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编号:803科目名称:西方经济学考试总体要求西学经济学是经济学及管理学的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宏观和微观两部分。微观部分主要包括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企业生产和成本理论、市场竞争理、生产要素的。宏观部分包括国民收入的衡量及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乘数理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要求考生了解和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
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编号:802科目名称:运筹学考试总体要求运筹学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理论与方法基础,运筹学又称为决策数学,其主要内容为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科学管理、科学决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模型和方法。本科目要求考生了解定量管理和定量决策的基本原理,掌握运用运筹学分析、解决实际管理决策问题的基本方法。考试主要内容本科目考试总分共计为150分,主要考试内容如下。(一)、线性规划主
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编号:629科目名称:行政管理学考试总体要求行政管理学是行政管理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它的主要内容包括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行政环境、行政职能、行政组织、人事行政、行政领导、行政立法、行政文化、财务行政、行政决策与行政目标、行政执行行政信息与行政咨询、行政公共关系与行政协调、行政监督、办公室管理与后勤管理、行政效率、行政改革等。要求考生了解和掌握行政管理学的基本原
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编号:628科目名称:科学技术史考试总体要求科学技术史是关于科学技术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既要研究科学技术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发展规律,又要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各因素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是一门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科学技术史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研究科学技术发展本身的逻辑,揭示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2、研究社会因素的制约性,揭示科学技术
2019年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编号:630科目名称:新闻传播理论与历史考试总体要求主要考察考生对新闻传播学科基本概念、原理和历史的掌握程度和基本素养。要求考生系统运用新闻学理论、传播学理论及中国新闻传播史、新闻传播前沿进行案例分析并发现与解决问题。考试内容包括新闻学基础理论、传播学、中国新闻传播史、媒介伦理与法规等。参考书目①《新闻学概论》,李良荣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②《
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编号:631科目名称:中国史考试总体要求中国史综合考试的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所掌握的历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利于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考查目标包括掌握中国史的基本史实,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过程、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掌握基本理论,能科学地分析、比较和评价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了解历史研究的基本史料,并能以科学的理论

(九)西方科学技术的开始传入考试内容:明清时期下(17世纪-1840)的天文学、数学、医学、及农业技术、乾嘉学派等。考试要求1、理解耶稣会传教士、乾嘉学派的科学著作和译著;2、熟练掌握清代在地学方面的进展;3、熟练掌握乾嘉学派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4、掌握西方天文、数学知识传入后取得的成就。

三、古希腊科学(12%)1、掌握从自然哲学到原子论的思想发展脉络。2、了解毕达哥拉斯学派在西方科学史上的价值。3、理解以欧几里德《几何原本》为代表的演绎公理化方法在科学史上的意义。4、对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托勒密的思想和贡献有基本的认识。

七、18、19世纪的科学进展(10%)1、掌握冲破机械论自然观的六大科学发现。2、理解蒸汽机与工业革命之间的联系。3、认识近代时期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科学技术的起源(8%)1、理解科学技术起源与生产的关系。2、基本了解迷信、巫术、宗教与科学起源的复杂关系。3、对古巴比伦、古埃及的科学技术有总体的概念。

三、试卷类型及比例1.选择题、填空题:20%2.简答题:20%3.论述题:40%4.综合题:20%

一、考试总体要求科学技术史是关于科学技术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既要研究科学技术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发展规律,又要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各因素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是一门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科学技术史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研究科学技术发展本身的逻辑,揭示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2、研究社会因素的制约性,揭示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3、研究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反作用,预示科学技术未来的发展。要求考生对中外科学技术产生、发展的总体历程有系统的了解,能够基本掌握中外科学技术发展的阶段水平、时代特征、总体规律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梗概知道中外

四、中国古代科学技术(25%)1、思考和归纳中西科学思想和方法的异同及其影响。2、了解中国古代科学的若干特征,如无神论、元气论、机发论、神生论、同异论和变易论等。3、认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阶段和特征,特别是宋元科学发展的高潮以及发生在明清的两次西学东渐。4、系统掌握中国古代主要的科学发明、技术创造,并思考它们对世界的影响。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考试形式:笔试;考试时间:每年由教育部统一规定。考试形式:笔试;考试时间:每年由教育部统一规定。

一、科学技术史概论(10%)1、掌握科技史的内史、外史及其关系。2、了解科技史研究的辉格法与反辉格法3、对“李约瑟难题”有所思考。4、理解科学技术史的价值意义。

五、西方中世纪的科学技术(5%)1、思考:“黑暗”的中世纪,到底“黑”在哪里?2、了解中世纪给近代科学革命留下的思想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