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贵州师范学院大类招生与培养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填报志愿、招生计划)

2018-06-07 17:51  贵州师范学院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招生工作
  • (一)大类构建的原则
  • 1.专业相近原则。
  • 2.逐步推进原则。2018年先选择少数学院试点,待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进;
  • 3.区别对待原则。有的专业在校内若没有相近专业,确实不适合构建大类的,可长期按专业招生。
  • (二)大类的确定
  • 二、培养工作
  • (一)培养分流方式
  • (二)人才培养方案
  • (三)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
  • 三、专业分流
  • (一)分流的原则
  • 1.遵循志愿,成绩优先。在教学资源允许的情况下,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选择。当教学资源不能完全满足学生需求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择优分流。
  • 2.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各学院组织相关教师举行各类学习指导活动,使学生了解学科大类及其专业;学生从社会需求以及自身的个性发展、兴趣、特长等需要出发自主选择专业。
  • 3.合理调控,高效利用。在学院教学资源合理调控利用的基础上,对各专业分流计划数进行总量调控。
  • 4.阳光分流,接受监督。学院制定专业分流方案,确定各专业人数,学生专业分流的全过程,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结果公示,接受教务处监督。
  • (二)分流的组织与实施
  • 1.教务处统筹协调全校大类专业招生分流工作,各学院具体实施。
  • 2.专业分流仅限定在本大类所含专业内进行,凡大类招生的学生不得分流到本大类以外的专业。在校期间每位学生只有一次专业分流的机会,专业分流一经批准,不得再更改。
  • 3.专业分流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同时兼顾大类内各专业的师资、设备等办学条件以及社会需求情况。具体由相关学院在第二学期初开始征求学生意见,通过摸底了解学生意愿基础上,拟定大类内专业的分流计划和分流细则,细则中应明确各专业的分流名额和分流条件,同时提出分流调控措施。每年4月底各学院将分流计划和分流细则报教务处审核。
  • 4.教务处公布经学校审定的各大类专业分流计划和细则。相关学院在教务处的统一安排和指导下,组织学生填写专业分流意愿,各学院每年6月10日前将学生专业分流志愿报教务处。
  • 5.学生第一、二学期的必修课程成绩作为学生专业分流的成绩,计算各门课程的成绩时可以根据课时及学分等确定不同的权重,成绩的具体计算办法由各学院在分流细则中明确。
  • 6.各学院在教务处的组织下,按照大类内专业分流计划和分流细则实施专业分流。 7.分流专业学生数由学校根据当年学生人数确定。
  • 8.各学院于每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后三日内统计学生成绩,并及时完成专业分流工作,经学院公示无异议后将专业分流名册报教务处,教务处审核后报学校校长办公会审批,并在学校网页公布专业分流结果。
  • (三)师范类专业分流
  • 1.大类招生中的师范类专业,公布招生计划时注明“师范类”。
  • 2.专业分流时分流到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分流后确定师范类身份。
  • 四、学籍管理
  • 五、其他

 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注重基础、加强能力、因材施教、特色培养”的思路,促进按学科大类招生模式下专业分流和学生培养的规范化管理,特制订本办法。

一、招生工作

(一)大类构建的原则

1.专业相近原则。

2.逐步推进原则。2018年先选择少数学院试点,待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进;

3.区别对待原则。有的专业在校内若没有相近专业,确实不适合构建大类的,可长期按专业招生。

(二)大类的确定

根据我校现有本科专业以及专业的分布情况,采取专业整合大类招生(将相近专业合并成一个大类,一个大类可包含若干个专业)。确定按大类招生的专业,学生高考填报志愿时选择专业大类。学生入学后经过一段时间基础课的学习和对专业的进一步了解,再进行专业“分流”。

二、培养工作

(一)培养分流方式

学院对大类招生的学生实行宽口径、厚基础培养。“专业分流”采取“1+3”分流方式,即第一学年不分专业,学习大类通识教育课程(包括通识必修课程和通识选修课程)和大类必修课程;第二学年起分流到大类中的某个专业学习(部分未修或未能修完的通识课,分流后可继续修读)。按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更突出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要求,更重视围绕实践能力、创新创业精神和应用技能培养构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大胆探索和改革以彰显办学特色。

(二)人才培养方案

按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学校新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意见基础上探索制定。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大类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四个教育模块构成,包括通识必修课程、通识选修课程、大类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任选课程、集中实践环节和技能训练与素质拓展构成。同一大类的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构成课程的通识教育模块,必须保持一致;同一大类的大类必修课必须保持一致。注意平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适度拓宽基础教育,注重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既要保证专业学习的深度,又要达到强化通识教育的目的。大类培养的具体方案由各分院拟定,教务处审核,校学术委员会审议,学校审批后实施。

(三)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

大类招生和培养需要教学质量保障力度,加大教学质量监控。积极强化专业建设,科学构建专业框架、推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优化课程设置,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班级管理在班主任(辅导员)为主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和学长的引导功能。积极探索实行导师制,导师因人制宜地对学生进行指导,鼓励学生与专业教师进行交流,学生帮助教师做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既让学生提前接触到专业研究的相关知识,也能让其在学习过程中尽早了解到自身适合的专业。

通过建立多元化、立体化、多层面的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确保大类招生和培养工作顺利进行,确保改革成效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专业分流

(一)分流的原则

1. 遵循志愿,成绩优先。在教学资源允许的情况下,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选择。当教学资源不能完全满足学生需求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择优分流。

2.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各学院组织相关教师举行各类学习指导活动,使学生了解学科大类及其专业;学生从社会需求以及自身的个性发展、兴趣、特长等需要出发自主选择专业。

3.合理调控,高效利用。在学院教学资源合理调控利用的基础上,对各专业分流计划数进行总量调控。

4.阳光分流,接受监督。学院制定专业分流方案,确定各专业人数,学生专业分流的全过程,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结果公示,接受教务处监督。

(二)分流的组织与实施

1.教务处统筹协调全校大类专业招生分流工作,各学院具体实施。

2.专业分流仅限定在本大类所含专业内进行,凡大类招生的学生不得分流到本大类以外的专业。在校期间每位学生只有一次专业分流的机会,专业分流一经批准,不得再更改。

3.专业分流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同时兼顾大类内各专业的师资、设备等办学条件以及社会需求情况。具体由相关学院在第二学期初开始征求学生意见,通过摸底了解学生意愿基础上,拟定大类内专业的分流计划和分流细则,细则中应明确各专业的分流名额和分流条件,同时提出分流调控措施。每年4月底各学院将分流计划和分流细则报教务处审核。

4.教务处公布经学校审定的各大类专业分流计划和细则。相关学院在教务处的统一安排和指导下,组织学生填写专业分流意愿,各学院每年6月10日前将学生专业分流志愿报教务处。

5.学生第一、二学期的必修课程成绩作为学生专业分流的成绩,计算各门课程的成绩时可以根据课时及学分等确定不同的权重,成绩的具体计算办法由各学院在分流细则中明确。

6.各学院在教务处的组织下,按照大类内专业分流计划和分流细则实施专业分流。    7.分流专业学生数由学校根据当年学生人数确定。

8.各学院于每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后三日内统计学生成绩,并及时完成专业分流工作,经学院公示无异议后将专业分流名册报教务处,教务处审核后报学校校长办公会审批,并在学校网页公布专业分流结果。

(三)师范类专业分流

1.大类招生中的师范类专业,公布招生计划时注明“师范类”。

2.专业分流时分流到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分流后确定师范类身份。

四、学籍管理

专业分流结果公布后,教务处与相关学院及时将专业分流学生编入相应专业学习,做好相应的学籍管理工作。

按大类招生的学生,若因学校选派到其他高校交流学习(或公派出国留学)等不能参加本年级专业分流的,回校后由相关学院按入学年度大类所属专业组织补分流;因故休学等情况,复学后需转入下一学年度大类所属专业分流修读。

五、其他

本办法从2018级学生开始执行,由学校教务处等相关部门按对应职能负责解释。

 

原标题:2018年贵州师范学院大类招生与培养工作管理办法(试行)

2018年贵州师范学院大类招生与培养工作管理办法(试行)

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注重基础、加强能力、因材施教、特色培养”的思路,促进按学科大类招生模式下专业分流和学生培养的规范化管理,特制订本办法。招生工作(一)大类构建的原则1.专业相近原则。2.逐步推进原则。2018年先选择少数学院试点,待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进;3.区别对待原则。有的专业在

2018年贵州师范学院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实施方案(试行)

为了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外国语学院按照《贵州师范学院大类招生与培养工作管理办法》,依据学院实际情况,制定《外国语学院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培养实施方案(试行)》。指导思想根据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充分体现“注重基础、加强能力、因材施教、特色培养”的思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以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的新需

2018年贵州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实施方案(试行)

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的建设和改革,依据《贵州师范学院大类招生与培养工作管理办法》,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培养实施方案(试行)》。指导思想根据学校制定的专业建设标准,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以“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思路,落实“学以致用、全面发展”的人才培

2022年贵州工商职业学院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智能财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税务筹划与管理、Excel数据与图表高级应用、Python财务数据可视化分析与应用、业财税融合等技术技能,面向商务服务业的各类中

2022年贵州师范学院招生章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为规范招生行为,提高生源质量,维护学校和考生的合法权益,保证招生工作顺利进行,结合本校招生工作实际,特制定本章程。第二条学校概况学校全称:贵州师范学院学校代码:办学性质:公办办学层次:本科办学类型:普通高等教育学习形式:普通全日

2022年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艺术、体育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通知

各市(州)、县(市、区、特区)招生委员会、教育局、招生考试机构,各相关高校:普通高等学校艺术、体育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是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艺术、体育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要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学〔2021〕3号)、《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

2022年贵州铁路技师学院招生简章

一、学校简介贵州铁路技师学院(贵阳铁路工程学校)是贵州省省属唯一一所“铁路行业”公办职业院校,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贵州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中职强基工程学校,省级示范性数字校园,国家级、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贵州省建筑类特种作业培训基地,建筑技能培训机构,教育部首批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人社部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单位,学校

2022年贵州中医药职业学校招生简章

招生咨询电话:0851-85187111或详询我校招生办(市区县域)驻地老师

2022年贵州师范学院“专升本”招生章程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2年高等教育专升本工作的通知》(黔教函〔2022〕12号)和《省招生考试院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黔招考普〔2022〕6号)的文件要求,为做好我校2022年“专升本”招生工作,特制定本招生章程。第一条学校概况学校全称:贵州师范学院学校代码:办学性质:公办办学层次:本科办学类型:普通高等教育学习形式

2022年贵州工商职业学院大数据与会计专业

大数据与会计(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具备强烈的诚信、责任和风险意识,掌握会计专业基本知识,熟悉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适应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需要,掌握大数据与会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符合当今会计行业发展趋势,着力培养学生走向基层,拓展会计发展方向,与时俱进,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