事与仪器仪表工程、测试计量技术、传感器与检测系统、电子、计算机及通信系统中有关的仪器仪表、自动控制、传感器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测试计量、测量及控制软件开发以及电子、通信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的工作。仪器仪表工程师—从事仪器仪表及自动化装置的运行、维护、优化等工作;仪器仪表设计师—从事仪器仪表的设计和开发以及配套嵌入式软件的设计开发;测量及控制软件工程师—自动化系统中相关的测量、测试以及监控系统软件的设计和开发。就业领域包括科研院所、军工企事业单位、高科技公司、能源企业、大专院校、通信公司、铁道、民航、工矿企业及政府和科技部门。
我院电子商务专业成立于2007年,经过多年的发展专业已形成
“以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和运营能力培养为核心,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的专业培养特色。专业秉持“围绕专业特色,积极构建提高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学体系,贯穿大学四年教育全过程”的理念,将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构建创新、创业文化,适应当前“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形势。2016年本专业获批辽宁省创新创业改革试点专业。
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知识;掌握电子商务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了解当代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发展趋势,熟悉和掌握电子商务规则及相关政策与法规,掌握电子商务系统设计技术和电子商务运营知识;具有较强的从事电子商务领域各项工作的专业能力;适应电子商务行业和经济建设需要,综合素质高、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较强的实践能力、一定创业能力的高级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
电子商务专业实施“3343”人才培养模式,即“三层目标+三级台阶+四个转化+三个能力”。其主要内涵包括:三层目标为知识层、素质层和能力层,这三层目标互为基础,融合实现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根据三层培养目标,设置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三级台阶为:“创新创业知识累积”、“模拟创新创业实训”、“全真创业实战”,每个阶段均有其不同的培养重点,形成螺旋上升式培养模式;四个转化包括创业过程教学化、教学内容主题化、教学形式实战化和知识学习自主化;在前面的基础上,实现学生“设计+运营+创新创业”三种能力的提升。通过应用“3343”人才培养模式,电子商务专业为社会输出了大量的优质电子商务人才。已培养400多名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5%以上。知名企业(如,京东、国美、顺丰、苏宁等)签约率逐年提高,毕业生素质与能力受到用人单位认可,反馈良好。
主干课程
管理学、运筹学、市场营销学、西方经济学、数据库系统原理、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市场模拟、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电子商务系统规划与设计、电子商务管理实务、电子商务网站建设、ERP与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营销写作实务。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企事业单位的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运营和维护、互联网产品策划与设计、数据分析、网络营销、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电子商务活动的策划与运作、互联网客户关系管理等工作,以及面向社会的电子商务普及教育和科研工作。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省市对于电子商务的倾斜政策,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据统计,我国85%的电商企业存在人才缺口。《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加快培养电子商务领域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沈阳市作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对于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量会更多。据统计,2017年沈阳市人才需求最高的行业为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占沈阳市全行业人才需求的21.2%。因此无论从地区经济的发展还是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电子商务高级应用型人才必将成为需求的热点。

沈阳理工大学2020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应用统计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3分,智能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3分,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4分,化学工程与工艺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5分,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

沈阳理工大学2020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外合作办学)(英语教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6分,工商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52分,英语(英语语种考生)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53分,翻译(英语语种考生)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54分,会

沈阳理工大学2020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信息与计算科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40分,武器发射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40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41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41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综合录取

沈阳理工大学2020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机械电子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97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97分,自动化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98分,车辆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99分,机器人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01分,计算机科学与

2021年沈阳理工大学湖南省招生专业:自动化(办学地点:辽宁省沈阳市,外语要求:不限。)、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办学地点:辽宁省沈阳市,外语要求:不限。)、物联网工程(办学地点:辽宁省沈阳市,外语要求:不限。)、装甲车辆工程(办学地点:辽宁省

沈阳理工大学2017年湖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电子商务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9分,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0分,车辆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0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0分,电子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1分,光电信

沈阳理工大学2018年湖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1分,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2分,交通运输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2分,金属材料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2分,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2

沈阳理工大学2019年湖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9分,工业设计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9分,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9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0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

沈阳理工大学2021年湖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16分,应用化学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17分,机械电子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22分,车辆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22分,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

沈阳理工大学2020年湖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会计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4分,信息与计算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4分,装甲车辆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4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4分,工业设计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4分,信息对抗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