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专业介绍

2019-06-19 22:07  西安工业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金属材料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源于1955年建立的机械工程专业材料成型方向,1979年设立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1983年设立铸造专业,1998年国家专业调整后,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和铸造专业合并为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专业现有铸造、热处理、焊接三个专业方向,学生就业率和读研率逐年升高。

 专业学生毕业率、读研率及就业率统计

年度

2015

2016

2017

毕业率/%

100

99.7

97.9

读研率/%

8.5

17.0

17.9

就业率/%

80.1

94.2

95.3

 专业现有专任教师44人,其中教授13人(二级教授2人、三级教授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2人、享受陕西省三秦人才津贴4人、陕西省优秀教师1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2人。近5年来,承担陕西省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1项,校级重点项目2项,校级一般项目1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出版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兵工优秀教材等7部;承担国防973项目1项(首席单位),国家973专题4项、国防973专题2项、解放军总装备部项目7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7项,科研经费7800多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65篇,其中SCI收录111篇;获得厅局以上科技成果奖18项,其中“高性能多尺度颗粒协同增强铝镁基复合材料关键技术与应用”获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专业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专业培养掌握金属材料科学和金属材料工程领域较宽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工程系统知识,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可在金属材料研究、开发以及生产加工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工程研究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秉承“严谨治学、积极创新、务实求真”的人才培养理念。近5年来,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5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4项;获全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竞赛三等奖1项、省级特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2项;“高等学校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1项。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始建于1994年,是化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发展形成的具有强大活力的新兴交叉学科。该专业主要以传统的塑料、橡胶、纤维、涂料等为基础,正在向高性能化、高功能化、智能化、低污染、低成本方向发展,逐渐渗透到航天航空、现代通讯、电子工程、生物工程、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等各个新兴高技术领域。该专业在未来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就业率及读研率逐年提高。

  专业学生毕业率、读研率及就业率统计

年度

2015

2016

2017

毕业率/%

98.2

99.6

97.4

读研率/%

9.6

12.4

17.9

就业率/%

67.7

94.0

97.8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现有专职教师2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拥有博士学位20人。本专业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陕西省科技厅等纵向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300余篇,获授权专利10件;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4项;主编出版国家规划教材3部;专业教学团队为“陕西省教学团队”。

专业培养具备高分子科学、材料科学、化学化工、机械、计算机及信息科学技术的基本知识,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适应国家社会发展需求的可从事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和改性、塑料成型模具设计与制造以及高分子聚合与相关产品生产等相关领域中技术研究与开发、工艺设计、制造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集理论与实践、研究与开发、科研与生产为一体的综合应用型工程专业,强调重基础、宽口径的知识结构,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强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在高分子材料设计、合成、制备、应用以及材料性能表征、评价和高分子新材料开发方面能适应未来发展要求,具有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专业是一个与化学、生物、材料、建筑、管理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相关的交叉学科,通过监测与评价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运用工程、规划和管理手段,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现象,使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随着生态环境文明建设及环境保护事业对环保人才需求的增加,环境工程专业日益成为热门专业之一,招生与就业前景都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环境工程专业目前在校本科生合计约160人,自专业成立以来共为社会输送了各类环保人才600余人

  专业学生毕业率、读研率及就业率统计

年度

2015

2016

2017

毕业率/%

98.2

100

100

读研率/%

5.6

28.6

22.2

就业率/%

88.9

91.8

85.2

本专业现共有教师17人,以5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为主。目前,教师队伍中具有高级职称的5人,中级职称的1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2人,硕士学位的5人。

本专业着眼于培养出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拥有可持续发展理念,掌握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及物理性污染方面的监测、治理及评价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具备与环境污染控制工程相关的项目规划、工程设计、运行管理的能力,能够进行环境污染控制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究、开发和推广。能在政府部门、环境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境设计单位、污染控制运行单位、学校和科研单位及工矿企业等从事规划、设计、管理、运行维护、研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材料化学

 材料化学是以化学理论及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为基础,以纳米材料、新能源材料、无机功能材料、材料腐蚀防护及电化学合成为特色,系统学习材料科学及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并将其应用于材料的合成、制备、结构、性能、应用等方面研究的学科。学生毕业后能在材料及化学及化工领域进行无机材料及化工产品的合成、制备、结构与性能检测以及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研制开发,可在无机材料、现代建筑材料、现代装饰材料、精细化工、石油化工、通讯材料等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部门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工艺设计、技术改造、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

  专业学生毕业率、读研率及就业率统计

年度

2015

2016

2017

毕业率/%

95.8

98.6

100

读研率/%

10.3

19.4

13.3

就业率/%

70.6

77.8

93.3

材料化学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5人,教授2人,副教授6人,均具有博士学位,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成果优异。近五年,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2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陕西省科技厅、陕西省教育厅、企业合作项目等30余项,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奖、陕西国防科技进步奖、西安市科技进步奖等近十项,并编写了多部专著及教材;专业教学团队为“陕西省教学团队”。

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在思想品德、专业知识、身心素质等方面全面发展,适应材料工业发展的需要,具有广博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基本知识、系统扎实的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备化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材料学科发展的前沿和科学发展的总体趋势,熟练掌握英语和必要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受到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精神及强烈的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科学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及科技管理的综合能力。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科研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材料化学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主要研究无机非金属功能材料的设计方案、制备工艺、结构与性能。该专业以坚实的化学、物理学和材料学理论为基础,以功能材料研发和制备技术为重点,突出新能源与新信息材料的应用。具有功能陶瓷材料、磁性材料、半导体材料、纳米材料和新能源材料等多个研究方向。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为目标;通过把工程问题转化为科学问题的科学意识培养和科学思维方式的训练,和把科学理论主动运用到工程实践中的知识和思维迁移的运用能力培养为手段。主要就业方向为功能及工程材料、化工企业、高新材料企业、电子信息材料企业、高端仪器设备制造研制、IT信息行业等企业。

  专业学生毕业率、读研率及就业率统计

年度

2015

2016

2017

毕业率/%

90

读研率/%

33.3

就业率/%

88.9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教学团队以省部级优秀教师、教学名师为核心,专职教师22人。目前,团队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0余项,总经费500余万;获省级精品课程1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专业教学团队为“陕西省教学团队”。

专业面向区域经济和国防工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熟练掌握英语和必要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较系统地掌握物理学、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前沿动态和总体趋势;接受系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训练;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能力。毕业后5年左右能在功能材料领域成为新材料开发、生产的高级专门人才或者在高等院校从事科研和教学的专门人才。

原标题:西安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专业介绍

西安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专业介绍

金属材料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源于1955年建立的机械工程专业材料成型方向,1979年设立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1983年设立铸造专业,1998年国家专业调整后,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和铸造专业合并为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专业现有铸造、热处理、焊接三个专业方向,学生就业率和读研率逐年升高。专业学生毕业率、读研率及就业率统计年度20152016201

2022年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

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为了选拔和培养适应现代科学发展需求的优秀创新人才,积极探索新的博士研究生招生与培养体制,根据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申请-考核”制选拔工作实施办法》(西交研[2017]93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学院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实施办法如下:一、招生规模2022年材料科学与工

2022年西安工商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高职专业介绍

信息与工程学院简介信息与工程学院是西安工商学院重点建设的二级学院,学院本着立足陕西,面向全国,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机械设计、智能制造、智能电子设备、智能控制、移动通信、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软件开发等具有较强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信息与工程学院设有6个本科专业和2个高职专业,涵盖机械设计与制造、电气与自动化、电子与通信、计算机与

2022年西安工商学院设计与创意学院高职专业介绍

设计与创意学院学院设有广告学、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影视摄影与制作、工程造价、土木工程六个本科专业及广告艺术设计、播音与主持、摄影摄像技术三个高职专业,在校生1100余人。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及企业导师团队。建有虚拟演播室、多功能演播厅、录音棚、影视后期实验室、摄影摄像实验室、非编实验室、BIM实训室等实验室24个;与企业共建项目孵化中心2个;建有

2022年西安技师学院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

(一)专业代码:460701(二)专业简介专业适应互联网+汽车产业发展,主要面向汽车后市场服务领域,培养从事现代汽车机电维修、汽车智能技术和车联网应用、汽车性能改装、服务顾问、质量检验及商用车、汽车检测与维修等工作岗位的“精养护、能诊断、会维修”的创新型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三)教学资源汽车维修专业近年学院投资近百万购置实习设备,组建汽车维

2022年西安工商学院高职综合评价招生信息与工程学院专业介绍

一、信息与工程学院简介信息与工程学院是西安工商学院重点建设的二级学院,学院本着立足陕西,面向全国,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机械设计、智能制造、智能电子设备、智能控制、移动通信、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软件开发等具有较强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信息与工程学院设有6个本科专业和2个高职专业,涵盖机械设计与制造、电气与自动化、电子与通信、计算

2022年西安工商学院高职综合评价设计与创意学院高职专业介绍

设计与创意学院学院设有广告学、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影视摄影与制作、工程造价、土木工程六个本科专业及广告艺术设计、播音与主持、摄影摄像技术三个高职专业,在校生1100余人。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及企业导师团队。建有虚拟演播室、多功能演播厅、录音棚、影视后期实验室、摄影摄像实验室、非编实验室、BIM实训室等实验室24个;与企业共建项目孵化中心2个;建有

2022年西安工商学院高职综合评价信息与工程学院高职专业介绍

信息与工程学院简介信息与工程学院是西安工商学院重点建设的二级学院,学院本着立足陕西,面向全国,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机械设计、智能制造、智能电子设备、智能控制、移动通信、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软件开发等具有较强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信息与工程学院设有6个本科专业和2个高职专业,涵盖机械设计与制造、电气与自动化、电子与通信、计算机与

西安工业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专业简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材料科学与现代化学、高分子科学等多门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发展形成的具有强大活力的新兴交叉学科。该专业面向传统和新兴的诸如塑料、橡胶、纤维、涂料、石油化工、纺织、新能源、海洋、国防等各类行业,正在向高性能化、高功能化、智能化、低污染、低成本方向发展,逐渐渗透到航天航空、现代通讯、电子工程、生物工程、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等各个新兴高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专业介绍-材料科学与工程

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本专业始建于1960年,是全国早建立“电子材料和元器件”方向的本科专业之一,1998年调整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专业依托学校电子与信息学科优势,面向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发展重大需求,形成材料学科与电子信息学科有机结合的特色方向,注重培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