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 | 1 |
| 化学 | - | 1 | |||
| 应用化学 | - | 1 | |||
| 生物科学 | - | 1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 | 1 |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 | 1 | |||
| 车辆工程 | - | 1 | |||
| 金属材料工程 | - | 1 |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 | 1 |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 | 1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 1 | |||
| 土木工程 | - | 1 | |||
| 环境科学 | - | 1 | |||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 | 1 | |||
| 生物工程 | - | 1 | |||
| 预防医学 | 专科批 | - | 2 |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 | 1 |
| 法学 | - | 1 | |||
| 学前教育 | - | 1 | |||
| 汉语言文学 | - | 1 | |||
| 广播电视学 | - | 1 | |||
| 人力资源管理 | - | 1 | |||
| 药品经营与管理 | 专科批 | - | 2 | ||
| 助产 | - | 2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环境科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11 | 81232 |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512 | 80461 | |||
| 生物工程 | 512 | 80461 | |||
| 应用化学 | 512 | 80461 | |||
| 金属材料工程 | 512 | 80461 | |||
| 土木工程 | 513 | 79701 | |||
| 车辆工程 | 513 | 79701 | |||
| 生物科学 | 513 | 79701 |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514 | 78969 | |||
| 化学 | 515 | 78196 |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516 | 77438 |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521 | 73780 |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522 | 73070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28 | 68698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538 | 61491 | |||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56 | 18445 |
| 学前教育 | 557 | 18135 | |||
| 广播电视学 | 557 | 18135 | |||
| 人力资源管理 | 558 | 17827 | |||
| 汉语言文学 | 560 | 17238 |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566 | 15503 |
培养目标:培养本专业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能够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掌握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现代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熟悉世界贸易组织及不同国家经贸法 规和业务流程,能够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能够熟练使用 一门国际通用的外国语言,能够熟练运用信息通信技术从事日常事务和涉外经济工作,具有广泛 的知识面,对人文社会科学有广泛的涉猎,具有良好的沟通、应变、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 神,能在政府机构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实际业务、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成为适应经济全球 化、信息化、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应用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国际经济 与贸易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训练,具备优良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等。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务操作能力和 分析方法;
2.能够较好地运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分析方法对国际经济与贸易实际问题进行分析 研究;
3.熟悉本国和主要贸易大国的贸易发展方针、政策和法规;
4.熟悉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理论前沿和行业需求;
5.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熟练运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 流能力,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6.具有能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7.具有综合不同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主干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管理学。
核心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 财政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实践(含社会调查、实习等)、科研和论文写作(含毕业论文、学年 论文、科研实践等)。
主要专业实验:国际商务实践模拟、证券交易实务模拟、国际商务谈判模拟、统计分析软件 应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科学、文化素养,能够较扎实地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实验技能的,具有现代教育观念、适应教育改革需要、具有教育教学改革意识的能够从事中等学校化学教育、教学及研究工作的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化学工程基础、化学教学论及其相关的实验课程、教育学、心理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四年,修满学分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中等学校、相关科研等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
本专业学生获奖情况(省级以上):近年来,获陕西省“挑战杯”二等奖4人;陕西省大学生实验技能大赛一等奖4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2人;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3人。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系统掌握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理论和运作实务,具有较强组织、协调、考核、测评、管理人事的能力,同时能够独立进行人事组织设计与管理的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主要包括组织行为学、组织与工作设计、劳动关系与劳动法、招聘与人才测评、绩效管理、薪酬与福利、培训人力资源开发等课程;以及管理通用技能实训、员工招聘与配置实训、培训与开发实训、专业知识综合实习、绩效与薪酬管理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
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四年,修满学分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企事业单位及其咨询机构从事招聘、人力资源开发、考核、薪酬管理、员工培训、办公室文秘等实际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知识和高分子 材料与工程专业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加工成型和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 和产品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材料选用、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知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基本理论 知识以及高分子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方面的知识,学习高分子材料合成、制备与成型加工技 术知识,具有扎实的高分子科学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追求卓越的态度、爱国敬业的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科学 素养;
2.具有从事高分子材料工程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 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具备从应用目标出发对高分子材料 进行质量、成本、工艺、环保、性能和效益综合评估及材料选用的初步能力;
4.掌握高分子材料合成、改性的基本原理以及高分子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关系,掌握合 成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工业方法及相关化学工程技术,掌握聚合物成型加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 能,了解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了解本学科专业在光、电、磁功能高分子材 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和精细高分子材料等新兴科学交叉领域的发展;
5.初步具有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理论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对高分子材料改性及 加工过程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能力;
6.具有对高分子材料进行改性及加工工艺研究、设计和分析测试,以及开发和设计新型高 分子材料及产品的初步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和新材料研发的能力;
7.具有计算机应用、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
8.了解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相关的行业政策、法律和法规;
9.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0.具有应对危机和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11.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聚合物表征与测试、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聚合反 应工程、聚合物加工工程、高分子材料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导论(16学时)、近代化学基础(I)一1(高材单列)(32学时)、近 代化学基础(I) -2(高材单列)(32学时)、近代化学基础(I)-3(高材单列)(80学时)、工科化 学实验( I)-l(高材单列)(18学时)、工科化学实验(I)-2(高材单列)(18学时)、工科化学实 验(I )-3(高材单列)(64学时)、工程制图(I)(48学时)、物理化学(i)-i(48学时)、物理化 学( I)-2(32学时)、物理化学实验(I)(22学时)、工程力学(80学时)、高分子化学(1) (60 学时)、高分子化学实验(24学时)、高分子物理(I)(60学时)、高分子物理实验(24学时)、材 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双语)(48学时)、化工原理(Ⅳ)(64学时)、化工原理实验(Ⅳ)(16学 时)、聚合物合成原理及工艺学(48学时)、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基础(双语)(48学时)、高分子 材料及应用(双语)(48学时)、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32学时)、聚合物过程及设备(32学时)、工 程训练(Ⅲ)(64学时)、高分子工厂设计(32学时)、近代测试及表征技术(32学时)。
示例二:现代基础化学(上)(48学时)、现代基础化学(下)(32学时)、电工学(48学时)、电 工学实验(30学时)、分析化学(工科)(32学时)、实验化学(1)(48学时)、实验化学(2)(48学 时)、实验化学(3)(48学时)、实验化学(4)(32学时)、实验化学(5)(16学时)、物理化学(上) (48学时)、物理化学(下)(48学时)、材料概论(24学时)、材料概论实验(30学时)、材料表界面 (24学时)、材料研究方法(32学时)、有机化学A(上)(48学时)、有机化学A(下)(32学时)、化 工原理(80学时,上)(40学时)、化工原理(80学时,下)(40学时)、化工原理实验(30学时)、工 程制图(48学时)、过程设备机械设计基础(40学时)、科技外语(32学时)、高分子化学(56学 时)、高分子物理(56学时)、高分子化学实验(30学时)、高分子物理实验(30学时)、高分子材料 工程实验(45学时)、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48学时)、聚合物制备工程(48学时)。
示例三:无机与分析化学(一)(48学时)、实验化学(一)(32学时)、高分子材料工程概论 (32学时)、工程制图A(48学时)、无机与分析化学(二)(32学时)、实验化学(二)(32学时)、有 机化学A(一)(48学时)、实验化学(三)(24学时)、机械工程基础(32学时)、有机化学A(二) (32学时)、物理化学A(一)(48学时)、实验化学(四)(48学时)、电工电子技术(64学时)、物理 化学A(二)(48学时)、实验化学(五)(24学时)、化工原理B(72学时)、高分子化学A(64学 时)、高分子物理(64学时)、聚合物制备工程(48学时)、聚合物加工工程(48学时)、高分子专业 实验B(3周)。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聚合物制备/加工工程实验、材料物理性能测定实验、材料力学性能实 验、认识实习、设计实习、生产(或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高分子化学实验(本体聚合、乳液聚合、溶液聚合)、高分子物理实验(粘均分 子量测定、球晶观察、材料拉伸实验、玻璃化转变温度测定)、高分子材料性能测试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受到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科学管理初步训练,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新产品开发及具有生产管理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将在第一学期末,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综合选拔成立改革创新实验班,实现小班化授课,个性化培养。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物理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化工基础、化工制图及相关的实验课程。
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四年,修满学分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或工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化学工业、医药、食品、环保、质检等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
本专业学生获奖情况:近年来,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4人、三等奖10人;陕西省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陕西省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二等奖2人。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生物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科学思维能力,适应教育改革需要,在生物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资源保护、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创新型人才。
主要课程:动物学、植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生物教学论、教育学、心理学。主要实践环节有:课程实验、动、植物学野外实习、教育实习、专业调研、科研训练、专业技能训练、毕业论文等。
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四年,修满学分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生物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
本专业学生获奖情况(省部级以上):近3年来,本专业学生在“华文杯”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等学科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奖30余项。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坚实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师范气质卓越,文化视野开阔,创新精神和竞争能力突出,能够在基础教育从事教学和研究的语文师资及其他教育工作者,为文化教育事业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中文人才。
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典文献学、马列文论、比较文学、写作、美学概论、中国文学批评史、语文教学论等。
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四年,修满学分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基础教育语文师资、教学研究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党政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及文化出版机构等工作人员。
本专业学生获奖情况(省级以上):本专业学生近年来获西北地区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全国征文比赛、陕西省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奖励近30人次。
培养目标:本专业根据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车辆工程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强、创新能力较高、综合素质优良,能在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从事车辆工程技术领域的设计制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以及为地方经济发展有一定贡献的汽车服务类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图学、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热工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控制工程基础、汽车构造、汽车理论、车辆试验学、汽车设计、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等。
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四年,修满学分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具有从事车辆设计、制造、实验、检测、维修、管理、科研等工作的能力。能在车辆制造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从事车辆工程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工作。
本专业学生获奖情况(省级以上):2016年获互联网+大赛陕西银奖1项;2015年获全国高教杯三维数字绘图大赛二等奖1项;第六届“挑战杯”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陕西赛区一等奖1项;2014年获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2项;2013年获工程训练二等奖1项;2012年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二等奖3项;第九次高等数学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2018年陕西理工大学江苏省招生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心理学、环境工程、旅游管理、能源与动力工程、化学(师范)、汉语言文学(师范)

2018年陕西理工大学上海市招生专业: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日语、物流管理等5个专业。2018年陕西理工大学上海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陕西理工大学上海市录取分数线(2018)类型批次

2018年陕西理工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物理学(师范类)、生物科学(师范类)、应用心理学、历史学(师范类)、应用统计学、应用化学、秘书学、学前教育(师范类)、汉语国际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10个专业。2018年陕西理工大学黑龙江省录取分数

2018年陕西理工大学吉林省招生专业:环境科学(办学地点:汉中市汉台区)、自动化(办学地点:汉中市汉台区)、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办学地点:汉中市汉台区)、测控技术与仪器、工商管理(办学地点:汉中市汉台区)、图书馆学(办学地点:汉中市汉台

2018年陕西理工大学辽宁省招生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师范类)、电子信息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物理学、英语、物理学(师范类)、学前教育、汉语言文学、学前教育(师范类)、汉语言文学(师范类)、通信工程等13

2018年陕西理工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通信工程、广播电视学、图书馆学、法学、应用统计学、教育技术学、工商管理、测控技术与仪器、学前教育、旅游管理、食品质量与安全、历史学、历史学(师范类)、建筑学、学前教育(师范类)等15个专业。2018年陕

2018年陕西理工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法学、金属材料工程、市场营销、英语、应用心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物理学(师范类)、学前教育(师范类)、学前教育、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汉语言文学、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旅游管理

2018年陕西理工大学天津市招生专业:物流管理、学前教育(师范类)、化学工程与工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等6个专业。2018年陕西理工大学天津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陕西理工大学天津

2018年陕西理工大学北京市招生专业: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2个专业。2018年陕西理工大学北京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陕西理工大学北京市录取分数线(2018)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最低分

2018年陕西理工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环境科学、助产、应用化学、土木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化学、广播电视学、学前教育、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生物科学、车辆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汉语言文学、预防医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