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部分:交通网络规划设计(1)重点掌握定性的交通网络设计方法包括综合交通网络规划,城市道路网规划设计,公共交通网络,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公路网的设计。(2)理解交通枢纽规划的选址依据,重点掌握成本决定法算法。四、考试用具说明考试需携带的工具:钢笔、计算器。考试需携带的工具:钢笔、计算器。

第三部分:社会经济模型(1)了解交通的供求关系。(2)理解社会活动与交通之间关系(3)理解人口、家庭模型,了解经济指标预测的方法(4)重点掌握汉森模型和劳瑞模型的构造思路、模型所能解决的问题

一、考查目标通过初试,考查考生对交通规划课程中有关交通规划的基本理论和内容、四阶段法、交通需求预测的模型、交通网络设计等方面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考查学生对交通规划中主要热点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的了解程度。

(三)试卷内容结构和分值分配根据考查内容不同,试卷内容结构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1)基本概念部分,合计10分;(2)理解分析部分,合计20分;(3)综合论述部分,合计30分;(4)计算分析部分,合计40分。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初试科目满分均为100分,考试时间为2小时。(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和分值分配根据考查内容不同,试卷内容结构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1)基本概念部分,合计10分;(2)理解分析部分,合计20分;(3)综合论述部分,合计30分;(4)计算分析部分,合计4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试卷题型结构为:基本概念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综合论述题。

第八部分:交通需求预测的其他模型(1)理解弹性需求分配模型。(2)理解由路段交通量推算OD交通量方法原理。(3)重点掌握由路段交通量推算OD分布的演算过程。

第四部分:交通的发生与吸引(1)理解影响出行生成的因素。(2)重点掌握生成交通量的预测方法特别是增长率法和函数法。(3)重点掌握发生与吸引交通量的预测方法,预测方法有原单位法、增长率法、聚类分析法和函数法。率法、聚类分析法和函数法。

第七部分:交通流分配(1)了解路径与短路径的概念。(2)重点掌握短路径的求法Dijkstra法、矩阵迭代法、Floyd-Warshall法。(3)熟练掌握非均衡分配方法特别是增量分配法和迭代加权法。(4)了解其他分配方法例如随机均衡分配方法SUE,动态交通分配等。

第五部分:交通分布(1)重点掌握增长系数法和重力模型法。(2)了解机会模型和大熵法

(3)重点掌握发生与吸引交通量的预测方法,预测方法有原单位法、增长率法、聚类分析法和函数法。率法、聚类分析法和函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