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
考查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和当代价值
(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世界的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2.事物的联系与发展
3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三)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1.认识与实践
2.真理与价值
3.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3.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五)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1.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3.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六)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1.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2.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3.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七)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1.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
2.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3.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八)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1.展望未来共产主义新社会
2.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一)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三)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2.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四)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2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五)邓小平理论
1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2.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2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七) 科学发展观
1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2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3.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八)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九)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十)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4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5.建设美丽中国
(十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全面深化改革
3.全面依法治国
4 .全面从严治党
(十二)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1.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2.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十三)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2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四)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2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一)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2.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3.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二)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2.洋务运动的兴衰
3.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三)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2.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3.辛亥革命的失败
(四)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2.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3.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五)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2.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六)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2.中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
3.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4.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5.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七)为新中国而奋斗
1.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2.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3.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4.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八)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2.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3.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九)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 .良好的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论十大关系》的发表和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2.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大跃进”及其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结束。严重的曲折和深刻的教训。
3.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接续发展
1.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
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跨世纪发展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确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中共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提出跨世纪发展战略。
4.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确定。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
(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 .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确定。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提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2.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中共十八大以来五年的成就。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
3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中共十九大的举行。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齐心协力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新中国发展的两个历史时期及其相互关系。
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一) 人生的青春之问
1.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2 .正确的人生观
3.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二)坚定理想信念
1.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
2.崇高的理想信念
3 .在实现中因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三) 弘扬中国精神
1.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2 .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
3.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四)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2.坚定价值观自信
3.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五)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六)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1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法律的含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2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4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5.培养法治思维
法治思维及其内涵。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培养法治思维。
6 .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依法行使法律权利。依法履行法律义务。
五、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一)形势与政策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
年度间(2021年 1 月—2021 年 12 月)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
(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综合国力竞争。
大国关系。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地区局势与热点问题。西方干涉主义的新特点。
联合国等主要国际组织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挑战。
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作用。南北关系。南南合作。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外工作新思想、新论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考试基本题型
基本题型可能有:选择填空题(单选题) 、选择填空题(多选题) 、简答题、论述题等。
原标题:2022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硕士自命题科目《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