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医药学院助产学专业(本科)

2019-07-27 16:37  湖南医药学院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专业概况
  • 二、学制及学位
  • 三、专业培养目标
  • 四、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 (一)素质要求
  • 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遵守职业道德和伦理原则,养成规范的职业行为。
  • 2.身心健康,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 3.了解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有关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母婴保健等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实施助产任务。
  • 4.具有创新和评判精神,树立终生学习的态度。
  • 5.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珍视生命,关爱孕产妇;热爱助产事业,具有为助产事业的发展和人类健康服务而献身的精神。
  • 6.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较强的适应能力、良好的忍耐力及自我控制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协作精神。
  • (二)知识要求
  • 1.掌握助产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 2.熟悉遗传、优生优育的有关知识及国家计划生育的政策和法规知识。
  • 3.熟悉与产科相关的多学科知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神经精神科等)。
  • 4.掌握与助产学相关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
  • 5.掌握妇女五个生理时期的基本知识、保健原则以及护理要点。
  • 6.掌握正常胎儿与异常胎儿发育、妊娠生理、妊娠诊断、产前保健、正常分娩、正常产褥及妊娠病理、异常分娩、分娩期合并症、分娩期并发症、异常产褥知识。
  • 7.掌握产科急危重症病人的应急处理、抢救及医护配合知识。
  • 8.了解胎儿和新生儿生长发育特点及新生儿常见病的防治。
  • 9.掌握新生儿急危重症的的抢救知识及新生儿常见问题的评估和干预方法。
  • 10.掌握妇科常见病的预防、指导、医护配合的知识。
  • 11.掌握婴儿喂养、乳房护理、儿童保健宣教的知识和技能。
  • 12.掌握一般的计划生育宣教知识,如宫内节育器放置适应症、并发症、术后护理及常用的避孕方法。
  • 13.熟悉护理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原则以及常用方法。
  • 14.熟悉临床营养学的基本知识、孕产妇及妇科患者的饮食原则。
  • 15.了解社区母婴保健的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疾病康复等有关知识。
  • 16.了解助产学科的发展动态及趋势。
  • (二) 能力要求
  • 1.具备本专业必须的医学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人文素养和法规知识的能力。
  • 2.具有一定的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的指导能力,能对个体、家庭、社区提供整体护理和预防保健服务;
  • 3.具有开展围产期保健及对妊娠合并疾病及并发疾病的观察、护理、预防和处理的能力;
  • 4.具有开展母婴保健及指导妇女选择规范地进行计划生育方法的能力;
  • 5.具有规范地进行产前检查、正常分娩接产、产后处理和正常新生儿处理的临床操作的能力;
  • 6.具有辨识难产及产科危重症的处理及应急团队配合处置能力及对新生儿急危重症的辨识和应急处理和抢救的能力。
  • 7.具有初步运用评判性思维、临床决策和终生学习的能力,以保证安全有效的专业实践。
  • 8.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获取和利用助产学专业信息的能力和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
  • 9.具有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基本能力,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健康保健需求。
  • 五、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 六、就业方向及前景

一、专业概况
   我校助产教育已有90余年办学历程,中专助产教育78年,大专助产教育14年,2018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置本科助产学专业,的,目前已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助产人员4000余名。
办学定位  
   立足湖南,面向武陵山片区,辐射全国,坚定推进助产专业内涵建设、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主要面向城乡各级各类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输送能从事助产、临床护理、母婴保健及计划生育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办学教学条件    校本部建有临床技能实训中心、美容实训中心、计算机实验中心等实验实训平台 11 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453余万元。其中,临床技能实训中心为湖南省普通高校“示范实训中心”。 中心总面积5000m2,拥有实训用房58间,教学仪器设备1831台件,总价值898.9万元。校外有实践教学基地29个,多数为三级甲等医院,建有怀化市老年公寓、老年活动中心、孤儿院等社会实践基地,为我校助产专业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72.5万册,纸质期刊708种,电子图书155万册,电子期刊70万册。其中医学及医学相关纸质图书31.2万册,纸质期刊516种。建立了超星泛雅网络在线教学平台,与美国、加拿大、德国、菲律宾、日本以及港澳台等国(境))外知名高校建立了师生交流学习的合作平台。专业教学资源充足,能够满足专业教学需要。
助产学专业实践教学由我校医护实训中心(湖南省示范实训中心)承担。该中心建有妇幼实训室5间。配有高级分娩母子急救模型、全真产妇、新生儿模拟人、电子孕妇检查模型、分娩机转模型、难产模型、外阴缝合练习模型、婴儿头皮穿刺模型、新生儿保温箱、新生蓝光治疗仪、新生儿抢救台、新生儿气管插管模型等教学模型,教学配套设施完善。
   师资队伍    我校共有227位教师参与助产学专业公共课、基础课及临床课的教学工作。其中,博士(含在读)17人,硕士(含在读)77人;教授26人,副教授51人。
   助产专业师资与护理专业师资共享,现有专业课教师38人,包括湖南省“教学名师”1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4人,具有副教授(含副主任护师)以上职称23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23人,“双师型” 教师达100%。另外,外聘有外籍英语老师常年进行英语教学。师资队伍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结构较合理,教学科研发展势头良好。
二、学制及学位
学制:四年
学位:理学学士
三、专业培养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适应我国医疗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系统地掌握助产学和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基本的临床助产工作能力,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及科研能力,能在各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从事临床助产、临床护理、母婴保健及计划生育等工作的高等技能应用型助产专门人才。
四、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一)素质要求
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遵守职业道德和伦理原则,养成规范的职业行为。
2.身心健康,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3.了解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有关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母婴保健等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实施助产任务。
4.具有创新和评判精神,树立终生学习的态度。
5.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珍视生命,关爱孕产妇;热爱助产事业,具有为助产事业的发展和人类健康服务而献身的精神。
6.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较强的适应能力、良好的忍耐力及自我控制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知识要求
1.掌握助产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2.熟悉遗传、优生优育的有关知识及国家计划生育的政策和法规知识。
3.熟悉与产科相关的多学科知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神经精神科等)。
4.掌握与助产学相关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
5.掌握妇女五个生理时期的基本知识、保健原则以及护理要点。
6.掌握正常胎儿与异常胎儿发育、妊娠生理、妊娠诊断、产前保健、正常分娩、正常产褥及妊娠病理、异常分娩、分娩期合并症、分娩期并发症、异常产褥知识。
7.掌握产科急危重症病人的应急处理、抢救及医护配合知识。
8.了解胎儿和新生儿生长发育特点及新生儿常见病的防治。
9.掌握新生儿急危重症的的抢救知识及新生儿常见问题的评估和干预方法。
10.掌握妇科常见病的预防、指导、医护配合的知识。
11.掌握婴儿喂养、乳房护理、儿童保健宣教的知识和技能。
12.掌握一般的计划生育宣教知识,如宫内节育器放置适应症、并发症、术后护理及常用的避孕方法。
13.熟悉护理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原则以及常用方法。
14.熟悉临床营养学的基本知识、孕产妇及妇科患者的饮食原则。
15.了解社区母婴保健的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疾病康复等有关知识。
16.了解助产学科的发展动态及趋势。
(二)  能力要求
1.具备本专业必须的医学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人文素养和法规知识的能力。
2.具有一定的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的指导能力,能对个体、家庭、社区提供整体护理和预防保健服务;
3.具有开展围产期保健及对妊娠合并疾病及并发疾病的观察、护理、预防和处理的能力;
4.具有开展母婴保健及指导妇女选择规范地进行计划生育方法的能力;
5.具有规范地进行产前检查、正常分娩接产、产后处理和正常新生儿处理的临床操作的能力;
6.具有辨识难产及产科危重症的处理及应急团队配合处置能力及对新生儿急危重症的辨识和应急处理和抢救的能力。
7.具有初步运用评判性思维、临床决策和终生学习的能力,以保证安全有效的专业实践。
8.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获取和利用助产学专业信息的能力和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
9.具有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基本能力,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健康保健需求。
五、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助产学、人文社会学。
核心课程: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医学遗传学、生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助产导论、助产学、妇幼保健、妇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
六、就业方向及前景
   我校助产专业大专学生近5年就业率平均为99%以上,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平均通过率为100%。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助产、护理、母婴保健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本学科及相关专业硕士学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社会继续大批高素质助产士,我校本科助产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好。

原标题:湖南医药学院助产学专业(本科)

湖南医药学院助产学专业(本科)

专业概况我校助产教育已有90余年办学历程,中专助产教育78年,大专助产教育14年,2018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置本科助产学专业,的,目前已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助产人员4000余名。办学定位立足湖南,面向武陵山片区,辐射全国,坚定推进助产专业内涵建设、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主要面向城乡各级各类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输送能从事助产、临床护理、母婴保健及

湖南医药学院助产专业(专科)

专业概况助产专业是湖南医药学院的专科办学专业之我校助产教育教学历程90余年,中专助产教育78年,大专助产教育14年。办学定位主要面向城乡各级各类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输送能从事助产、临床护理、母婴保健及计划生育等工作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办学教学条件校本部建有临床技能实训中心、美容实训中心、计算机实验中心等实验实训平台11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453余万

2021年湖南医药学院各省本科分专业录取分数

科类录取专业安徽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北湖南吉林江苏江西辽宁内蒙宁夏山东山西陕西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重庆文史/历史类护理学高分低分健康服务与管理高分低分康复治疗学高分低分食品卫生与营养学高分525低分507市场营销高分516低分499卫生检验与检疫高分507低分505药学高分526低分506医学检验技术高分524低分510运动康复高分521

2022年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招生考试职业技能测试大纲(中职版)(图)

湖南医药学院针灸推拿学专业(本科)

专业概况康复医学与保健学院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临床示范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临床培训中心,曾培训欧美10多个国家的针灸推拿留学生70余名。针灸推拿专业是湖南医药学院及其康复医学与保健学院具特色的专业之一,办学历史20年以上。该专业培养中西结合、能熟练运用针灸推拿手段、也能用中西药物防治疾病的全科式的医学人才。办学定位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

湖南医药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

专业概况康复治疗、中医养生保健是湖南医药学院具特色的课程之一,相关专业及课程办学历史20年以上,基于此,我院开办中西结合的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办学定位主要面向各级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机构输送能熟练运用针灸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现代康复技术等手段,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级康复治疗的专门人才。专业办学特色构建了国内同专业中独具特色的“中医加西医、康复加保

湖南医药学院护理学专业(本科)

专业概况护理学专业是湖南医药学院的本科办学专业之一,我校护理教育教学历程长达90余年,其中中等护理教育78年,大专护理教育14年,本科护理教育4年。办学定位立足湖南,面向武陵山片区,辐射全国,服务基层,培养能在各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从事临床护理和保健预防的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专业办学特色构建了“12345”护理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多方向、可持续发展”的校院

湖南医药学院中药学专业(本科)

专业培养目标:立足湖南,面向武陵山片区,辐射全国,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具备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药学、中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研究与开发等领域从事中药材生产与鉴定、中药炮制与制剂、中药质量与分析、中药药理与安全性评价、中药学服务及药事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人才

湖南医药学院药学专业(本科)

专业培养目标:立足湖南,面向武陵山片区,辐射全国,培养掌握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初步药学应用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良好的药学职业素质,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药卫生保健事业发展,能在药学领域从事药物研究与开发、药学服务、药物质量控制、药物生产、临床监察和药事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药学专业人才。人才培养要求:(一)素质要求1.

2022年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招生章程(图)

技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